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m não deve, não teme.”本意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今却像是安哥拉总检察长(Procurador - Geral da República,简称PGR)办公室的一道“紧箍咒”。最近,PGR宣布对经济协调国务部长José de Lima Massano(以下简称Massano)展开调查,涉案金额高达590亿宽扎(约合5900万美元) ,涉及贪污、洗钱、税务欺诈等多项罪名。然而,总检察长Helder Pitta Grós(以下简称Grós)一句“调查需要保密”,瞬间让这场反腐风暴被笼罩在黑箱操作的疑云之下。
安哥拉民众的愤怒在社交媒体上彻底爆发:“保密?他们怕的不是真相,而是真相曝光后的阳光!”
“O peixe morre pela boca.”意为“祸从口出”,记者兼活动家Rafael Marques de Morais应该对这句话体会颇深。这位曾因揭露前总统多斯桑托斯家族贪腐而遭受牢狱之灾的“刺头”,在今年1月底再次实名举报Massano,指控他通过权钱交易、虚报项目等手段侵吞公共资金。但PGR的回应却充满了“外交辞令”:“举报材料抽象,需要具体证据。”
魔幻现实对比:
• 2022年,Rafael Marques揭露军方高官走私钻石,PGR三天内就立案了,可最后却以“证据不足”撤案;
• 2025年,Rafael Marques指控部长级官员Massano,PGR却称要“保密调查”,网友纷纷调侃:“保密=保命?”
不难看出,在安哥拉,举报平民或许能迅速得到处理,可如果举报权贵,换来的只能是漫长的拖延。
“Dinheiro público é como água no deserto: some rápido.”(公款如沙漠之水,转瞬即逝)。这590亿宽扎,如果按照安哥拉最低工资标准(70000kz/月)来计算,请问可支付多少工人一年的薪水?可在Massano的“操作”下,这笔巨款却消失得干干净净。
来看看这些“高端操作”:
1. 虚增基建预算:某个公路项目申报100亿宽扎,实际造价却只有30亿,差额就这样流入了海外账户;
2. 影子公司洗钱:通过葡萄牙、迪拜的空壳公司,把资金伪装成“海外投资”;
3. 税务豁免特权:利用部长职权,为关联企业减免税款,再以“咨询费”名义收回资金。
讽刺的是,普通市民少缴1万宽扎税款就可能被罚到破产,而部长们的“税务优化”却成了一场国家级的行为艺术。
“保密是为了防谁?”如果真的是为了办案顺利,为什么不学国际通行的“阶段性信息披露”?
“调查要持续多久?”2021年PGR调查前财政部长,到现在都没有结果,网友戏称“调查周期比总统任期还长”。
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
• 安哥拉全球清廉指数排名:2023年在180个国家中排位倒数;
• PGR年均起诉高官数:0.7人(过去5年只有3人被定罪,还都是政治失势者)。“Debaixo do pano, tudo é permitido.”(桌布之下,百无禁忌),PGR的“保密”桌布,盖住的到底是证据,还是权力之间的共谋?
“A voz do povo é a voz de Deus.”(民意即天意),当街头涂鸦出现 Massano = Money, 当TikTok上“Onde Estão 59 Bilhões”(590亿在哪)的话题播放量突破百万,安哥拉的年轻一代正在用幽默和反抗打破沉默。
于是新旧势力在这里激烈碰撞:
传统玩法:高层腐败引发民众抗议,调查启动后却无限期拖延,最后公众遗忘;
新世代反击:利用社交媒体曝光,借助国际组织施压,进行跨境资金追踪,倒逼政府透明化。
比如2024年,安哥拉学生通过区块链技术追踪到某高官的海外房产,迫使PGR表态调查,可最后还是没了下文。难怪有人幽默地说:在安哥拉,反腐靠黑客都比靠PGR靠谱。
如果继续用“保密”来粉饰太平,安哥拉恐怕会沦为“腐败迪士尼”——外资只敢远远观望,不敢真正投入。
朋友,如果你是安哥拉总统,你会选哪条路?
A. 继续“保密到底”,反正宽扎会贬值,590亿过几年可能没多少了
B. 效仿新加坡,把Massano和Grós一起送进反腐培训班
C. 开通TikTok账号直播查案,靠打赏填补国库
唉,590亿宽扎能买下整个罗安达的沉默,却买不来一粒真相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