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当代年轻人,觉得一万块钱很少,而存一万块钱又太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有人说,那是年轻人欲望太大。
其实,欲望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好与坏一说,
老一辈,辛苦一辈子,就想在农村建个房子;父母辈,努力拼搏,就想从农村到城里去;
我们这一辈呢,想要更好的物质生活,去更大的城市,安家立业。
那么存钱难,具体难在哪些地方呢?
1. 我们并不能分清“需要”和“想要”
我有一个表妹,当年研究生毕业,
每个月工资1w+,一年到头却说自己存不下钱。
她说,房租每个月4k,吃饭穿衣再精简也要3k,她还养了一只小猫咪,
社交加其他,每个月工资就全部花光了,有时候还要刷信用卡。
我问她:“你能租便宜一点的房子?不养小猫咪吗?”
她说,不行啊!看了很多房子,大多比研究生住的地方还差,
猫咪是要养的,猫咪能给我陪伴和快乐。
现在四五年过去了,表妹想在当地买房了,
才惊觉,哪怕父母帮忙,自己工资在不断增长,也很难凑到首付款。
这就是,我们很难分清“需要”和“想要”的原因。
因为,很多的“想要”并不单纯是实不实用,而是当下的感受和快乐;
而需要呢,是未来比较难实现的目标和理想。
就像我自己,我的“需要”是存够“躺平”的被动收入,
但不工作个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普通人怎么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生存方式和活法呢?
2. 大家都在过一种“标签化”的人生
过年期间,外地亲戚都会回家。
我每次都能听到,亲戚间描述自家小孩,
这个有本事,那个有能耐的,
听的我这个十八线“躺平一族”无地自容。
但是,跟同辈们慢慢聊天下来,
我觉得赚得越多的人,担子越重,他们进入了另一种“标签化”的人生。
我一个表姐,两个孩子,在公婆的帮衬下,在厦门市区买了四室两厅的大房子。
房子贷款几百万,父母和小两口,都在努力赚钱,两个孩子吃喝拉撒也要花钱,
她说,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好的城市,收入,房子,车子孩子都有了,
但是,我们也不过就是更大的“仓鼠”,去更大的齿轮里周而复始转圈而已。
我在想,大家过的都是一种“标签化”的人生呀,
小到你穿什么品牌的衣服,鞋子,大到买怎样的车子,房子,在哪个城市定居,
只要你永远在这个巨大的“齿轮”里“卷”,
你赚得越多,就会滋生更多的欲望和标签,
这永远是无解和劳累的,有些人是麻木的,
有些人是快乐的,这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3. 让人能快乐的,永远是理清自己的课题
不管是身担负债,在大城市摸爬滚打一族也好;
也不管是喜欢极简生活,奋斗目标是想“躺平”的我也好;
金钱不过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选票,去投给我们喜欢的世界和事物。
但是“快乐”不应该是比较,也不应该是,只有一种选择和向往。
在《我的生命哲学》这本书里写道:
“一个喜悦的、真正快乐的人,是不费力气生活的人。”
李银河说:“总有人比我们更有才华,更有权力,更有名望,更富有,更美丽,
如果不安于自己所拥有的,内心就永远没有快乐。
除了和别人比,我们还同期望中的自己比,期望中的自己也总是比真实的自己更有才华,
更有权力,更有名望,更富有,更美丽。而这样就必须不断地奋斗。”
那现在的课题,就不是花钱和存钱了,
而是你需要通过金钱这个手段,去过一种怎样的人生?
到底是要费力地生活,还是不费力的生活?
到底是要喜悦的生活,还是要痛苦的生活?应当在此做出选择。
点亮【赞和在看】,日富一日!
【拓展阅读】
2025年一定要攒钱:人生嘛,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存钱也一样。人到中年,要存够五十万,请开始做这8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