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黄浦区加强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建立了由29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强大科普团队。近日,由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黄浦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承办,黄浦区融媒体中心协办的“科普引领,医路向前”系列科普栏目,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本次邀请到的专家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慧,她将向大家科普心肌炎,了解它的症状、成因与预防方法,守护我们宝贵的心脏健康!
最近这几天,擅长马拉松长跑的小周出现了喉咙痛、头痛、咳嗽和发热等症状,他认为自己是感冒了,仗着自己平素一直锻炼,自说自话的加大了运动量,希望通过运动来缓解症状,加快恢复。没几天他就发现跑着跑着会感觉有点儿跑不动了。他心想自己平素一直坚持长跑,且刚刚单位体检报告单上,他的各项指标都正常,自己再试着跑了几步,也没有什么不舒服,他以为这只是因为最近工
作繁忙经常熬夜加班,劳累及运动过度导致的疲劳,并未在意。
虽然身体的不适反复出现,但他依然不以为然。还没等到他抽时间去看病,一个忙碌的上午,他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同事紧急将他送往医院急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判断他得了“暴发性心肌炎”,已经出现了心肺肝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可能已经失去了生命。
小周的病例并不是个例。心肌炎,这个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的疾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心肌炎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病变,可导致心肌细胞损害,引起局限性的或弥漫性的病变。它的发病率大约为10/10000—22/10000。2013年全球共有150万心肌炎患者,其中约有2.5%表现为急性暴发性心肌炎。虽然心肌炎的发病在年龄,性别,及种族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心肌炎的发病年龄主要为青年及中年,平均诊断年龄约为42岁。
心肌炎患者通常伴有不典型的全身症状,例如发热,肌肉酸痛,呼吸道症状及胃肠道症状等。多数情况下,心脏受累多为急性及爆发性。急性心肌炎初期可表现为心悸或者运动性呼吸困难,或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如胸痛,心律失常,心衰,猝死等。
心肌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自身免疫性(如克罗恩病,巨细胞性心肌炎等),药物高反应性(如青霉素,氯氮平,天花疫苗及破伤风类毒素等),化疗药物的慢性暴露等。其中病毒感染是最重要的原因。
虽然心肌炎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但也不必过度恐慌。在初期主要是以轻症为主,一旦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预防,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心肌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心肌炎的治疗方式多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缓解症状、促进心肌修复的目的。
1)休息与限制活动:休息是心肌炎治疗的重要措施。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辅酶Q10、维生素C等),以及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3)免疫调节治疗:对于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导致的心肌炎,免疫调节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网络
制图 / 蔡嵩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