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人大,请收下这份特殊宝藏!

教育   2025-01-02 12:13   北京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聚焦」出品




在人大图书馆中

存放着一批“特殊宝藏”

拂过历史烟尘

穿越时空而来


毛泽东赠送的《资本论》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张闻天签名的《马恩与马克思主义》

1937年第一版《红星照耀中国》

范文澜、吴玉章等著名学者的墨笔题名本

……


一万余册琳琅满目的红色文献

大多来自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

北方大学以及华北大学的旧藏

从陕北到华北

从延安到北京

历经革命烽火,更显珍贵无价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

人民大学馆藏红色文献,鉴证了我们党创办正规高等教育的艰辛历程,是十分宝贵的红色记忆,要精心保护好,逐步推进数字化,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从延安清凉山上的两孔窑洞一路走来,人大图书馆保存了办学历史中汇集、产生的大量红色文献,总量达12000余册它们鉴证了中国共产党创办正规高等教育的艰辛历程,是十分宝贵的红色记忆,其中不乏珍贵孤本及众多名人钤印本。


早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公学图书馆就派遣工作人员深入收复地区搜集图书,不断收集党的领导人早期著作、根据地与解放区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出版物印刷品等,向海内外社会各界募捐图书,形成了与民族解放事业同步发展的文献收藏,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17大类,其中,红色期刊1800余册、报纸890余册,解放区报纸的收藏内容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种类最全、数量最多。


在人大图书馆珍藏的红色文献中,有一套《资本论》中国首个全译本的初印本,背后承载着一段非凡的历史——它原是毛泽东同志慷慨相赠的宝贵图书,内封钤有“毛泽东”签名章。


1945年底,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创办北方大学,任命范文澜同志为北方大学校长。1946年1月,为鼎力支持北方大学的建设,在范文澜离开延安赴任之际,毛泽东同志将这套《资本论》连同中共中央图书馆的一箱图书,赠予北方大学图书馆,寓意深远,寄予厚望。


1948年8月,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政务院通过《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这套历经风雨的《资本论》也随之成为人大图书馆的珍贵藏书。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这套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资本论》完璧归赵。《资本论》辗转收藏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发展历程的生动缩影,更是中国人民大学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历经风雨、矢志不渝的实物见证。


馆藏红色文献中,还有许多破损严重的图书,都是穿越战火、辗转千里而来。许多图书曾在不同办学时期被师生使用过或收集起来,陕北公学时期的书籍就钤有“陕北公学图书馆”“中国共产党陕公分校党委会”“陕北公学分校图书馆”等不同的藏书章,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的各类藏书章也都留下了那段特殊岁月的痕迹。


八十余载岁月洗礼,中国人民大学积淀并传承了大量的红色文献。这些珍贵的红色文献不仅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红色文献在出版时间上呈现鲜明的集中性,主要产生于延安时期(1935-1948年)和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陕北公学时期,党的领导人经常到校作报告,宣讲革命理论。学校还组织权威学者编写教材并讲课。艾思奇讲“辩证唯物主义”、何干之讲“中国革命运动史”,被称赞为“真正通俗而有价值”“用笔和口继续战斗”,受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延安时期范文澜所著的《中国通史简编》,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通史的著作,也是当时许多高校使用的历史课教材。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学等众多学科的许多奠基之作都在延安诞生,并影响至今。这些馆藏红色文献流淌着革命先烈的理想与信念,也承载着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延续。


在《共产党宣言》诸多版本中,新中国成立前有6个重要版本,人大收藏其中5个珍贵版本。其中,人大老校长成仿吾自1929年至1978年间,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五次翻译。人大馆藏了成仿吾3个译本的刊行本,四译、五译本均为初版首印,极具历史和收藏价值。


193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二译本是受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在解放区公开组织翻译的第一个汉语全译本,首次确立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称谓和“资产阶级”等被马克思主义者沿用至今的经典表述,一经问世,便迅速在各抗日根据地甚至国统区敌占区中广泛流传。抗战期间,该译本是陕北公学的必备教材,也是党员干部的必读书籍,对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推进红色文献数字化,精心打造“中国人民大学红色文献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上线红色文献书目数据12200余种,电子全文近12万页,并收录了400余种相关研究资料。平台不仅展示人大馆藏红色文献,还积极与上海图书馆等国内外多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拓宽红色文献收藏范围,实现了资源的广泛共享和统一检索。平台支持多样化检索方式,无须下载插件即可在线流畅阅读高清PDF全文,享受便捷的学习与研究体验。

点击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红色文献平台,如无法打开请跳转浏览器


2022年起,中国人民大学着手对外文红色文献开展甄别、整理工作,目前,共遴选出外文红色文献1500余册,涉及英、德、法、俄、日、西等17个语种,并为此专门开设了外文红色历史文献展览室。1937年第一版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Adgar Snow, 1937,London),《无产阶级科学》(プロレタリア科學,プロレタリア科學研究所編,1929-1932年,東京,理想社印刷所印刷)等都是外文红色文献中的珍品。


为了进一步活化利用红色文献,中国人民大学还积极拓展各种合作,召开“红色文献保护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与众多博物馆、档案馆、兄弟高校和科研机构一道,共同研讨如何深化红色文献理论研究、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并举办“红色文献的利用和研究”学术座谈会、“珍稀红色文献展”等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红色文献资政育人、助力学科建设的作用。


历史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孙浩然,专攻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经常用到各类红色文献。他印象最深的是英国记者冈瑟·斯坦因1944年所著的《劳动创造了一切——〈红色中国的挑战之四〉》一书。斯坦因获准前往陕甘宁边区进行考察,并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领导人会谈,目睹和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建设。这本书正是斯坦因从经济层面观察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向世界介绍了更加真实、更具活力、更有前途的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了解陕甘宁边区历史提供了宝贵参考资料,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逻辑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册册承载着革命精神的红色文献

一方方凝聚着岁月痕迹的朱墨钤印

见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见证政治理论教育的光荣传统

鉴证红色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循着纸香,追寻思想的踪迹

沿着墨痕,触碰时代的脉搏

这份特殊宝藏

送给求学人大的你!



出品:党委宣传部

特别支持:图书馆 校史馆

文字:晏慧

图片:许铎耀

设计:陈思琦 邱童

责编:诗涵

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人的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