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校园」出品
盈尺之地变身美学角落。关于西圃村“美学角落”的故事,今天来听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24级硕士生王艺馨和王汝灏的讲述。
种下第一颗“美学”种子!
当前的乡村振兴实践中,人们多重视村内“大空间”的开发利用,大量的碎片化角落空间被忽视、闲置,甚至变成了脏乱差的死角。西圃村,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村庄,之前亦是如此。
2023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小裤脚教授团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丛志强带领的以村民赋能、文化深耕、产业融入、乡村运营为体系的艺术振兴乡村师生团队)扎根该村,师生与村民利用村内碎片化空间打造创意微花园,提升乡村宜居环境,强化村庄文化特色,助力村民提升收入。
2024年7月,跨越1400公里的距离,即将读研的王艺馨和王汝灏第一次跟随团队来到西圃村,加入了这场创建美学角落的奇妙之旅。从宁波火车站驱车一路向南,稳稳停在这座曾以制陶闻名的村庄。群山之间,古村之中,陈列着很多团队成员之前与村民们用碎瓷片共创的作品。
▲ 碎瓷片作品
被鲜艳明丽的碎瓷片吸引,王艺馨和王汝灏的驻村生活正式开始了。
美学角落创建行动是他们此次驻村的主要任务。“艺术振兴乡村的关键在于人,要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让艺术赋能村民,让村民振兴乡村。”“脚下有泥土,方知设计路。”这是在学生临行前,丛志强对他们的嘱托。
▲ 王艺馨和王汝灏策划
《神奇的玻璃罐》专题美育课
激发内生动力从娃娃抓起。王艺馨和王汝灏从针对儿童创设的“放学后设计”切入,组织本村和临村的儿童开展美育实践,培养孩子们对美的体验与感受。他们陪伴孩子们读书、学习、画画、做手工、谈心,成为了孩子们信任的“大姐姐”“大哥哥”。
▲ 《童心筑梦·荣耀致敬》专题美育课
在八一建军节这天,作为退役军人的王汝灏穿上军装与孩子们重温军史,教他们敬军礼,还策划了《童心筑梦·荣耀致敬》专题美育课,带着孩子们用艺术创作的方式向军人致敬,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第一颗“美学”种子。
贴近村民,向村民学习经验!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理解美学角落行动,激发创造美的内生动力,王艺馨和王汝灏决定组织团队成员在工作室小院打造几个美学角落样板。
▲ 美学角落样板策划案
本着“低成本、小面积、大创意”的原则,团队开始选址、设计、采购收集材料、搭建主体、摆放植物、增设灯光和名称牌,计划条理有序,但具体实施过程却让王艺馨和王汝灏真正意识到了美学角落的复杂性。
时间正值七八月份的盛夏,在原本方案中,花卉植物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但采购来的“耐热耐晒”植物在高温暴晒下很快枯萎。回忆起村口主干道上、家家户户门前的漂亮植物,两人决定立即向村民学习植物养护经验。
之前每次路过“花姐”家都会感叹她家花园的美丽,于是两人便选了“花姐”作为拜访学习的第一户,结果却吃到闭门羹:“花姐”说正在忙,没有时间。正当两人沮丧地商量着如何再次拜访“花姐”时,“花姐”的电话先来了。
▲ 王艺馨和王汝灏等采访“花姐”
这次拜访,“花姐”提前为团队成员准备了冷藏手作茶饮,解释说上午要照顾孩子吃饭、送孩子上学、洗衣服、收拾屋子等,所以无暇招待。了解到村民大都是这样的生活习惯,之后的入户调研,王艺馨和王汝灏都选择在下午或者晚上,保证跟村民的步调一致。
另外一位种植能手是村里的范大爷,西圃村很多户门口的花都出自他手。得知团队遇到的种植困难后,范大爷主动帮忙,还专门让同样是种花能手的女婿林益民来到工作室小院指导。
在这样一来一回的交流中,王艺馨和王汝灏与村民种下了感情“种子”,种植经验也愈加丰富。
“入秋后再买新植物,更容易养活”“夏季中午最炎热的时候要把植物移进室内,避免被晒坏”“目前可以先尝试种太阳花”……认真记下每一条经验,王艺馨和王汝灏重新思考起对美学角落样板方案的优化。
▲ 左为王艺馨为美学角落样板增加的创意装饰
右为王汝灏和孩子们一起绘制西圃村logo
结合村民经验,他们设计的美学角落样板使用了当地较为常见的空心砖和瓦片。他们还充分考虑“打卡式旅游”的特点,制作了满足“打卡+休息”需求的“花园石椅”,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将西圃村的logo画在墙上。
▲ 团队成员在工作室的8个美学角落样板处合影
随着美学角落样板逐渐建成,工作室小院的角落焕然一新,每天都有孩子们在这里驻足,看看车壳上的涂鸦,摸摸竹竿上的装饰,带动家长们也经常过来观赏。美学角落样板取得了初步成效!
美学角落正式共创!
西圃村美学角落共创正式启动当天,团队成员与村里的种植达人结成了“一对一共创队”。
从砖厂收集来的废瓷片、空心砖;村民送来的自家盆栽、瓦罐;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油画、版画……通过这些材料的拼接组合,一块块盈尺之地变身美学角落,装点了村容村貌,更点亮了村民们的精神角落。
“红日花园”美学角落便是其中的代表。
驻村的某一天,王艺馨前往村里的红月超市购买针线,给团队成员缝扣子。店主何卫红阿姨直接从柜子里拿出自家用的一大卷针线筒,爽快地说:“你拿去用吧!”线筒上的棉线似乎变成了一团热乎乎的小火苗,王艺馨拿在手上,暖在心里。
之后每次经过红月超市,王艺馨都会与何阿姨聊上几句,两人自然而然地熟络起来。从何阿姨口中,王艺馨得知,红月超市这个名字带着一点小小的遗憾——夫妻二人原本商定用二人名字组合作为超市名称,即“红日超市”,但是制作方误将“日”作成了“月”。
▲ 王艺馨和王汝灏采访红月超市何卫红阿姨
▲ “红日花园”美学角落
为了弥补当年的小遗憾,希望何阿姨未来的生活像温暖的太阳一样红红火火,王艺馨主动询问何阿姨是否愿意在超市旁边共同打造一个“红日花园”。何阿姨欣然同意。测量尺寸,定制花架,贴海报,插花牌……红月超市门前的“红日花园”美学角落就这样诞生了。
在村子另一端的湖边,王汝灏也与范大爷一家打造起“五世同堂”花园。花园台阶共有五阶,每阶都摆放着不同的花,对应着范大爷一家五世同堂,其中,他的母亲今年已经90多岁高龄,是村里目前年纪最大的老人。范大爷说,他母亲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摆弄花草,或许正是这种对于生活的热爱使得母亲能够健康长寿。
▲ “五世同堂”花园
“五世同堂”花园成为了村民共享美好的空间,每天晚上都会有村民来到这边乘凉,唠唠家常。
一个个美学角落以极低的成本改造完成,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王艺馨和王汝灏深刻体会到了“为人民而艺术”的意义所在。
润物无声中
艺术赋能村民
村民振兴乡村
脚下有泥土,方知设计路
驻村时间虽然短暂
但村里的每一处美学角落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美学种子
都将在这里继续蓬勃生长
这个寒假
王艺馨和王汝灏
将前往山东省东营市民生村开展实践
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大学子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接续书写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故事
出品:党委宣传部
特别支持:艺术学院
编辑:凯怡
设计:林洁
责编: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