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筹备会前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Maurice Strong)在其1971年组织发布的《富内报告》(Founex
Report)中指出:
“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发达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果。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质上不同于发达国家,其环境问题主要反映了社会的贫困和严重缺乏发展。环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全球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贫困地区的生计和社区的稳定”。1990年至2014年间,世界曾在减少极端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在2014年至2019年间,全球减贫步伐放缓至每年0.6个百分点,这是过去30年里最慢的速度。此外,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数开始增加,仅2020年,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数就比2019年增加了7100万人。如果目前趋势持续下去,预计到2030年,仍将有高达5.75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8400万儿童无法上学。据联合国估计,消除歧视性法律、结束童婚和缩小法律保护方面的性别差距甚至需要近300年的时间 。贫困不仅意味着缺乏确保可持续生计的收入和生产资源,其表现形式还包括饥饿和营养不良、获得教育和其他基本服务的机会有限、社会歧视和排斥,以及缺乏对决策的参与。2023年,全球近7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15美元。按照现有的全球进展来看,到2030年消除极端贫困的全球目标将无法实现 。此外,国际社会愈发重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树立公正转型(Just Transition)的意识。该概念最初旨在促进劳工平等权益,时至今日,其聚焦的目标群体已经扩大到因转型而受到冲击的弱势群体或脆弱地区,包括所有无法公平共享转型带来的福祉的人群。作为可持续发展在商业语境下的具体化措施,ESG可以为拓宽减贫渠道提供多元且创新的途径。企业和金融机构推动更环保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对减轻环境对弱势社区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ESG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也意味着企业在业务运营中更加注重人权、社区参与,这将为贫困地区创造更多发展机会。结合劳动保护政策、外国直接投资(FDI)、慈善捐赠、普惠金融、影响力投资和公益创投等方法,ESG还能够为可持续减贫提供多层次的资金支持。因此,理解ESG与减贫议题的关系,探索ESG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与方式,应被视为实现全球减贫目标的关键一环。
外国直接投资是新兴经济体实现更快经济增长率的催化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2024年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发布的最新《全球投资趋势监测》,外国直接投资预计到2023年底将达到1.37万亿美元 。以往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聚焦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投资项目在被投资地区导致的严重环境退化。各国ESG监管政策趋严,将推动许多具有跨国业务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将ESG理念纳入外国直接投资,优化资金流向,使被投资地区在可再生能源、经济适用住房、康复中心、农业灌溉系统、医疗设备和消耗品、小额信贷和抵押贷款、卫生服务、农产品物流服务、污水处理计划建设以及电子废弃物回收等方面更多受益于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转让,并在产生积极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同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跨国企业也将建立起更具韧性的跨国供应链,减少破坏性事件和气候危机对供应链的负面影响,为自身业务吸引更多投资和市场关注。
影响力投资是个人、公司或组织采用的一种主动投资策略,既寻求财务回报,又寻求积极且可计量的社会或环境影响。因都涉及社会、环境等投资方向,所以影响力投资经常和ESG一起被讨论,并作为一种投资策略被放置在ESG框架下进行审查。
以教育为例,成人识字率低于40%的国家几乎无法实现快速经济增长,投资教育领域可以提高这些地区贫困人群受教育机会,并通过改善就业状况帮助他们摆脱周期性贫困,实现收入和财富创造。2015年,瑞银集团(UBS)名下慈善基金会发行了首个教育领域的发展影响力债券(DIB),通过资助5家高绩效服务提供商,提高20余万名印度儿童在识字和算数方面的学习水平。项目执行4年后,参与儿童中达到适龄学习水平的人数是未参与儿童的2倍 ,同时,作为项目投资者的瑞银慈善基金会获得了8%的投资回报,为瑞银银行的ESG绩效做出有效贡献。
参与公益慈善是企业与投资机构构建ESG整体战略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益创投和企业慈善两种模式。
其中,公益创投与影响力投资的逻辑类似,其鼓励金融投资者支持以社会创新为导向、为贫困地区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的企业。从投资理念上看,公益创投更关注被投资企业造福社会的能力,在财务回报方面的诉求会低于社会影响力投资。企业慈善方面,通过捐赠资金、资源和服务,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企业和投资机构可以直接支持相关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领域,为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支持。以我国为例,根据《中国企业慈善发展报告》,我国企业慈善捐赠总额不断攀升,近几年均超过了1000亿元,其中企业捐赠占全国可统计捐赠总额的比例稳定在60%左右。截至2023年6月,全国设立了1359家企业基金会,占所有基金会总量的14.5%。尽管公益慈善层面的投资通常不追求财务回报,ESG依然可以发挥其作用,为企业在公益投入上提供更具体和可衡量的框架,帮助企业确定与其业务最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细化资金投入的领域,分析最有效的资助方式,并确保被投项目能够以负责任的方式实现可持续管理与运营。在中国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进程中,就涌现出了大量“双赢”案例,许多产业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在生产技术、品牌销售、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与受助对象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模式,在提高受助对象收入的同时也获得更多企业利润。
在全球范围内,确保劳工权益和创造公正的劳动条件是ESG在社会维度的重要考量因素。企业被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来审视自身的用工政策和实践,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工作待遇。
通过倡导公平薪酬、提供安全工作环境、保障员工权益等方式,企业在实施ESG标准时能够直接改善员工的生活,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社会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开设业务的企业,推进ESG实践的意义更为深远。这些地区往往经济发展滞后,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员工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企业在这些地区践行ESG理念,保障员工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还能够为减轻当地贫困和增强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ESG为实现全球减贫目标提供了全新而多元的支持框架。将ESG整合进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中,不仅是企业出于经营战略的选择,更是推动全球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引擎。ESG的深入发展,正引领全球社会迈向共同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的崭新时代。
文|陈钰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委会委员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原标题为《ESG将成为企业推动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编辑做了修改推荐阅读
▼
▲新质生产力驱动可持续发展|第十九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ESG国际论坛召开
▲格非专栏 | ESG竞争力助力可持续经济全球化
▲ISSB副主席华敬东: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最新进展
▲全网首发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十大发现
▲重磅频出, 超越合规|欧洲迈入可持续新时代
日本可持续发展最新进展|自然受益型管理备受青睐,已有1000家组织承诺开展相关行动
▲放榜啦|62家企业荣登“2024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
▲共371处修改,涉及十大变化|《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正式发布
▲快速对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ISSB准则,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