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是在全市上下奋力打好打赢四平经济攻坚战、荣誉保卫战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坚定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高度政治自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四平建设的使命担当,把握发展大势、抢抓历史机遇、谋划高质量发展的远见卓识。我们将全方位、多维度做好全会精神宣传阐释,并按照全会部署要求,做好红色旅游、民俗旅游、温泉康养、乡村旅游‘四篇文章’,擦亮四战四平、皇后故里、梨树二人转、特色温泉‘四张名片’,加快推动‘文旅康养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聚成势。聚焦各阶段目标,深刻领会‘量’的支撑、‘质’的贡献考量,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吕慧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深化文旅融合。文旅融合就是要盘好“家底”、守牢“家产”、壮大“家业”,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方、行之有效。一是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今年我们挖掘整理了87处红色遗址遗迹,接下来就要利用好这些资源,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全方位擦亮“英雄之城、红色四平”的城市名片。二是挖掘历史文化元素。丰富民俗类景区景点沉浸式、体验式、夜间经济等产品供给水平。针对叶赫那拉城长期存在运营不佳情况,今年“五一”,新引进了满族婚礼等沉浸式民俗演艺,游客量和收入明显提升。接下来将持续拓展域内景区场景业态,满足游客需求。三是探索推动文艺演出走进景区景点。目前我们抓好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把优秀二人转、原创歌舞、非遗技艺等融入文旅消费场景,让文化精品走进市民、游客之中。活化利用文化和文物遗产。四平当前正处于“三期叠加”时期,文物保护工作也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期。一是国家重视支持文化和文物保护的政策窗口期。我们将积极向省文旅厅争取中东铁路、四洮铁路两处文保单位的修缮资金,力争明年年底前完成修缮工作,并拟在司机公寓门前复原中东铁路在沙俄、日伪时期,以及新中国、新时代各时期的铁路变迁史的实物场景,规划建立铁路遗址博物馆,形成新的红色研学基地。二是各类文物资源叠加的攻坚打造期。协调铁路和邮政部门复原百年前老邮局、老火车站场景风貌,引入沉浸式、体验式等旅游新业态,将老街区、老建筑等“老地标”打造成旅游新产品。三是全国旅游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利用昊华工业厂区空间,依托李少红导演的电影《四战四平》,开发“影视+”文旅项目,打造长影分基地,形成旅游消费“增长点”。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打造“文旅四平”新媒体平台。制作推出“四战四平”系列红色评书作品、“非遗在四平”系列宣传作品、“这就是四平”系列文旅短视频作品以及“书香四平”“馆藏四平”等文化直播作品,通过新媒体服务更广泛人群。二是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在线下的文化场馆、广场、公园等场所,持续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周”“送演出下基层”“广场舞展演”“阅读推广”等文化惠民活动,以优质服务满足百姓文化需求。针对推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将在项目招引建设上用真功。牢牢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不动摇,集中资源和力量主攻红色旅游、康养旅游重点区域,做大做强,尽可能让四平文旅项目挤进国省大盘。在做优存量上用真功。加强经营者培训,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盈利方式,完善配套功能,把大项目做优、小项目做活、服务保障做好,才有发展空间。在传承利用红色资源上用真功。抓住国家、省市高度重视文物遗产保护的契机,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将各时期的红色资源整合,丰富业态,推动红色文化价值转化。在宣传文旅场景业态上用真功。进一步打造“文旅四平”宣传平台,宣传二人转艺术、非遗产品、文体场馆服务、景区景点等文化旅游资源,持续擦亮“英雄之城、红色四平”品牌,助力四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记者 刘莉)主编 | 冯 吉 值班编委 | 刘 莉 执行总编 | 庄 力
四平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