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聼風樓』,陪大家一起,倾听世界的声音。
前言
近现代以来,西方在经济和科技军事发展方面引领全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来说不可质疑是有一定贡献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西方科技与军事的发展进步,其目的,都是为他们的殖民霸权而服务,而且他们几乎垄断了所有科学技术的研究与设计,整个世界也被他们下意识的划分为三六九等。
而随着东方大国的再度逐渐崛起,他们一系列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业明珠也慢慢被我们摘光。资本主义几百年的科学技术沉淀怎么突然间说没就没了?这叫怎么一回事?难道他们以前的基础科技知识都是偷来的吗?
正因为诸多太过于不符合常规逻辑的现实问题,所以『聼風樓』个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基础来源一探究竟。
要想探寻西方科学技术来自何方,根据世界公开历史资料顺藤摸瓜即可,细细的一番搜索再认真对比,我发现了一些西方科学界颠覆世人普遍认知的可怕“秘密”。
为了查找这些秘密的蛛丝马迹,我们不得不从古罗马帝国说起。
昔日荣光:古罗马帝国
曾经的古罗马帝国与如今很多的西方国家或者民族没有半毛钱关系,可是按耐不住它们也跟着一顿吹嘘嗨皮,因为西方的主子认为这是他们光辉荣耀过去。
说真的,历史上我们无数次引领全球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这实在是太平常了。
人家就那么一次,不逮着往死里吹那才不正常了呢。
也正因为如此,西方被昙花一现的古罗马帝国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远到什么程度?
就算是曾经的日不落大英帝国,以及现在北极熊和独霸天下米粒尖合众国,在他们统治精英们的内心深处,都认为自己代表着“古罗马帝国”的正统,并以为为荣(这是西方历史上绝无仅有高光时代,也是北极熊自今仍然认为自己属于西方世界的根本原因)。
古罗马帝国除了带给西方列强历史上无上的荣光,一并带过去的还有一个影响更加深远的东枷锁:宗教。
说到宗教,那就不得不说到几千年来一直深陷战火硝烟的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美地,这里才是全球独一无二名符其实的“千年绞肉机”。
古罗马帝国的军队打断了古埃及璀璨的千年古文明,也摧毁了宗教发源地耶路撒冷的油菜神殿山。但同时,这些古罗马军队和移民也从那里给西方世界带回了永远无法打破的紧箍咒:无处不在宗教神权。
(聼風樓说:这也许就是千年的报应,任何影响,它总是相互的。对油菜人来说,这可是它们几千年来被屠杀颠沛流离屈辱的开始。现如今,油菜又用资本控制统治着西方所有的一起,很明显它们在复仇。)
黑暗的中世纪
宗教,可以说是带给西方永恒的诅咒。而这个下蛊的人就是油菜人。
其实它们的中世纪黑暗与否,是西方统治者拿来与纵横亚非欧的古罗马帝国时代,以及近现代这一两百年雄霸天下来做对比的。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逐渐衰亡,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西方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
而教廷长老与教皇掌管了所有的一切。
吃饭睡觉、工作生活与文学艺术一切都得遵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绞刑。
《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从此就降临到了世界。”
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西方世界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不但没进展反而还倒退了好几百年。
这就是西方历史上所谓的“黑暗中世界”,足足1000多年的时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文艺复兴开始)
看到这里,也许没耐心的朋友就纳闷了:聼風樓你说西方科技文明的起源,提这些乱七八糟的旧历史干什么?我们想要看的是那颠覆三观的秘密!
聼風樓只能遗憾的告诉大家,这些可都是基础知识,我们必须了解所有的来龙去脉(包括西方世界与油菜人的仇怨,这非常有用)。
如果聼風樓不给大家说清楚古罗马帝国对西方的深刻影响,以及笼罩西方世界1000多年的“黑暗中世纪”,那大伙如何明白它们怎么突然又启蒙“文艺复兴”了呢?对不对?
所谓“复兴”,这就是恢复往日的荣光,和我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字面上是一个意思。
而这其中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中华名族的“复兴”,是在坚持和平发展的状况下依靠我们自己进行的;而西方所谓的“文艺复兴”,却极有可能是依靠我们中华民族古代先进文化思想与科技基础知识来完成的。
网络上中西方研究一大把这方面(西方传教士偷窃我们古籍)的公开资料,自媒体也很多人在写,聼風樓我不喜欢跟风写别人已经涉足的东西,所以今天在这里就不再重复搬运那些资料了。
反正大致意思就是:始于唐宋兴于明朝的西方传道士,在游历东方古国的过程中大肆照抄我们的文化古籍和先进科技知识,拿到西方唤醒打破了“黑暗中世纪”神权的垄断,开启了自由发展的全新阶段。
蹊跷的启蒙运动
这就是西方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也称为“启蒙运动”,为什么它们只强调“文艺”俩字呢?
这很容易解释,在西方占据主导的当今世界,它们不可能承认西方从野蛮到文明,居然是我们中华民族一手点拨的。
而对我们科学知识的搬运甚至偷窃,就被他们人为的掩盖在历史尘埃之下了。
这么牛逼的西方文化制度,号称人类文明的“灯塔”,还有引领现代科技发展几百年的先进科技。如果被世人知道原来都是从我们这里偷来的,不单单是西方统治阶层面子挂不挂得住的问题,现今人类文明所代表的一切都与它们没了任何关系,而且它们还将永远背负欺世盗名的千古骂名。
那它们如何在世人面前大言不惭的叫嚣,还要领导世界100年?
所以,这种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好了,能不谈就尽量不谈,虽然所有的公开资料都有稽可查有据可证,但就是没有人愿意去触碰当今西方霸主身上的这个“逆鳞”。
而我『聼風樓』虽为一介平民文贫财瘠,但也是堂堂中华男儿,现如今美西方强弩之末油菜人公报私仇无所不用其极荼毒天下不说,还利用手中资本逼迫一票党羽与我中华为敌,那我可就没什么好可顾忌的了。
本来我在家带娃靠耕作临工为生,闲暇之余跟风自媒体小试粗犷文笔,吐平常人生活之苦谈普通百姓生存之不易,偶见世界不平事怒发冲冠轩昂气宇。
未曾想,于华夏复兴之际得国人百般宠幸而一发不可收拾。今天,聼風樓我就来揭一揭西方某些“神”的老底:西方科技与文明究竟来自哪里?
『聼風樓』提示:这方面如果全部写完,我估计可能会写成好几十万字的一个长长的系列,所以今天这一篇只能把前言和历史基础知识全部都交代清楚。
偷来的诺贝尔奖
最后来到真实案例,聼風樓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所有资料都是公开而且可以随便查证的。经常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绝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所有列举的例证数据都是真实存在并有效的。
但碍于现实因素的制约(我几年前的老手机〖荣耀20i〗字太多编辑起来非常卡顿)这篇文章篇幅现在只能描述一个案例了,剩下的我们找机会慢慢来揭开其中层层的迷雾,还大家一个本来山高水长正本清源的文明世界。
话不多说,我们正式开始。(下面是清华大学的统计数据:)
尽管油菜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2%,但自1895年诺贝尔奖成立以来,油菜人将22%的诺贝尔奖收入囊中。
在881个诺贝尔奖得主中,至少有196个是油菜人。
本世纪,油菜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比重上升,达到28%。来源:清华大学2019年8月出版的《油菜人与诺贝尔奖》图书,作者是(以色列)丹·拉维夫
油菜人获得诺贝尔奖占据总数的绝对多数这事,在油菜国际新闻媒体上百年的舆论轰炸下,无论是全球科学界还是普通百姓的基本认知之中,基本上已经形成了“铁”烙印般确认的“事实”。
哪怕是并不属于西方世界相对封闭的中国,我们的《读者》《青年文摘》和《意林》等西方思想主导世界科学发展之下的刊物,,在我们资讯并不发达70、80和90年代,同样将油菜人是“世界最聪明”的种族这种宣传干到家喻户晓。
今天的第一个主角是:阿道夫·冯·拜耳(Adolf ·Von·Baeyer 1835.10.31-1917.08.20)根据诺贝尔官网介绍他是德国油菜有机化学家(也有译为阿道夫·冯·贝耶尔,皆为同一人)。
拜尔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先在柏林大学学习了两年物理和数学,因在陆军中服兵役一年。
拜耳1858年先后师以下两位导师学习化学,罗伯特·本生和弗里德里希·凯库莱都是德国当时著名的化学家。
罗伯特·本生发明了发射光谱仪,并发现了铷、铯两种新金属;
而弗里德里希·凯库莱则在睡梦中悟出了苯环的结构。
在这两位名师的指导下,拜耳的学业有了很大的进展。
23岁那年,他获得了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拜耳的学生费雪,1902年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三年之后,拜耳获得了19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拜耳的学生维兰德1927年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来源:诺贝尔奖基金会官方网站
(1958-1835刚好23岁)。
我们今天先不讲他的那两个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学生,唯独只说这个阿道夫·拜耳的这个诺贝尔化学奖的事情。
在他的生平介绍里面,其中最为关键的大学学习阶段非常有“耐人寻味”:两年时间学习了物理和数学,因为当兵耽误了一年,也就是说他只学习了一年就毕业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还是化学博士……
这俩导师真的牛逼,一年学完三个学科,其中一科化学还是博士学位!就问你服不服?
阿道夫·拜耳获得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直接原因:合成了靛蓝,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说起这个化学染料“靛(dian四声)蓝”(分子式为C16H10N2O2,为水溶性非偶氮类着色剂),那可是人类目前所知最古老的色素之一,其作为织物染料的应用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木乃伊穿着的一些服装和我国马王堆出土的蓝色麻织物等都是由靛蓝所染成的,其中我国现在瑶族的一支因其生产和使用靛蓝染布的技术独特而得名“蓝靛瑶”。
在我国古籍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彰施第七》(明朝发明家宋应星1637年成书)中,就有有关靛蓝的记载:“凡造淀,叶者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哪五种呢?即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蓝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叶子。
这就是说,从如何种植到如何提炼染料,《天工开物》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细心的朋友会特别留意时间上的逻辑关系,当然,这非常有趣。
靛蓝这种染料,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秦汉时期,靛蓝在我国染织行业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有意思的是居然还有史料记载,明朝晚期的蓼蓝被输入欧洲,最终摧毁了欧洲长达几个世纪的菘蓝种植业和染色业(我感觉这像烟雾弹)。
大家要知道,我们今天的主角阿道夫·冯·拜耳因为为什么才获得如此殊荣?
不正是因为合成了“靛蓝”这个染料而功成名就的吗?
至于这个油菜快速化学博士是借鉴?还是如何做到的?
这些就留给大家自由评说吧。
聼風樓我才疏学浅,对这些专业性非常强的东西自然不敢胡言乱语,我只是把尽我所能找到的东西放在一起。
仅此而已。
聼風樓说:至于《天工开物》这种中国古典出处就不用贴出来了吧?国家档案馆、历史博物馆随处可见。
最后给大家一副中西方古代名画作一下对比看看,它们仿佛会说话哦。
最后,如果大家有其他方面的题材与想法,可以就要告诉我,我也希望写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东西。
每天都更新感觉很累,我一般都是先在笔记本上写好初稿,再用手机慢慢的码字,最主要是编辑排版很不方便(特别是字多总是卡顿),所以有些错别字或者其他瑕疵在所难免,如果大伙看到请及时指出修改(只有一次机会20个字)。
无奈只能拜托读者朋友们看完后,觉得有几分道理的,就给我点亮一下“在看”分享转发出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尽量多的人看得到。
不胜感激!——聼風樓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