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出“抢人才、抢招商、大开放、大改革”的工作部署。市委发出“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动摇,营造敢为大环境,鼓励基层首创探索,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的号召。
美兰区委深改办创办《美兰全面深化改革先锋》,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制度集成创新,致力于拓展深化改革宣传广度,增强深化改革宣传深度,全方位、多角度推广美兰深化改革案例,发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强音,为加快美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体现建设自贸港的美兰担当。
为加强美兰区改革创新案例宣传,从2023年7月20日起,“美好美兰”微信公众号开设《美兰全面深化改革先锋》专栏,陆续推出美兰区各行各业改革创新举措和案例,为推动美兰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一起来看
《美兰区高质量创建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
美兰区通过示范基地建设、配套技术研发、农业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技术、人才、资本、信息充分聚集,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2023年4月,美兰区正式入选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作为海南省唯一入选单位,在全国24个挂牌单位中排名第8。
一是夯基垒台,平台载体推进。依托对口技术单位省农业科学院的资源优势,先后共建演丰三角宁地瓜等农业展示基地20个,农业农村部文昌鸡育种与养殖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4个,三江镇海南鲷等智慧农业试验基地5个,并成立热带油茶、荔枝等专业团队12个,为农业技术研发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要素集合,协同技术攻关。专家驻点、科企联动,全力破解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例如,联合广东海洋大学申报“美兰区耐盐水稻—虾种养尾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探索盐碱地产业发展新途径”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典型案例之一;联合省农业科学院挖掘培育4个果大高薄皮优良无性系,鲜果出油茶率可达10%左右,是我国现有油茶林分出油率的两倍以上;联合企业创建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培育出的加工型文昌鸡新品系。
三是立足实际,培养专业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土专家”培训工程等“六大农技提质工程”,共举办培训班153期,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重点经营主体负责人等10859余人次,品牌活动“田教授”志愿服务作为全省唯一典型案例入选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明风盛新时代》在全国推广。
↓↓↓
美兰区三江镇江源村以打造市级基层治理特色点位为抓手,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全面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
一是组织共建筑牢发展基石。高举党建引领“红色旗帜”,联合省农科院、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农业农村局、新海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等7个党组织,创新成立省、市、区、镇、村五级党组织党建联盟,高频联动省市科研院所22名博士、研究员,为江源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合力。
二是因地制宜加快产业转型。坚持“扩基地、建园区、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发展思路,积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深耕热带特色高效种植产业和高质量畜禽养殖产业,引入鸽子、佛手柑、黄晶果、蜜橙、花卉等多元化农业项目,建成海南省最大乳鸽养殖基地“新海府原生态养鸽基地”,年产销乳鸽150万只、年产值4000余万元,带动16户村民脱贫致富。“美兰香茅鸽”纳入首批“美兰好品”农产品公用品牌,远销至12个省市600多家餐饮店。
三是联农带农打造共富工坊。盘活闲置资产,利用废弃校舍打造集香茅鸽预制车间、产品展销厅、鸽子文化厅、常温仓库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美兰香茅鸽园林式工坊”,正式投产后年加工乳鸽能力可达1080万只。工坊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合作社入股参与养鸽基地产业项目,村集体实现年分红10%,5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一鸽联百户”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户、村集体实现“双增收”,2023年江源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995元。
《美兰区“田教授”志愿服务队领头助力乡村振兴》
↓↓↓
美兰区坚持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实施“田教授”互助计划,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基层人才队伍。2022年度“田教授”项目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度“田教授”获“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2024年4月在电视专题片《文明风盛新时代》中,“田教授”为我省唯一入选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一是推优荐能组建志愿队伍。“田教授”互助项目注重在突出脱贫户和突出致富能人两类典型中选聘“田教授”,目前共有31名“田教授”获聘,他们满怀热情、掌握技能、热心公益、乐意奉献,通过互帮互助、互传经验,带动周围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2019年至今,共有20名脱贫对象和“田教授”因政治觉悟突出、脱贫巩固成效显著、技术经验过硬,被推荐发展为中共正式党员。大致坡镇崇德村委会的邝必传就是贫困户自我“造血”脱贫致富、热心“授课”为民解难的一个典型,以他的事迹拍摄的党员教育片《萤火逐光》获得第十七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三等奖。
二是不拘形式打造流动课堂。“田教授”讲授地点不拘泥于教室,而是以种植基地、养殖场所等田间地头为主,结合自身经验用“土话”讲授。在田间地头“开良方”,靠思想技术“传帮带”,黑山羊是“活教材”,莲花池当“水上教室”。此外,还采取“分散互动”和“送学上门”相结合的讲授方式,利用乡村振兴电视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宣讲、美兰实践派“大篷车”等开展经验介绍和讨论交流。
三是畅叙心得激发内生动力。“田教授”从群众中来,是群众身边可信赖的“土专家”,具有贴近群众的优势。他们授人以渔,为村民传授种养技术的同时,还畅谈脱贫致富和产业发展的心得体会,既“扶智”又“扶志”,激发农户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思想引领和生产技术上带领群众实现致富。
四是“头雁”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田教授”主要来自产业发展的能人,他们不仅亲手教,更会带着干,种养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更能依靠产业振兴。演丰镇的“田教授”杨成伟自己养蜂脱了贫,经常给农户传授养蜂技术,还带动15户村民抱团养蜂,壮大“甜蜜”事业。大致坡镇的“田教授”苏家就,勤劳肯干靠富贵竹产业脱贫致富,成为全村有名的富贵竹种植“专家”,帮助带领美良村80%的农户发展富贵竹产业。
《美兰区北港岛推进滨海湿地生态保护
充分挖掘和转化生态价值》
↓↓↓
美兰区积极联合海南智渔等社会公益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北港岛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培养多位擅长赶海的北港岛渔民成为生态亲海导赏员,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项案例于9月入围生态环境部“2024年全国20个优秀环境公共关系示范案例”,10月23日又入围中国潜力OECMs案例,系海南唯一入围案例。
一是实地观测调研,摸清生态本底资源。由海南智渔、畓榃湿地研究所等社会公益组织发起,联合中科院动物所、厦门大学、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北港岛村两委、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青年志愿服务队等,持续在北港岛开展滩涂底栖生物、蟹类、鸟类、海草、红树林等自然资源监测。期间监测、记录大型底栖贝类54种、短尾蟹类47种,鸟类61种,海草3种,多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的幼体,曾观测到黑翅长脚鹬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为摸清当地的生态本底资源提供更多科学有效的数据。
二是组建志愿队伍,培育基层保护力量。成立北港青年志愿服务队,组织“面向未来知识拓展班”,持续为北港村青少年提供公益观鸟、生态赶海等自然课程,提升其自然观察兴趣和生态环保意识,培育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生力量。持续培训村民志愿者参与北港岛潮间带生物监测、常态化鸟类监测、海草监测、净滩和自然观察等活动。多次组织北港村骨干赴省内外参访交流,到浙江杭州的青山村、广西北海的下村、海南三亚的西岛等,学习乡村振兴、生物多样性保护、产业生态化等实践经验,部分村委会成员逐渐成为当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是突出创新创意,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联合当地自然教育和研学机构、周边高校和设计院等,因地制宜开发设计生态亲海自然教育课程、生态旅游产品、生态科普游戏、文创周边和“鲸北北”等北港特色的文化IP。其中,“北港生态大富翁”“北港蟹类拼拼拼”“北港鸟类盲盒”等主题科普游戏及其周边产品,深受城市游客和中小学生的喜爱,广泛调动更多社会公众成为生态亲海的践行者。四是利用知识资源,加大公众科普宣传。开发和运营“发现北港岛”公众号,陆续推出“线上村史馆”“潮汐时间表”“神奇生物在北港岛”“北港影话”等生态文化科普栏目。持续挖掘、转化和对外输出北港岛渔村传统文化和生态价值,组织和发布北港岛自然调查、自然观察、生态影展等活动,加强与村民和游客的互动和链接,打造生态旅游服务的线上入口。
来源:中共海口市美兰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