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问黄克诚:我写的信怎么样?黄:不怎么样

职场   2024-12-25 17:42   湖南  

1959年7月12日,经过一夜反复思索,彭德怀决定找毛主席谈谈自己的想法,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可让彭德怀没想到的是,警卫员却是告诉他毛主席刚吃了安眠药睡下。

毛主席喜欢深夜办公是大家都知道的,彭德怀唯一一次在毛主席睡后叫醒他,还是在抗美援朝期间,这一次,彭德怀没有再这么鲁莽,而是返回了自己的住所,坐在椅子上,似乎在思考什么。

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彭德怀亦是如此,不过我想,如果彭德怀知道结果的话,他也许还会这样选择,不为什么,因为他是彭德怀。

庐山会议第一阶段应该称为“神仙会”,庐山风景很好,众多中央领导来这里开会,兴致很高,基本上是白天开会,晚上看戏,或者是游玩,从7月2日至12日,会议基本已经结束,可随着彭德怀的一封信,庐山会议的风向立刻有了变化。

彭德怀的信,就是后来的“万言书”,7月13日,彭德怀寻找毛主席谈话,得知毛主席已经休息,放弃了面谈的机会,回到自己的住所后,他就找来了自己的参谋,口述自己写信的内容。


实际上,彭德怀最初是不愿意写信的,战争年代里,彭德怀作为毛主席的得力干将,他自己也知道,找毛主席当面谈意见或者是谈事,都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和平年代里,他的心里也是有了顾虑。

这一天,彭德怀放弃了找毛主席面谈,同样,也为他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当参谋将信的内容写好后,彭德怀先是做了修改,7月14日中午,他再次对二稿进行了修改,当天下午,他终于派人将这封信,送到了毛主席的秘书高智手里。

从那一刻起,彭德怀的命运,似乎也已经注定。

之所以要给毛主席写信,彭德怀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他是考虑了多方面后,才做出的决定,而在彭德怀看来,如果有意见不讲出来,是不负责任的共产党员,他性格耿直,内心光明,当然要说。

而毛主席看完彭德怀的信后,并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在两天后才进行了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


毛主席批示后,一些本来没有参加会议的同志,也都相继上了庐山,其中包括彭德怀的得力助手,开国大将,时任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的黄克诚。

彭德怀与黄克诚最初的相识,要追溯到1930年,当时在修水一战,黄克诚戴眼镜拿着大刀冲锋,给了彭德怀很深的印象,战后,他严厉批评了黄克诚说:“下次作战不许往前冲,你那么一副大眼镜片子,人家一看就是当官的,你死了,谁来指挥部队?”

尽管臭骂了黄克诚一顿,但彭德怀同时也对黄克诚这种身先士卒的情况感到欣慰。


中央苏区进行“肃反”时,黄克诚因保护了一些同志被抓了起来,彭德怀得知此事后,直接骑着马从前方赶来,救了黄克诚一命。

只是这个时候的黄克诚并不知道,他还以为是自己命大逃过一劫,直到29年后的庐山会议时,他才知晓,彭德怀不仅是自己的老领导,老战友,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湖南人爱吃辣椒,而湖南籍的开国将帅,他们似乎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崇高的理想,并愿意为了完成理想而献身,坚持真理,永不后悔。

彭德怀与黄克诚两人,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他们本身性格相和,也使得两人成为知心好友。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先是前往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952年回国后,他开始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同年,黄克诚从湖南来到北京,在总后勤部工作,两人终于再次聚到一起。

战争年代里,两人争论,切磋,提醒,和平年代,两人亦是如此,他们身上,也有一个好的特点,那就是无论对工作争辩到什么地方,却从不伤感情,谁有理就服谁,而不是谁官大服谁。

有一次,彭德怀怀念曾经牺牲的老战友邓萍,他不仅给邓萍写墓志铭,而且还回望了红三军团,写了一首赞扬红三军团的诗,将纸张铺的那都是。

黄克诚见状,立刻提醒彭德怀的秘书:“告诉你们彭总,以后不要乱写,弄不好是要犯错误的,言多必失,言多必失......”


1959年庐山会议,黄克诚本来是不用来参加会议的,但是彭德怀的一封信后,他也被毛主席找来参加会议,对于好友的到来,彭德怀第一感觉并不是担忧,而是高兴。

抵达庐山的当天,周恩来意味深长地对黄克诚说:“如果你早来一步,也许彭老总那封信就不会拿出来了。”

黄克诚心里也是无尽的懊恼,当天晚上,彭德怀兴致很高,他问黄克诚:“你看我写的那封信了吗?觉得写的怎么样?”

黄克诚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木已成舟,没法改变了,他说:“我看了,信写的不怎么样,有意见可以当面提,写信干什么?信里一些用词和提法也不当。”


彭德怀听到老友的话,脸色变得黯然,黄克诚又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

实际上,黄克诚对彭德怀的信主体是认可的,但是方式不同,最终,黄克诚思来想去,还是支持了彭德怀,他就是这么一位耿直的人,他不愿意说谎话。

后来,尽管毛主席明确表示要黄克诚与彭德怀划开界限,黄克诚也没同意。

而从黄克诚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他的政治命运与彭德怀的政治命运,也就紧紧相连了,不过黄克诚并不后悔。

1965年,黄克诚前往山西当副省长,重回旧地,他回忆起了当年与彭德怀在这里战斗的情景,当即赋词一首《江城子·忆彭德怀》:

“久共患难自难忘,不思量,又思量,山水阻隔,无从话短长。两地关怀当一样,太行顶,峨眉岗。犹得相逢在梦乡,宛当年,上战场,军号频吹,声震山河壮。富国强兵愿必偿,且共勉,莫忧伤。”


特殊时期,黄克诚与彭德怀只有一次见面的机会,那一次,两人只交谈了几句,便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交谈。

1974年彭德怀病逝前,嘱咐侄女彭梅魁,决定将自己遗留下的书籍送给“我的好友黄克诚。”


几年后,当彭梅魁将彭德怀自述材料《彭德怀自述》拿给黄克诚,请他转给中央时,这位雷打不动的汉子,眼睛顿时模糊了.......他仿佛又看到了昔日老友熟悉的脸庞,是那样坚定,那样亲切。

后来彭德怀被平反,黄克诚长久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1986年,黄克诚病逝,也许那个时候,他是高兴的,因为他终于有了再见老友彭德怀的机会,两人可以把酒话从前,再次亲密合作了.......

眾説烽耘
weixin:zhangguolvshi16888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