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测,大多数研究生在平时阅读文献过程中都有点茫然,一是不知道到底该看别人论文的哪些地方,二是读完似乎觉得自己也能写,但又提不起笔,三是觉得读后也归纳不出自己究竟学到了什么。
在这里,我提出五个主动意识或许可以帮助大家建立文献阅读的正确方式,从而避免上述常见问题。
第一,要注重所读文献的科学问题。科学研究一定是有对应的科学问题的,这个问题或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考察、经验的总结而抽离出来的问题,或来自于实地调研、勘探所得出的与常识相悖的问题,或来自于对大量既有文献的归纳分析后找到的研究缺口,或来自于对国家政策研究凝练出的学术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写出来的论文也多是纸上谈兵,既失去了我们常说的现实意义,也失去了理论价值。
无论是哪种情况,大家在读文献的时候第一时间应关注作者在引言首末段所强调的问题,做这个研究必然是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的,这其实也与我们常说的创新点有关,可视为观点创新、内容创新。
第二,要注重所读文献的切入视角。从宏观层面来看,可以指学科视角,是从地理学研究范式,还是管理学研究范式,还是社会学研究范式,还是不同学科的交叉视角。这一点要理清楚,这关系到我们后面行文的学科属性,如果太杂乱,很可能面临你投任意刊都会拒绝的情况,因为编辑也拿不准到底你写的这篇论文是属于什么范畴的,即符不符合期刊的收稿范围。从微观层面来看,我们要关注所读文献到底是从什么角度展开论述的,大家可以去知网搜索××视角下/视域下/背景下/等文献。
通常来说,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如果以某某视角为切入点,那么很可能这个视角就是作者的创新之处,因为面对同样的问题和主题,从不同视角来看必有不同的学术观点。
第三,要注重所读文献的理论基础。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应具备起码的理论基础支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依靠的基础理论是什么,理论来源于哪里,是经典的写到吐的空间生产,还是用到大家都会用的场景/场域/触媒,等等。然后你再去抽取其中的理论框架、理论要素和理论结构。看看作者具体是如何引入他自己的研究中的,即你要判断理论原型和本研究的关系。同时要注意作者对该理论或者说理论模型的改进,如我们经常看到对SES、IAD的改进框架。
不同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溯源,我们要学会从相关学科汲取理论营养,对地理学来说,人地关系理论始终是核心理论,系统论也时常成为我们分析问题的独特理论借鉴。
第四,要注重所读文献的研究贡献。一篇合格的研究论文必定会交代清楚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贡献。起码会有理论贡献,如前所述,我们的论文应有基础理论的支撑,然后还要依靠理论来实现学术内容的创新和突破,这种突破可能会加强或印证所用理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可能会拓展该理论的应用边界,诸如此类。对实践操作意义而言,作者也会在讨论部分强调其研究对政策制定、对策/措施的借鉴或启示。
无论什么贡献,都离不开我们这里说到的第一条:对科学问题的回应。当然除了上述贡献,还可以是研究方法层面的、技术攻关层面的,等等。
第五,要注重所读文献对策与理论的贴合度。很多论文都面临一个问题,即最后提出的建议也好,对策也好,具体做法也好,本质上都是措施的表达。但都会情不自禁地脱离本研究设定的研究场景和前面长篇大论的研究框架与数据分析。这里一定要关注我们所读文献后面的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可行性与合理性,是否是紧紧围绕前面的实证分析、案例分析而得出的对应的措施。
实际上,我们写论文也很容易陷入这样一个困局,前后衔接不当,理论-实践脱节。一个建议是这部分不应无限扩大,而是不断缩小,不断聚焦,尽力回到我们引言提出的科学问题上面来,结合实证/案例分析提出可行措施。
显然,我在本推文中提到的五个主动意识,从另一个维度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阅读文献不需要你们面面俱到和逐字逐句地去从头到尾朗读课文一样!!而是有所侧重地关注引言,关注理论,关注结论与讨论。这其实也是审稿人最关心的问题(至少我会这样)
当然,也阐明了一种学术研究的固定习惯或者说品质:阅读文献,要讲究效率和方法。有很多研究生说起来每天或一个周规定读了多少文献,其实消化吸收的可能还不如别人读1-2篇。因此,不必以纯数量感动自己,只需用质量输出学到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