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词宣读者
五月的最后几天,死亡接二连三
仿佛他们,要到天堂里赶集
我在花果医院香火缭绕的
太平间里,宣读悼词
表情肃穆,眉毛上聚集着
提前到来的冬天
哦,我语气沉沉,语速缓缓
甚至能够掏出铁石的柔肠、虎狼的眼泪
那一箩筐的形容词、褒义词
鉴定了死者的前生
而那些没有被我读出来的
话语,此刻回响在
半夜三更的诗行里——
给一个青年,安上野马哒哒的四蹄
给一个老人,恢复心脏咚咚的鼓点
给一个女人,还原完好的美王征珂,十堰市作协副主席,京剧、昆曲票友。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中国校园文学》《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江文艺》等百余种报刊发表作品。曾获《人民文学》优秀诗歌奖、中国人口文化奖、湖北省楚天文艺奖等二十余种奖项。
向死而生是一种人类文明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这首诗语言颗粒粗放豁达,诗意密度张弛有序,“我”的情感引而不发,却跃然纸上,令读者在强烈的震撼与深刻的反思中暂留时间,久久回味。艾略特写过“四月,是一个残忍的季节”,这首诗则紧承四月,在五月铺开肃穆阴郁的追悼场景,笔墨浓淡有致,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一字儿排开,画面感极强。“我”于沉沉语气中“掏出铁石的柔肠、虎狼的眼泪”,一箩筐形容词褒扬死者生前,而这只是诗的正面,“那些没有被我读出来的/话语,此刻回响在/半夜三更的诗行里”,才是诗的重心,让文本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心理和情感联结,引发同频共振,余音不绝于耳。一组排比引出三个死者,以倒序方式揭示“死者是谁”的谜团,推波助澜,透过死亡背后的遗憾,在想象中寄予对生命的渴求,同时点明主旨: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在无常的生命中找到终极意义,告慰死者,也让活着的人释怀解脱。 经编委会评选,段尚林(来自网页)的评论被评为最佳,将获得300元稿费。同时感谢来自 梦中之梦(来自微信)、深海里的星星(来自微信)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与,展出其优秀点评,供学习参考!中国诗歌网每周向网友有奖公开征集点评,参与途径:1、登录www.zgshige.com 找到相应诗歌页面留言;2、在公众号征集读者评论的文章留言。编委会将综合网页和微信的点评评选出优秀点评。如选入最佳点评,编辑将于周三联系网友参与直播,请务必留意微信公众号消息通知。开篇即交代时间与事件,属于阅读中常见的叙事诗手法,也奠定了全诗的忧郁基调。叙述节奏平稳,循序渐进。眉头上的冬天与五月形成对比,铁石柔肠与狼虎的眼泪则略有自嘲之意,淡化了些许悲伤。至于陈词滥调的悼词,无法向我们呈现真实的逝者,尽管有“一箩筐”的好话,至此,逝者对于我们依然是陌生的逝者。而那些未说出口的话,或许更像时过境迁的感受——在午夜时分的回忆中终于凝聚成形,化成饱含恻隐的诗句。这些他人(也能是万物)的缺憾与悲伤,一下子让陌生的逝者变得真实起来,不再是死后褒奖模式里的模糊形象——真正的人生无不遗憾,因此死亡显得更为沉重,并唤醒人心中的善和祝愿,而善和祝愿为什么只是特定环境中的存在?一首短诗似乎也很难给出完整的答案。
这首诗在形式上显得凝练,在内容上层次丰富,蕴含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对个体生命的敬畏。开篇提到“死亡接二连三”,立即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花果医院香火缭绕的太平间”,这一意象在诗中富有冲突感,医院是生命的庇护所,而太平间则是死亡的象征。“我”在此宣读悼词,此情此景,哀悼的庄严与肃穆油然而生。“我”尝试通过形容词和褒义词去界定死者的生前,表面上是追忆逝者,实际上却反映了人在时光面前的无奈。诗的结尾,通过对青年、老人和女性生命状态的重建,展现对生命的渴望与尊重:即使在死亡中人类依然寻找生命的光辉并且实现了这一目标。
"中国诗歌网"(www.zgshige.com),由中国作家协会 ·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管,《诗刊》社主办,品牌栏目“每日好诗”,注册网站后即可投稿!每天推出一首原创好诗(稿酬500元,网站个人中心后台申领),并邀请诗坛专家点评。每周四开放“网友点评”,向广大网友征集评论,最佳点评者可获稿酬300元,点评稿费在次月由编辑联系点评者发放。
点“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