当我学会了“梅拉宾法则”,孩子的叛逆症消失了

教育   2024-11-12 06:01   美国  
作者:暖心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自从儿子上了四年级之后,开始叛逆了。

无论我说什么,他都要顶嘴。

我让他写完作业再玩,他会怼我:你着什么急?作业写不完也是我的事。

周末让他出去运动,他说:整天就知道管我,你自己怎么不去?

放假开始整天窝在家里,稍微说他两句,他还特别烦我,有时候干脆把门反锁,谁都不让进……

儿子真的让我崩溃又无力。

所以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孩子长大了,就一定要叛逆呢?

直到我了解到“梅拉宾法则”,才明白:不懂亲子关系沟通的递进感,你就无法教育好孩子。

美国心理学教授梅拉宾曾提出了一个“梅拉宾法则”

讲的是在人际沟通中,只有7%是通过语言传达,38%是通过声音传达,55%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

回想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总是搞错了顺序:

总习惯喋喋不休地说一大堆话,和孩子说话时声音越来越大,但是却鲜少能拥抱、抚摸孩子,唯一有的肢体语言也是手指和拍打。

没有让孩子在沟通中感觉到爱,所以他才会越来越反感。

当我真正学会“梅拉宾法则”后,我发现,其实亲子沟通很简单。

01
说出感受,
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流动

以前,我总喜欢在儿子面前唠叨。

儿子写作业的时候字没写好,我会反复提醒他,让他擦掉重写。

每天,他的脏衣服会随手一丢,我就会批评他,说他邋遢。

可是,即使是每天都说同样的问题,他还是没有改变,反而有时候觉得我特别烦。

每天催他写作业、读书、吃饭,可是我越是“尽心”,他越觉得我烦。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特别有挫败感,我甚至想“难道真的是做得越多越招人烦吗?”

事实上:话说得越多越容易让孩子产生对立感。

一位教育家总结过一段话:

很多父母虽然话多、但不精炼,话语中还总是夹杂着批评和指责,让孩子失去价值感。

如果你在家里,说再多的话,孩子都不会听,原因可能在于:

1、语言太密集,音量高,说的话没有质量。

一件事不停地反复说,在孩子耳朵里就像“苍蝇嗡嗡地叫”,只会叫他反感和远离。

一位网友说:

记得小的时候,我和姐姐坐那里玩,妈妈在一旁打扫卫生,她就会在一旁骂:

“不知道去看书学习,整天就知道玩,累死我算了。”

然后,她还会巴拉巴拉说一堆,我和姐姐就只会想躲到房间里去。

许多父母都觉得:只要我是在关心孩子,多说一点也无妨。可是,话说得多不代表爱就多,唠叨的父母会让亲子关系缺少爱的流动。

说再多的话,却无法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别人只会觉得烦躁。

2、说得太多,让孩子感到焦虑

有一个邻居,她家的孩子很聪明。

可是,她每天回家就要问孩子一大堆在学校里的表现,上课的状态,害怕她成绩落后。

刚开始,她的孩子还很正常。

可是,久了以后,她的孩子开始反感父母每天问东问西。

因为她总会在孩子给出不好的回答时批评孩子,叮嘱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

慢慢地,孩子开始对成绩产生恐惧,最终成绩却出现了下滑。

研究显示,过多的言语沟通可能会让孩子感到焦虑。

问得太多,说得太频繁,会让孩子有一种“父母不信任我”的心理状态,然后本能地反感和排斥,最终产生叛逆。

亲子沟通,话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如果能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才能让沟通延续下去。

当我学会了“少说话”以后,我发现儿子的“耳朵能听见了”。

我对他说:

你如果把脏衣服到处扔,会让我很难收拾;

你写的字有进步,但是如果这几个字再写好一点就完美了……

我发现,只要这样说一遍,儿子不仅不会反感,还会很快地去改正。

所以,我们只要说出“想表达的话”,多余的话就埋在肚子里。

给彼此一个干净的语言环境,你才会和孩子有情感流动。



02
低声教育,
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情绪特别不稳定的妈妈。

特别是每次我辅导孩子作业,刚开始说话会很温柔,可是只要孩子出一点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对他,结果往往就是他不开心,我很愤怒。

我发现:

只要我好好说,他作业的效率就容易又好又快;

但是一旦我吼他,骂他,他就会把脑袋缩成一团,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我们总认为:声音越大,教育效果越好。

然而,当我们的教育变成了一种声音的较量时,孩子只会出现两种结果:

1、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

然后他会看我们的脸色行事,他的注意力无法再在学习上,他浑身都觉得父母在吼他、骂他是不喜欢他,所有的精力都在应付我的愤怒上了。

2、孩子被激怒了,大吼大叫回击你。

他可能知道自己有错,但是被激怒后也习得了父母的模式,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所以会越来越叛逆。

声音越大,越容易激起对方的不满与逆反心理。

有时候孩子表面上平静,背地里却藏着无声的愤怒,一旦爆发,伤人伤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音量越低,反而越容易征服别人。

这是因为:

一方面在低声教育状态下,父母通常容易保持理智、情绪平和,从而减少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出现。

另一方面,即使是低声批评孩子,也会让父母在教育中充满共情,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的同时,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找到解决的办法。

樊登老师说过一句话:说话声音最小的那个人应该是家中权力最大的人。

当你放低音量,即使面露严厉,也会让孩子感觉被尊重,他会更愿意听你的教育。

以前,我吼儿子时,刚开始他还会说:“妈妈,我听着,你还吼骂?”

后来我吼他,他也不会说话了,只是他会装作听不见,然后拒绝和我说话。

当我学会用低声和他说话时,他反而越来越听话了。

比如:

儿子以前特别懒,每次让他起床整理房间,他不听,我一吼,他就会拉着个脸,不理不睬。

后来,我开始和他好好说:

“你的房间有点乱,你应该学会自己整理,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

当我声音放低过后,他就乖乖地听话了,而且行动会变得很积极。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爸爸妈妈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信任就是从“你和他温柔说话”开始。

低声教育,会使孩子产生自信,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03
善用肢体语言,
让孩子感受到“他正在被爱着”

教育家孙云晓提出过一个量化标准:

一个孩子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坚持、16次拥抱才会成长。

拥抱、抚摸、微笑、眼神的传递被统称为“肢体语言”,是孩子获取爱最直接的方式。

可是,90%的父母都忽略了它的存在。

有一个小女孩,在学校被人欺负了。

回家的时候,她并没有告诉妈妈,而是对妈妈说:“妈妈,你好久没抱我了,你能抱抱我吗?”

当时,妈妈手里抱着弟弟,一脸不耐烦:你多大了还要人抱,羞不羞?自己一边玩去。

听完后,小女孩一个人默默转身离开。

很多父母觉得:拥抱、抚摸,是婴儿才需要的。

事实上,肢体语言它能传递亲子之间的“共情”感,是父母对孩子的感性表达,是孩子获取安全感最直接的方式。

即使是一个成年人,被别人拥抱都会让他内心充满温暖,何况是孩子呢!

德国脑科学家有一项研究证实:

拥抱能够使孩子的大脑传递一种催生素,可以让人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因为它影响多巴胺的分泌,同时大脑会有“快乐”和“放松”的情绪,对人的免疫系统也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想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好,肢体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沟通技能”。

当你学会用肢体语言去沟通,你会发现:

1、饱含爱意的微笑,让孩子感到愉快。

因为父母的微笑代表着爱、力量、鼓励和信任。

2、说话时,眼神里的关切,让孩子被共情

眼神的传递会让孩子感觉被关注、被看见、被尊重。

3、充满爱意的拥抱与抚摸,是安全感的传递。

当孩子困难、犯错、伤心时,语言上的安慰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我,根本起不到作用。

经常拥抱和抚摸,这是一种无声的安慰,给孩子传递着一种“妈妈一直都在”的安全感,让孩子觉得“我是被爱的”,这是最简单的激励方式,能为孩子储蓄力量。

因此:亲子沟通时,父母请一定要尽可能地多用肢体语言与孩子沟通:

和孩子说话:看着他的眼睛,让他觉得被尊重;

孩子伤心时:拥抱他,让他感觉被在乎;

想鼓励他时:抚摸他,给他力量和自信。

肢体语言是亲子之间传递情感最直接的方式,通过抚摸或是拥抱、关注,就能唤醒孩子的安全感。

04

李玫瑾教授曾说:

孩子顶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

当父母教育不好孩子,其实不是孩子出现了问题,而是父母教得不对。

亲子关系,注重的并不是我们给予了孩子什么,而是我们和孩子在一起时呈现的状态。

所以,每个父母都要做到:

话少而精,适当地“沉默”会让孩子信任你;

音量越低,孩子越容易接受与改变;

多充满爱意的抚摸与拥抱孩子,更能促进彼此的情感流动。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教育才能发生。

同样的:有亲近感的父母,才能让孩子靠近你。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老墨家族

每天收听

国学墨讲堂、英语墨讲堂、成语墨讲堂、历史墨讲堂

以及诗词墨讲堂


-END-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


老墨家族
老墨家族,是专为孩子打造睡前故事、成语故事、早晨叫醒儿童有声读物的生产者。以老墨爷爷、墨叔叔和小墨一家三代一起讲故事的形式,演播优秀儿童作品原作,做最纯粹的有声读物。力求使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升听、说、读三个方面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