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利滨、王蕴慧
来源 | 心声社区、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
全球合伙人招募 | lanxueziben(微信)
27岁这一年,孙利滨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毕业,博士期间一直专注于移动终端天线的研究,在与华为的合作项目中应用成果突出;
获得“天才少年”offer后,他入职华为,和团队用2年时间完成了“手机卫星通话”这项填补业界研究空白的突破,成为2023年终端BG十大发明之一;
他担任IEEE TAP、IEEE AWPL(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等30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人,多次获得天线领域顶刊IEEE TAP 颁发的杰出审稿人荣誉,今年还成为期刊副主编,并入选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然而,光环之下,永远是一个真实的人。让我们让听听他在创新路上的探索和思考。
01
一个idea成了“天才少年”的敲门砖
问:你还记得在校时跟华为一起做项目的场景吗?
孙利滨:在校期间,我在阅读相关论文时发现,5G手机天线的设计当前面临诸多困境,可用空间不断被压缩,又要塞下更多数量的天线,甚至互耦、发射功率、增益的要求也节节攀升。我判断这个方向会有研究前景,就把这个“难啃的硬骨头”作为我博士的研究课题,导师也把相关的合作项目“托付”给了我,其中就有与华为手机项目组的合作。
和华为的合作项目要解决多天线间的互耦问题。为攻克这个难题,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摸索,先是自己想idea,然后跟华为的同事交流,经历了一个不断被专家挑战、继续反思进而自我否定,然后继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循环了好久。前前后后6个月,我尝试了几十种方案,终于想出了一个原创的idea——把两个天线看作一个整体,发射一组正交模式的信号,只要把两个模式的阻抗调成一致,无论这两个天线距离多近,也不存在互耦干扰。
带着这个初步的设想,我约了华为的接口人,请他在项目组例会上帮我安排一个议题。这是2019年的9月,我第一次以学生身份走进全是华为人的会议室。满屋子都是人,20多位相关方向的专家的目光齐刷刷看向我,至今我还能回想起自己有点兴奋又有点忐忑的心情。
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想法让专家们眼前一亮,一位专家评价说:“利滨的思路给去耦问题开了天窗,具有创新性。给目前难以解决的多天线去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天线设计中大有用处。”
最终,我的研究成果最终被应用到了华为的终端产品中,包括手机、平板、智慧屏、路由器和智选车产品,实现了产品中业界领先的天线设计。这个项目也成为了我加入华为的敲门砖。最终,我顺利通过了华为Fellow王汉阳老师和天线技术专家组的面试。入职后,他成了我的导师,也是我在公司的技术引路人。
天才少年受聘仪式(中间为孙利滨)
问:对于入选“天才少年”,你怎么看吗?
孙利滨:经常有人会提起这件事,问我获得“天才少年”的offer是否意外。首先,我肯定不是天才,我没觉得自己有特别优秀的地方。我天赋不是很好,刚开始读博时,我甚至完全听不懂导师的课,第一年我没有选择进组做科研,而是通过大量阅读文献的方式来打基础。图书馆里有一面墙都是专业书,我将其中的大多数都读了一遍,然后再去读导师和所有师兄们的毕业论文,最后再读其他课题组的论文。我把读过的论文都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大概4000到5000篇,容量有20G。
记得在“天才少年”最后一个面试环节试前,我还失眠了,心里挺紧张,也比较忐忑。收到offer的时候,我审视自己一路走来的路,除了自己的自律和坚持以外,或许是因为足够幸运,选择了合适的科研方向,遇到了很好的合作项目。而且,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头衔,并不能代表什么,实际上,当我加入公司那一刻起,它就已经不存在了。
问:加入公司后,你的角色有了什么样的转换?
孙利滨:回想在学校做项目的时候,我跟华为打交道,也有被问住的时候,当时我就觉得,华为人对问题抓得很细,刨根问底,会把技术搞透、推进到能实际落地。后来,我与公司的技术专家交流,发现他们有一套独有的方法和理论,每个人都好像蕴藏着一个知识大宝库。这是我之前在学术界闻所未闻的,我的脑海中常常冒出一句话:“这个问题,原来还可以这样解!”崇拜感油然而生,这也是吸引我迈入产业界的重要原因。
进入公司后,我成功完成了转身,在高校合作的项目中,我从回答问题的学生,变成了问问题的专家之一。我常常会给学生讲一些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约束条件,牵引他们往实际可落地的方向思考,并适时地给学生的方案提出一些质疑,帮助他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我还会及时对学生的优秀方案加以肯定,希望如之前我接触的项目专家一样,用专业魅力来影响对方,让对方也如我一般,成为公司的“花粉”并加入华为。
02
卫星通信,如何破天线难题?
问:你的主力发力点是解决卫星通话天线问题,这是如何确定的?
孙利滨:我是2021年7月份入职的。刚加入团队时,导师、主管给了我多个研究方向,包括基于人体的天线电磁特性机制研究、卫星通信终端天线研究、终端MIMO(多入多出技术)天线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等,这几个方向都属于业界研究空白,我带着几个课题同时开展工作。
当时,公司在Mate 50上刚刚完成了卫星短消息功能的技术规划和功能开发验证。能否从卫星短消息再进一步,实现卫星语音通话?规划首席专家雷博首次提出到这个想法后,一小拨研发人已经预研了半年多,全方位地评估可行性。评估完,大家认为天线的性能差距最大——天线增益要比卫星短消息提升9~10dB,要达成预期效果简直不可能,是个“世纪大难题”。
“让利滨接下这个难题吧。”主管没有给我犹豫的机会,直接对我说道。而我当时的反应似乎也很平静,没有慌。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其实,我当时不知道9~10dB的提升是什么样一个概念,只是在心里盘算,在理论研究中要做性能提升,找到一个合适的优化方法,好像不是难事。但是后来才发现,要落地到产品里,考虑实际所有的因素,提升2dB都极为困难。而且天线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公司在传统的硬件领域已经领先业界,10dB的提升对于这个领域来说,基本是不太可能。
因此,当时大家建议拿手机壳去做外置的天线,以此实现目标。虽然差距巨大,但是我始终相信能够用技术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和团队打破常规的天线设计思路,另辟蹊径,提出了圆极化手机天线的设计范式。为了对抗电离层的法拉第旋转效应,星载天线一般都采用圆极化天线,然而终端天线还没有做过圆极化天线的研究。受到我的导师王汉阳老师共模/差模理论的启发,我提出了采用X模式天线在手机上实现圆极化设计的天线方案。我们用时3个月做了个新方案和对应的天线demo,2022年3月,在上研所的一块空地上给D运营商做了演示。
团队成员向运营商展示华为内置隐形天线Demo
我们把专用的卫星电话的天线拔掉,接上我们自己的天线,找了一个合适的对星方向,把电话拨出去,没多少延时,我们手中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当下,D运营商客户就激动地说:“太棒了,今天是历史性的一刻!”
问:卫星通话是怎么成为Mate60系列手机TOP1卖点呢?
孙利滨:项目一开始,看好卫星通话作为卖点的人是少数。终端评判一个功能的价值,底层逻辑是有多少人用。所以,一开始卫星通信被质疑最多的就是“可能没人用”,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要做有社会价值的事情,通过民用终端,实现用户的“永远在线”, 在戈壁沙漠、茫茫海洋、灾害现场等无地面网络覆盖的情况下,帮助用户在紧急情况下渡过难关。
因为被打上可能整个手机生命周期都没人用的标签,我们去推进每一件事都非常困难。这涉及产品与芯片的节奏匹配,一度还说我们可能赶不上Mate 60这趟车。
我们都坐不住了,因为我们很清楚,等下一代产品,我们很可能会被友商赶超。于是,我们找到了一个契机,趁终端BG总裁余承东来上海,向他做了一个汇报。我们带来了给运营商演示的天线,选了位于东方万国12楼的会议室——这个会议室的窗户正好对着卫星的方向,而且12楼比较空旷。我们在汇报中穿插了卫星通话的演示。余总看完效果,会上直接就拍板了。这是一个关键里程碑,最终决策在Mate60系列手机上落地卫星通话功能。
然而,新方案在产品项目中的落地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由于Mate 60采用了全新的玄武架构,金属电池盖相比传统电池盖会激发更多的腔体杂波,影响天线效率。考虑到对其他蜂窝天线模块的影响,整个方案中途差点被叫停。但我和团队小伙伴们没有放弃,不断地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每天组织例会研讨思路,解决方案落地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终于在长达一年多的努力后,方案成功通过项目组验收,在Mate 60系列手机上顺利落地。
产品线和Marketing专家给各个功能打分,最后把卫星通话定义为Mate60系列的TOP1竞争力卖点。Mate60系列手机发布后,在用户界面的反馈,卫星通话也是好评度第一的功能。
03
事成人长,成长与成功一样重要
问:你在项目中是怎么做到持续创新的?
孙利滨:从一个研究方向的确定,所有人达成一致、合力推动完成,到能够真正在产品上落地、成为一个产品的卖点,被大家广泛接受,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下一个发力点在哪里,我给自己足够的思考和预验证的时间。
创新的源泉是危机感。这次卫星通话功能上市之后,我就有这个危机感了:我们这个事做成了,后续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再去研究一些能提高天线性能的方案?这个其实是比较容易想到的,从0到1已经做成了,从1到N总会有一些优化的方向。但怎么再去找一个从0到1的新方向?现在卫星通话功能的优化我可以再做个一两年,但我还能再做三年、五年吗?不太可能。这需要我们提前去规划和布局。
现在,我经常会去黄大年茶思屋、稼先社区看看。那里有很多的文章,也有很多启发性的讨论。另外,我也会从外部汲取资源,包括定期阅读学术论文和参加一些学术会议,了解有没有新技术,主动去洞察外部的专利,尽量给自己开拓眼界,吸收宇宙能量,探索新的前沿方向。我的小目标是,找到一些更有挑战、更前沿且可以落地的方向。
问:从入职开始,你就已经是PL了,从学生身份转换成主管,适应吗?
孙利滨:我27岁博士毕业,入职后我就开始带团队了。一个人去完成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很多事情推动起来会有些困难。而有了团队去拉动,大家群策群力,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认可和帮助。
团队中有很多年龄比我大、入职时间比我长的同事,而我初出茅庐,对很多东西都不清楚,包括怎么去做管理,怎么做绩效沟通,怎么去拉动内外的资源,这些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我向优秀的主管和专家学习,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升级,还参加了PLDP(PL发展项目)培训、教练式辅导、绩效管理关键时刻等课程,团队同事也给了我很大的信任和包容。
卫星通话天线的成功商用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大家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整个过程非常漫长和曲折,但令大家欢欣鼓舞的是,我们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团队获得了公司年度工作会议奖-创新与技术突破奖、系统领域最高奖项-钱学森奖、2023年度终端BG十大发明等。团队士气鼓舞,大家也干劲十足,对后续的演进方向也更有信心了。业务的成功是团队的凝结剂,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参加自行车骑行比赛(左一为作者)
04
持续优秀的秘诀
问:从中学、本科一直到博士毕业,你持续优秀的秘诀是什么?
孙利滨:我是一个相对自律的人,我相信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们大多数人过了高中阶段就没人约束我们了,每个人的发展会天差地别,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自我约束。
我刚入职时因为没适应节奏,且饮食没有控制,体重一下子到了160斤。感觉到身体的“失控”,我决心调整成每天6点起床,早起后先运动和看书,然后自己做早餐。现阶段我对自己吃的东西控制得很严格,特别是碳水、蛋白质、维生素的比例,按照食谱做一些饮食的搭配。
另外,在工作中我很乐观,处理问题就像打怪升级,不带着心理负担工作,不断被否定,还能持续向前看。在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虽然现在方案被否定,没准儿在哪个拐点就能够加以应用呢。
问:您一直在做项目,却产出了20余件专利,如何在攀爬珠峰的过程中沿途下蛋,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孙利滨:首先,做好时间管理。我们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会议和繁杂的事务,要理清这些事情的逻辑和优先级,做好规划;定期对自己的工作复盘,不仅要审视目标是否完成,还要看是否高效完成,有没有时间是被浪费的,哪些地方还可以优化。然后对工作习惯不断进行优化迭代,这样,工作不仅能得心应手,还能抽出一些时间去思考更前沿的技术。
第二,在项目的过程中多总结、多思考,用创新的方法和方案去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同时要有质疑精神,敢于挑战现有的方案,刨根问底。在不断向下挖和思考的过程中,idea会找上门来,积累下来逐渐能形成一定数量的专利,并由量变引起质变,产生高价值的专利。
问:您的专利“一种电子设备”被评选为2023年终端BG十大发明之一,关于如何写出好专利,您有什么思考吗?
孙利滨:首先,要尽早“保护”好idea,一个好的idea是一件好专利的基础。卫星通信领域的技术迭代快,专利申请时间非常重要。发明人有了好的idea,应该尽早完成专利评审,积极配合专利工程师尽快完成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和交局。
其次,要同时注重专利的广度和细节。研发工程师在刚开始写专利时总是锚定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上,而专利的撰写逻辑却不是这样。如果不进行上位概括,就只能保护一个小范围的创新,所以要去把问题想大点,把解决方案想得更全面些;同时在进行上位保护的过程中,补充方案技术细节,技术细节对专利的保护范围同样重要。
最后,要重视对专利申请文件的审核。专利申请文件是我们的发明最终对外呈现的版本,决定了我们的研发成果能否得到完善的保护。专利工作是比较依赖经验的,刚开始申请专利的发明人可以多请教领域内有经验的专家,请他们帮忙审核重要专利的申请文件,确保重要专利的申请质量。
问:能否谈谈家人对你工作的支持?
孙利滨:我妻子也在华为,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经常对我所取得成就表达真诚的赞美。结婚前我们已经恋爱了7年,从本科同校到并肩考到北京,彼此已经有了很大的默契。
我们有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早上出门各自出行,晚上各自下班回家,在外人看来我们非常独立。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我们已经明白,两个人的生活不需要很多的言语,只需要尊重彼此的决定和坚决支持对方的选择。
终端徒步活动(左二为作者)
在清华大学110年校庆时,我很幸运做了汇报,当时我说了一句话:“作为青年科研人,我希望解决5G卡脖子问题,突破技术封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现在,我加入华为,做成了卫星通话天线,算是交出了一份初步兑现承诺的答卷,下一步我和同事们会持续创新,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