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以“林”为笔 绘就椰城生态新画卷

政务   2024-11-12 10:36   海南  



11月8日下午,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塔市保护站,一群白鹭从海面掠过,落在红树树枝上休憩。距离红树林不远处的栈道上,张世卫正拿着望远镜监测越冬候鸟情况:“受台风暴雨影响,近段时间海水潮位高,白鹭回巢的时间比之前早了不少。”


张世卫是塔市保护站站长,同时也是一名林长。巡林护林、监测候鸟是他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像他一样的林长,在海口共有651名。近年来,海口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实现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百姓享绿意,各级林长以“林”为笔,绘就椰城生态新画卷。


11月6日,在海口三江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须浮鸥正在觅食。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石中华 摄


护绿有道 林长责任区全覆盖


“受台风‘摩羯’影响,红树林受损严重,我们第一时间组织护林员对受损红树进行修复,为即将迁徙而来的越冬候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张世卫说,从10月中旬开始,丝光椋鸟等候鸟就飞抵保护站,通过近期监测发现,候鸟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


林长制的核心是责任制,设立林长,就是要进一步压实党委和政府保护林业资源的主体责任。海口自2020年起推行林长制,构建了市、区、镇、村四级林长制体系。目前全市共有651名林长,通过定期开展巡林工作,不断加大森林资源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非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森林火灾隐患等问题,确保全市林业资源安全。


海口林长制工作不仅在“长”字上下功夫,更离不开在网格上强基础。目前,全市已设立管护网格436块,预计聘用网格员436名,实现“一林一树”全部纳入管护网格,打通资源末端管护“最后一公里”。此外,海口市林长制办公室聘请多名群众代表为监督员和民间林长,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森林资源生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


在护绿方面,海口不断加大林长制、林业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切实提升群众爱护林业资源意识。选取海南黄花梨、水角、栗喉蜂虎、水菜花和海南沉香5个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为原型,在全国首创制作一系列“林长制”主题原创漫画书、漫画海报、动画视频等宣传产品,广泛用于网络宣传及在全市150块户外大屏滚动播放。


11月8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塔市保护站站长张世卫在查看红树林生长情况。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石中华 摄


实施林长制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变化?生物多样性最有“发言权”。经工作人员监测,在海口迈雅河湿地,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紫水鸡;在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脸琵鹭连续7年现身;在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回归,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0种,而有“中国最美小鸟”美誉的栗喉蜂虎如今已是公园的“明星代言人”。在林长制“指挥棒”作用下,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创新“林长+” 落实长效管护机制


自推行林长制以来,海口创新推出“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林长+警长+检察长”等多个“林长+”模式,让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属地负责、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形成了良好的管护工作格局。今年,市检察院与市林业局充分利用“林长+检察长”机制,对秀英区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工作提起公益诉讼,辐射监督全市,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11月8日,秀英区东山镇林长制办公室主任石遵灿(右),查看扶正的古榕树长势情况。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石中华 摄


在秀英区东山镇雅德村,有两株相邻的古榕树,一株195岁、一株145岁,它们枝干粗壮,5个成年人才能合抱住,是村里乘凉纳荫的好去处。“这是村里的‘福树’,我们都喜欢在树下休息。”村民符金尾告诉记者,此前受台风影响两株古树被刮倒,林业部门第一时间将其扶正,现在枝干上冒出了不少新叶,“明年我们又可以在树下喝茶聊天了。”


“林长在巡林中发现古树倒伏后,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对其进行扶正和紧急救助,并协调村委会安排专人浇灌。”秀英区东山镇林长制办公室主任石遵灿介绍,“林长+检察长”这一创新模式,能够有效监督林长制工作落实。检察长在巡察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涉林行为,会下达检察建议书给相关部门,并督促林长整改,若整改不到位将对其提起公益诉讼。


在海口三江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林长周经业发现,随着生态修复项目的推进,公园里的鸟儿越来越多,经常能看到一群群白鹭、须浮鸥等水鸟在湿地上空共舞。自2023年2月海南东寨港(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启动以来,除了巡林等常态化管护工作外,周经业还逐户上门动员养殖户退塘,积极推动退塘还林(湿)工作。


“我们结合国际湿地城市建设,按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创新划定设立11个特定区域,实施林长制主导管护。”市林业局副局长陈奋介绍,目前,东寨港保护区、火山口地质公园、美舍河和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各省级湿地公园均由一把手担任特定区域林长,有效推动森林和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发展。


从“林长制”到“林长治”,海口上下一心共同护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市森林面积90959.2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9.60%。


10月24日,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塔市保护站,成群的候鸟在此休憩。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忠凯 摄


以绿生“金” 推动林业优质发展


下田插秧、捉泥鳅、扎稻草人……11月8日上午,在位于龙华区新坡镇的潭丰洋火山湿地农庄,300多名幼儿园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这里不仅能捉泥鳅,还能认识湿地里丰富的动植物,很好玩。”6岁的陈乐开心地说。


“在市、区林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从一家农业公司成功转型为一个农文旅相结合的湿地科普中心,通过开发湿地研学课堂、打造体验式趣味项目,吸引公众走进湿地、了解湿地。”潭丰洋火山湿地农庄负责人王作学告诉记者,农庄不仅帮助大家提高湿地保护意识,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今年截至目前,农庄累计接待市民游客约7万人次,预约入园的活动已经排到12月底。


龙华区林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林政雄介绍,该区将湿地保护纳入林长制工作内容之一,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属地林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问题,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7月,潭丰洋火山湿地农庄成为全省率先开展湿地保护特许经营的试点单位。


近年来,海口立足资源特色和既有林业产业基础优势,推深做实林长制,推动生态资源和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林长制办公室牵头出台本地山柚(油茶)、沉香等多个林产激励政策,重新梳理“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工程设施占用林地”行政审批,制定全市发展林下经济设施使用林地指导意见,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升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水平,积极稳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陈奋表示。



记者手记


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林长制是指将森林(含草原)和湿地资源保护与发展的职责落实至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实行党政同责、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分片包保的责任制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


推行林长制,要坚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异,可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基础上,分类施策、科学管理、综合治理,从实际出发落实林长制。同时,以“增绿”“用绿”“活绿”为抓手,通过森林经营、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让更多群众主动加入守护绿水青山的队伍。


推行林长制,要勇于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比如海口创新推出“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林长+警长+检察长”等多个“林长+”模式,在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设定特定区域林长,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力度不够、责任不实等问题,让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更有保障。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林长制全面落地见效,让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才能真正实现“林长治”。


来源:海口日报 | 记者:龙易强



END


编辑:粟蕾
二审:郑丽娟
三审:王聘钊

美好美兰
美美与共 美好美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