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我校共152支实践队伍、千余名中外学生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足迹遍布31个省市、自治区及5个海外地区,相关媒体宣传报道及实践团队自媒体作品累计浏览量近20万,多支团队入选团中央、团市委宣讲团、获省部级以上荣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们有的深入乡村,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心灵;有的走进企业,以实践的视角洞察社会的脉动;有的则在国际舞台上,用语言的桥梁连接不同文化的灵魂。他们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奋斗成就梦想,充分展现了北语青年的卓越风采和使命担当。
为总结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先进经验,激励北语学子锤炼实践本领、践行青年担当,北京语言大学团委成立了“社会实践宣讲团”。
宣讲团成员们不仅是实践的先锋、更是故事的讲述者,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奋斗谱写青春华章。每一个脚印,都彰显着北语学子扎实稳健的实践成效;每一个故事,都诠释着“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主题。全体宣讲成员将用亲身经历,讲述在社会实践中的成长故事,分享在学思悟践中探索真理、服务社会的宝贵经验。
全体宣讲成员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仰,讲好北语人的实践故事,让实践的火花得以燎原,让每一个生动的实践故事都成为激励他人不断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
欢迎各校内单位、班级、团支部预约,让我们共同期待北语学子传递“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实践故事。
宣讲团介绍
张洋
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3班本科生
实践团队:我在剑桥讲中国故事:北语学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之旅
实践成果:团队采用“5合1”文化传播模式,通过“1对比”街头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中英文化差异,以“1传播”形式多样地展示中华文化,在“1宣讲”环节,团队通过九场宣讲将中华传统服饰、中国茶文化等元素推向世界舞台,“1展览”展示了中华文物的魅力,“1电影”利用微电影形式全面呈现此次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之旅,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贡献了北语青年力量。
宣讲题目:我在剑桥讲中国故事
宣讲内容:2024年暑假,北京语言大学学生海外社会实践团在英国剑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结合前期调研,我们设计了“5合1”探索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果。我们实践团队共推出了8期视频及1部微电影,总浏览量近10万,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贡献了北语青年力量。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们在剑桥实践的难忘经历吧!
尤旭凯
2022级国际新闻传播1班本科生
实践团队:“8个数字”助力多维推普,“2个行动”圆梦乡村振兴——北京语言大学志愿服务团队黔桂湘推普系列活动
实践成果:团队选取推普小切口,响应振兴大主题,策划了这一“全覆盖、全过程、全维度”的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前往了湖南安乡、贵州罗甸、广西都安、大化、巴马瑶族自治县,实施100户走访调研,举办10场特色宣讲,开展6次主题活动,举行5轮多方座谈,制作4个实践视频与3本推普教材,依托小红书和微信公众号平台打造宣传矩阵并产出1篇调研报告,团队在实践中独创并完善“8+2”特色体系,以三省联动构筑项目对比提升格局,力求为乡村振兴贡献北语青年的力量,展现时代担当。
宣讲题目:后来,我坚定了推普梦
宣讲内容: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承载着使命与责任,既有首都学子的热切情怀,亦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识与担当。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横跨祖国三省五县的推普故事,看看这段旅途的收获与体会吧!
刘畅
2021级金融1班本科生
实践团队:多语筑梦·世界书香:多语打开乡村教育“一扇窗”,中外携手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实践成果:团队立足于北语“小联合国”特色,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开展了以多语支教、青空间宣讲、社区调研、推普技能培训、非遗传承、中外学生交流、人物专访等形式的教育文化帮扶活动。团队打造了一本教学手册《“语”世界有约》、原唱歌曲《Same For Dream(同心筑梦)》,通过文旅探秘:手绘版“Village-walk”宣传海报、瑶族服饰传承基地、都安书画纸厂民族文化体验活动,为都安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国际流量”,助力了当地的乡村振兴。
宣讲题目:让世界听见我们的声音
宣讲内容:都安,以其“石山王国”的美誉闻名遐迩,拥有“一河、百窗、千谷”的独特景观。北京语言大学“多语筑梦 世界书香”团队于2024年8月前往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开展了为期18天的支教与实践调研活动。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都安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为进一步助力教育振兴,团队开展了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中外学生交流活动以及乡村振兴实地调研,增进了当地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团队成员原创了歌曲《Same For Dream》及MV,向世界展现都安孩子们的梦想与希望,让世界听见我们的声音。接下来,让我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杨婕
2023级财务管理1班本科生
实践团队:芳华有为,逐梦“无废”——基于对杭州市“无废细胞”实地调研下的“无废城市”发展路径浅析
实践成果:团队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的号召,以杭州市“无废城市”体系建设为切入点,相继前往杭州市春晖小学、杭州市绿色志愿服务总队、光大环境有限公司等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参观讲解、访谈交流、志愿服务、座谈会等各具特色的形式全方位深入揭秘“无废细胞”,力求厘清“无废城市”建设的发展脉络,系统构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以政府为主体、多行动者协同治理的“无废城市'运行体系,为“无废城市”的建设与推广提供决策参考。
宣讲题目:芳华有为,逐梦“无废”
宣讲内容:结合暑期社会实践经历,学思践悟,我们团队以杭州市绿色志愿服务总队的实践故事为切口,深入浅出地阐释“无废”理念和“无废城市”建设,与此同时,我将向大家分享杭州市“无废城市”建设下的“无废细胞”实地调研情况以及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未来思考。
段希豫
2022级语言学1班本科生
实践团队:燃青春于乡野 润童心助振兴: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支教赋能乡村教育的实践思考——基于对萍乡市源头村的实地调研
实践成果:团队前往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源头村,开展一系列爱心支教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与孩子们共同书写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团队精心设计了35节特色原创课程,发挥北京语言大学的多语种和跨专业优势,开设思想引领、艺术素养、身心成长、科技创新、文明生活、文化传承、快乐学习七大主题课程,为孩子们推开世界的窗户。团队还利用互联网分享支教故事,共计发布推文6篇,视频6个,获千余浏览量及村民好评、政府表彰。此外,团队提出并设计“大学生返乡+互联网+乡村支教”平台构想,为乡村发展赋能。
宣讲题目:为有源头活水来
宣讲内容:“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助力乡村振兴,将返乡大学生的一腔热血落在实处,让孩子们的的梦想放飞于乡野的一方讲台,在源头村支教的短短两周内,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支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请查收我的暑假社会实践宣讲,了解更多乡村支教的故事吧,或许也能点亮你心中的支教之光!
夏雨瑄
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3班本科生
实践团队:智绘红途,云端漫步——沿京津汉三地“张自忠路”红色地图导航平台
实践成果:团队在京津汉三地开展了基于三地“张自忠路”的实地调研,将“City Walk”与红色文化虚拟结合,搭建了一个集教育、互动、体验和趣味于一体的红色文旅新平台。团队利用Godot Engine设计2D游戏,将游戏元素创新性融入“智绘红途,云端漫步”项目,通过关卡、情节和互动元素,实现沉浸式体验,并结合实地探访素材,整合相关红色文化资源,将调研成果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传播。同时“智云”已试点进入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小学,与课堂相结合,实现了教学目标。此外,团队成员结合专业优势,为游戏增添了多语言界面,实现了多语言的本地化接入。
宣讲题目:于云端漫步
宣讲内容:作为“智绘红图,云端漫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长,在这个暑假,我带领小组成员完成了我们团队的实践活动。同时我作为武汉小分队的成员回到了家乡,探寻隐藏在城市角落的红色故事。结合实地探访内容,我们搭建了京津汉三地红色地图导览平台,尝试以游戏为媒,传播中国声音,讲述红色故事。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们实践团的故事吧!
刘昱彤
2022级法语班本科生
实践团队:“辽韵食光”——承千年食韵,传华夏之声
实践成果:团队深入辽宁省沈阳、大连及锦州三座核心城市,以非遗美食文化为切入点开展实践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探访、人物采访及线下宣讲等多重实践方式,全面挖掘辽宁美食背后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内涵;通过“青年探访+问卷调研”,走进8家美食馆共回收了有效问卷80份,窥见了辽宁美食背后的历史渊源及传承现状;通过“文字+视频采访”,探寻了非遗美食文化的传承难题;通过“基层宣讲+海报发放”,加强了群众对非遗美食文化的了解程度。团队制作了辽宁非遗美食名录,并借助国际化平台以“双语宣传片+推文”的形式记录实践过程,涵盖俄、法、韩等6个语种,共发表8支视频,1篇推送,既增强了公众对辽宁非遗美食文化的认知,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了青年力量。
宣讲题目:最食人间烟火气
宣讲内容:2024年的暑假,我们团队秉持着对家乡的热爱,探访了家乡的八家老字号店铺,并将探店视频做成多语版发布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透过美食,慢慢地体会到了辽宁人身上的那份坚守。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吧!
陈怡漫
2023级信管1班本科生
实践团队:指尖艺术绽放国际舞台,“彝”针“彝”线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成果:团队走进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村镇,以彝族刺绣为实践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挖掘、传播并弘扬彝族刺绣传统文同时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团队共收集了279份有效反馈,与国内外不同年龄段群体进行访谈,全面把握了彝族刺绣当前发展趋势及所存在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团队实地探访彝族村落,追溯其悠久历史脉络,与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深度交流,加深对彝族刺绣文化内涵的了解。团队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共发布6个视频和10篇推文,总浏览量破万,还特别推出了英、法语多语种版本推文,介绍彝族刺绣的历史和工艺,旨在拓宽其国际传播渠道,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宣讲题目:村落中的绣花针
宣讲内容:云南的大地,孕育了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我们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彝族刺绣作为研究对象。彝族刺绣,不仅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更是彝族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彰显着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深知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深感自己肩负着将其传承发扬、推向国际舞台的重大使命与责任。因此,我们怀揣着对彝族刺绣的热爱与敬仰,踏上了走访调研彝族村落的征程。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在彝族村落中走访调研的故事吧!
吴东玲
2023级国际新闻班本科生
实践团队:亳药遍传皖州,续踏振兴远程——亳州助农行
实践成果:团队以“中华药都”毫州为实践切口,深入了解亳州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潜力及文化传承情况。团队探访了亳州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亳州农村药材种植基地、亳州国信健康有限公司、亳州博物馆和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通过通过实地考察、企业交流、文化体验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了亳州中药产业的独特魅力以及未来趋势。团队成员学习了白芍的采收流程、了解了中药药材白毫的生产步骤、参观了农民采摘药材加工处理的仪器设备、也看到了亳州中药市场两万余商家销售药材的壮观景象。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也看到了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为传承、创新、推广传统中医药文化注入了活力。
宣讲题目:药香里的秘密
宣讲内容: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它邂逅年轻人的养生文化,会有什么样的火花?我们团队致力于探索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新途径,用年轻化、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推动中医药发展,为中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预约方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线上预约
联系人:李欣潞 18813082081
图文 | 社会实践宣讲团成员
排版 | 融媒体中心 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