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概念
抗核抗体是以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总称。
方法不同
抗核抗体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核抗体谱检测:免疫印迹法
报告内容不同
抗核抗体检测:报告核型和滴度。可以看出靶抗原在细胞内的分布(靶抗原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骨架及细胞分裂周期等)和含量。
抗核抗体谱检测:抗核抗体包含不同分子的靶抗原,按照靶抗原的特性,将抗核抗体分为很多类,组成抗核抗体谱。
区别联系:同样是检测自身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可以看出自身抗体在细胞内分布的位置和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可以具体到分子水平,定性抗体类别。
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检测:是筛查性实验。阳性可见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多发性肌炎(PM)、糖尿病(DM)、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判读的重要依据。
抗核抗体谱检测与常见疾病:
疾病 | 项目名称 | 临床意义 |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SLE) | 抗双链DNA抗体IgG抗体 | 抗dsDNA抗体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为SLE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与SLE的活动性相关,约有40%-75%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 |
抗核小体抗体 | 抗核小体抗体为SLE的高度特异性的标志性抗体。对SLE的敏感性为58-71%,特异性为97-99%,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多见于活动性狼疮特别是狼疮肾炎中。 | |
抗组蛋白抗体 | 抗组蛋白抗体主要见于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95%)。另外,还见于30-70%的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以及15-5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 |
抗Sm抗体 | 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高度特异性98%,与dsDNA一样为SLE的诊断标准,但敏感性较低,仅5-30%。 | |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 | 是SLE的特异性抗体,可作为SLE的标记性抗体,但其阳性率仅为1-5%。 | |
抗核糖体P蛋白(P0) |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为SLE的高特异性指标,阳性率在10-40%。SLE患者伴有狼疮性脑病时,此抗体阳性率可达56-90%。SLE患者出现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中枢神经系统、肝脏或肾脏受累有关。在抗核抗体阴性的SLE患者,抗核糖体抗体阳性有重要诊断价值。 | |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 | 抗SS-A/Ro60抗体 | 是干燥综合征的标志性抗体,也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前者主要偏向于SLE,后者主要见于干燥综合征。 |
抗SS-A/Ro52抗体 | ||
抗SS-B/La抗体 | 抗SS-B抗体几乎出现于女性患者(29:1)中,见于干燥综合征(40-95%)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 | |
系统性硬化症 | 抗着丝点B抗体(CENP-B) | 抗着丝点抗体对局限性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阳性率为80-95%。 |
抗ScL-70抗体(ScL-70) | 特异性的出现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患者中,效价不随疾病活动性改变波动。 |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抗nRNP抗体(U1-snRNP) | nRNP与Sm抗原之间有密且联系,尽管它们具有各自的抗原决定簇,但其免疫反应多相伴随。约40%SLE病人可检出抗nRNP抗体。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 抗JO-1抗体 (Jo-1) | 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有高度特异性(>95%),在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患者中其阳性率可达60%。效价与疾病活动程度相关,有效定量检测是肌炎诊断和疗效观察,早期诊断伴发肺纤维化的指标。 |
抗PM-Scl抗体 | 常见于多肌炎与硬化症的重叠症状中,在重叠症状中的阳性率为50%;也可以仅出现于多肌炎患者中,阳性率为8%,弥散性硬化症中的阳性率为2%-5% |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抗线粒体抗体M2型 (AMA-M2) | 主要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阳性率为95%。抗AMA-M2量值的高低对疾病的预后意义明确,也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肝外胆道阻塞性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依据。 |
检测策略
如果疑似自身免疫病,先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做抗核抗体检测,如果是阳性,或者阴性但是自身免疫症状明显的患者,再进一步用免疫印迹法做抗核抗体谱检测。
来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大学中心医院) 检验科 杨结
杜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