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沪滇对口协作,近日,在由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发起的“云南怒江东西部协作项目”中,黄浦重点外资企业戴森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其独特的工程教育资源和特别定制的职业分享课堂。同时,戴森首次携员工志愿者团队,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拓宽当地学生们的职业视野,启发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创想。
“孩子们的接受程度还是蛮高的,我遇到的每个同学都会很积极地和我反馈自己对于这次课程的感受,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此次公益之行,戴森工程师梁爽感慨万千。
启迪创新思维,点亮科技之光
此次志愿服务项目,戴森为同学们带来了“Crazy Motor马达工作坊”科学实践课程,旨在启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以及无惧失败的创新精神。该课程以戴森数码马达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马达的科学原理、运作方式和多种实际应用场景。同时,鼓励同学们发挥创造力,运用学到的科学原理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原型机,去解决一个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梁爽介绍说:“在此次课程中,我们设计了一些对孩子们来说比较新鲜的环节,但他们都能做到很快地理解并吸收,并给出了积极的反馈。”在她看来,大家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是很强的,还能进行创新思考。比如,在面对“吹风机噪声大”的问题时,他们提出“加装消音器”这种解决方案,这显示出其拥有较强的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前瞻性,比如他们能够在没有接触过相应科学培训的情况下准确地说出我们日常关注的质量标准。以上种种表现都体现了同学们其实是存在科技创新潜力的,只是缺乏科学的引导与教育,这也是戴森工程教育项目存在的意义。“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次分享,拓宽同学们的认知,激发他们对工程科技等领域的好奇心,并开启对于创新发明的全新想象,无论他们未来走上哪一条职业道路,勇于创新和无惧失败的精神都能帮助他们化解难题、不断精进。”梁爽如是说道。
从实验室走向教室,梁爽认为,这样有互动性的活动也帮助她开拓了思维。“在实验室里,我通常是进行独立的探索和研究,但此次志愿者活动让我有机会参与到集体的思考和讨论中。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看到了多种多样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式,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启发。”在她看来,一方面她为孩子们带来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她也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新的思考方式。这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让更多孩子有能力走出大山
“这门课程的加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教学科目,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够起到很大帮助。课程内容详实,对科学原理的解释深入浅出,还有不少可以给同学们现场演示的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富有互动性和创新性,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同学们对于科学和工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老窝镇中学副校长赵文认为戴森工程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带来了良好的补充。
赵文特别提到,这次课程在学生中反响热烈,孩子们对这些课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后也纷纷向我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他们都表示特别开心能有这样一次寓教于乐的课程体验。孩子们借着这次机会,可以接触到平时接触不到的资源,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体验。“这次活动,为学生们埋下了一颗求知、探索的种子,使得更多山区的孩子愿意且敢于走出大山,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树立了理想目标。”
作为一家全球性科技公司,戴森致力于运用创新科技解决人们日常所忽略的问题。入华十余年来,戴森不仅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多款前沿科技产品,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坚持履行长期本土承诺,利用自身丰富的工程和研发资源,在本土开展了一系列工程教育项目,以此启迪并鼓励年轻一代勇于创新,并助力他们成长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戴森教育及公益项目亚太区负责人柯炎秀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将戴森工程教育资源带到云南怒江,将戴森对于马达的创新应用作为课堂案例,启发同学们对科学创新的认知和理解,以及科学创新如何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生活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激发当地学子对于科学工程的热爱,驱动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目前,戴森工程师团队已专门为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开发了四套工程和科学课程,通过创新、有趣、互动的形式,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截至2024年6月,戴森中小学生工程课程已触达中国大陆97%的省份,共计154个城市,惠及超380万学生。
记者 / 范煜昊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戴森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