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非常欢迎和感谢朋友们抽空阅读我的一些经验之谈,定有不足还请批评指正。当有一些好的想法时我会第一时间更新。这是第一篇推文,有太多想分享的,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开门见山浅讲一下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重点吧。
通常,我写作的第一步并非急于寻找大量文献,而是先在脑海里建立基本的论文框架。其中,引言、结论与讨论这些结构是既定的,可以先不管。
接下来就得初步明确我们要做什么研究。如果是定量,那么同时还得预设一下可能得到的结论,如果这个结论做不做研究都能得出,那就意味着背后的科学问题还不清晰,或者属于常识性内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研究价值微弱,可以舍弃了。
在确定自己想做的方向后,就大胆地先列出一级标题,各级标题必须有逻辑关系。这也是本次推文重点要分享的。一般而言,我们平时写的中文小论文一级标题在4—6个左右较为妥帖,核心内容给到三四个标题足矣!大家可以按这个经验值试试看调整自己的提纲,如果还能合并那就整合起来,如果发现某一个问题一个章节说不清楚,那就先拆开,再逐一延伸。
关于小论文各标题的逻辑关系,通常是以递进或并列为主。由于我目前做纯理论的探索较多,就以此为例。首先,核心内容的开局便是对基本概念的学理分析,有必要的话,还得对相近的概念内涵展开辨析,这是后文所有分析的先决条件。如果前后概念不统一,或者内涵不够深刻和学术,那么后面内容要么显得很乱,要么淡如白开水,让人看不到闪光点。同时,当我们解释清楚了本文的关键词后,后面才能在这个内涵的界定下深入下去。而对关键词的解读,实际上就是我们论文大标题中的2-3个核心词汇(本次分享特指20字左右的标题)。如“空间治理赋能乡村转型的内在机理及路径选择”一文的关键词即为空间治理和乡村转型,显然,必须在剖析机理前先弄清楚上述两个词的内涵,才能进一步说到底什么治理赋能了乡村地域,进而使得乡村转型。再如,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互馈机理与区域调控一文,先用一个章节厘清了新时代土地整治的新概念、新理念和新功能,分析了乡村转型发展与乡村发展转型的差异,这才为后文研究二者互馈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有了上述理论支撑,此时同志们该布局一下后面章节的逻辑了,也就是说从本章开始,我们得直面本研究的核心,开门见山最好。还是看上面的两篇文献,在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互馈机理与区域调控这篇文章中,作者便根据论文题目开始依次设计互馈机理和调控路径这两个一级标题了。这样就显得整个文章结构非常严密紧凑,而且递进中带有一些并列。而在空间治理赋能乡村转型一文中,由于这篇文章作者建构了一个治理的框架,所以在解释基本内涵后又进一步强化了面向乡村空间的治理体系和乡村转型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在本质上也可视为后文分析的理论基础。进而才开始进入赋能机理的研究,最后同样尝试提出调控路径。由此看来,这类文章大都依据论文题目层层铺开,设计各一级标题,并注重并列与递进的交叉融合使用。
最后,当我们把各级核心标题定好了,再从后往前推,看能否逐级解决前面标题的问题,如果也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和“措施—目标”关系,那这篇论文的框架大概率也就成型了。
好像字数有点多了,一说就停不下来,我尽量不讲废话,但自己也感觉有点阅读疲劳了,可能看起来这些内容有点太基础。好~第一次分享就到这儿啦!祝福大家都给我发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