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高速有多难开,铁腚知道

文化   2025-02-06 14:09   广东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答案如下
(ID:theanswer163)
作者:毓丹
编辑:米六


春节假期的尾声,客厅的电视还在循环播放春晚重播,果盘里的砂糖橘堆成小山,瓜子壳淹没了脚背…亲戚们聊着家长里短的事情,突然大姨转过来问你:“初七返工票买了吗?”


你表面淡定:“我开车回的。”


大姨露出了赞赏的目光:“自己有车是方便,回头给你拿点腊肉腊肠带回去吃……”你一边道谢,但屁股和腰却开始隐隐疼痛。


其实,跟你一样腰疼屁股疼的人,大有人在。“第一批回家过年的人堵在路上”的词条在今年春运的第六天就登上了热搜。


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中国约3.7亿人背井离乡打工(比整个美国人口还多)[1]。加上现在平均每5个人里就有1人有私家车,春节期间,全国99.5%的私家车都享受高速免费[2][3],直接刺激“自驾大军”暴增。


2024年春运期间,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也就是自驾)出行量预计达到了67.2亿人次,在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中占比约80%[4]。


(图/Pixabay) 


天刚蒙蒙亮,父母就催着你出发,“早点走,免得堵”,但第一关在于,能否顺利把车开出村。


到2023年底,中国的农村公路占总里程的84.6%[5],而这些公路好不好开,完全是“开盲盒”。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的最低标准,双车道宽度应为6米,单车道宽度为3.5米[6],在农村,你遇的路面可能比这窄得多。


2024年发表的调研数据显示,仍有大约21%的区域农村公路执行地方标准建设,其中典型的问题就是路面宽度不足[7]。


有时还会碰到不合理的路线设计,例如在云贵川山区,一些山路会在连续的坡路下设置一个急转弯[8],“大年初一把车开进菜园子”可能真的不是段子。


“技术不过关,少走云贵川”崎岖的山路为长途之旅又增添了几分惊险 。( 图/博主@心愿)


好在已经经受过一轮这样的精神考验的你,驶出村道最后一个转弯处后终于能松口气。


上了高速,你就开始盘算:等会到了服务区,是先去吃点东西?还是先去上厕所?年前的项目进行到哪一步了?妈妈装的土鸡蛋会不会破?


在这种思绪纷飞的状态下,你会不自觉地、更频繁地转动方向盘、踩油门,本该专注观察周边环境和仪表盘的眼睛,会渐渐开始放空[9]。


开车时分心本身就非常危险,在高速公路上分心驾驶,危险程度更大,因为避开危险所需的反应时间会显著延长。


2018年的一项研究模拟了城市、乡村、山路和高速四种道路类型,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正常驾驶还是分心驾驶状态下,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的反应时间都是最长的,正常驾驶时反应时间只需要1.09秒,而分心驾驶时则延长至2.02秒[10]。


如果路上你接起家里或领导打来的电话,也很危险。相关模拟实验发现,当驾驶员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时,眼睛主要集中在道路前方,注视面积缩小,收集到的信息也会大幅减少[11]。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曾指出,80%的撞车事故都源于驾驶人分心,另有13%的交通事故是因为驾驶人在危机状态下反应迟钝造成的[10]。


(图/Pixabay)


在高速公路上,如果车速快,从发现危险到采取措施的这段时间里,车辆会行驶更长的距离[10]。我国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作为高危路段的高速隧道路段事故,发现近九成与人为因素有关[12]。


虽然春运期间车速相对较慢,但有研究也表明,拥堵情况下的碰撞发生概率是自由交通流状态下的6倍[13]。


此外,在拥堵缓解后,驾驶员往往会表现出更激进的驾驶行为,比如加速度更大、变道更频繁。同时,驾驶员感知能力会下降,难以准确判断周边车辆和自己车辆的速度,这使得拥堵后的事故风险进一步增加[13]。


堵完车,你不光开车更猛,还很可能陷入路怒情绪。


2019年发布的一项关于中国驾驶员路怒情绪的研究显示,长时间驾驶带来的疲劳和烦躁会增加司机路怒的可能性,而缓慢驾驶、超车受阻、强行并线等情况,甚至会引发相对较高的愤怒情绪[14]。


你堵我也堵,同为天涯沦落人,但你们可能并不能心心相惜,甚至能烦躁到相互攻击。


而驾驶疲劳和情绪波动也与事故易发性呈正相关[15]。也就是说,随着旅途时间的延长,你的疲劳和烦躁不断累积,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


开长途车,不仅折磨你的精神,还会给身体造成负担。


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感。大约30分钟后,你就会忍不住扭动身体、调整坐姿;而到了80到110分钟时,身体的不适感会变得明显;随着路程的增加,你的屁股会越来越“躁动”,真的很难坐得住[16]。


与此同时,车座会挤压你的臀部,阻碍血液循环,但对腰椎、肩颈和后背的支撑又明显不足,关节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17]。


(图/Pixabay)


如果你开的是新能源车,还得担心车子会不会比你提前罢工。

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成3.3万台充电设施[18],然而,据公安部数据,到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达2472万辆,占到总汽车量的7.18%[19]。

如果你正好是其中一员,当你开着车下了高速,却发现充电桩前,还排着长长的队伍,焦虑感可想而知。

长途的辛苦不仅折磨着驾驶员,也让坐车的人备受煎熬。堵车时的走走停停,简直就是晕车人的噩梦。如果坐的是亲戚或同事的车,还得时刻保持眼力见,周到地照顾人情世故。

当你终于解开安全带,把满满一后备箱的东西搬下来,给父母打个电话报平安时,家族群里的热火朝天渐渐安静下来,而工作群的消息却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揉了揉酸痛的腰,你把自己陷进了沙发里,随便从那堆年货里抓点东西凑合吃。明天,又将是打工人崭新的一年。


[1]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 国家统计局. (202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国家统计局.

[2]国家统计局. (2024). 2024国家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3]国务院. (2012). 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2〕37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24年3月6日). 流动的中国,奔向希望的春天——2024年春运圆满落幕.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4). 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 . 

[6]交通运输部. (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7]袁小勇.(202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路设计与优化研究.工程与建设(04),823-825.

[8]张瑞星.(2023).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技术研究.交通世界(28),18-20.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3.28.009.

[9]彭金栓,张淋俊,周磊,袁浩,任超字 & 徐磊,高速公路跟车情景下认知分心影响机制与识别方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1-11.

[10]吕爱红,马勇,李腾飞 & 张雅丽.(2018).认知分心时驾驶人应激反应特征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07),7-12.

[11]何子钦,贾丙硕,李腾飞 & 朱辉.(2021).接打电话时驾驶人的应激反应特征分析.汽车实用技术(11),105-107.

[12]赵飞,李洋洋 & 韩晖.(2021).基于交通事故数据的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安全性分析.北方交通(11),83-86.

[13]Li, G., Lai, W., Sui, X., Li, X., Qu, X., Zhang, T., & Li, Y. (2020). Influence of traffic congestion on driver behavior in post-congestion driving.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141,105508.

[14]Cong, H., Shi, X., Cooper, J., Ye, Z., Suo, Z., Zhao, X., Ye, Z., & Chen, C. (2019). Road rage in China: An exploratory study.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afety & Security.

[15]Ye, F., & Han, W. (2012, November). Study the proneness of long-distance driving accident. In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obile and Traffic Science,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 Engineering (pp. 119-124). Atlantis Press.

[16]Sammonds, G. M., Fray, M., & Mansfield, N. J. (2017). Effect of long term driving on driver discomfor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at fidgets and movements (SFMs). Applied Ergonomics,58,119-127.

[17]Michida, N., Okiyama, H., Nishikawa, K., & Nouzawa, T. (2001). A Study of Drivers' Fatigue Mechanisms During Long Hour Driving.SAE Technical Paper 2001-01-0381.

[18]郑雪芹.(2025).截至2024年11月充电设施累计1235万台.汽车纵横(01),116-117.

[19]公安部. (2024.7.). 2024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达4.4亿辆 驾驶人达5.32亿人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


   


读完点个【在看】👇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