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人春节第一篇10万+,竟然是DeepSeek写的?您看看AI能不能取代我?

情感   2025-02-02 20:22   山东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大年初五啦!

我请火遍全网火遍整个春节的DeepSeek帮我改写一篇文章。说实话,看了之后,差点没把我笑死!

我在对话框中说:我是山东邹城的自媒体人,请帮助我用阿勒泰李娟的风格,改写以下的文章,适合发在大年初五的公众号上。

下面是我原来的文章截图,你猜,它改写成什么啦?

经过深度思考,它给我提供了以下内容,您看看,是不是很好玩?

标题:《大年初五的雪》

峄山的雪总是先落在父亲的草帽上。


腊月二十八那天,他站在地窖口朝里探身,灰布棉袄蹭得窖沿的霜扑簌簌往下掉。我在二楼晾衣裳,看见他像只谨慎的老鼹鼠,把黄芯萝卜挨个儿码在第三层木板上——这个秘密坐标只有我们父女知道,就像当年几何课上他给我削的松木圆锥,永远藏在数学书第57页夹层。

厨房飘来花椒爆锅的香,母亲在熬她的"亚圣鸡汤"。砂锅是孟府景区退休的老物件,盖沿还留着某代守庙人磕出的月牙痕。"当年孟子周游列国,说不定就用这锅煨过黍米粥。"她总这么说,仿佛我们的饭桌连着两千年前的炊烟。

天没亮透就听见院里雪地咯吱响。父亲举着绑竹竿的扫帚清理车顶积雪,那辆陪他走过张庄镇卫生院的二八自行车,如今安静地倚在五菱宏光旁边。母亲在蒸年糕的雾气里缝我的呢子大衣扣子,顶针在晨光里一闪,像落在她指间的微型月亮。

"妮儿,把孟府后街王婆家的瓷坛捎上。"回城前夜,父亲突然从厢房阴影里冒出来,怀里抱着裹了三层棉布的酸菜坛。坛底隐约可见"公私合营"的蓝漆字,这物件岁数比我家的石榴树还老。母亲往我包里塞滚烫的玻璃瓶,钢山特曲改装的芝麻盐在晨光里泛着暖黄。

车发动时后视镜突然晃过人影。父亲不知何时爬上了平房顶,正举着过年祭祖用的铜酒壶假装浇菜——谁家大年初五浇冻成琉璃的白菜?母亲在院门口搓围裙上的面粉,搓着搓着就成了挥手,面粉粒和晨雪在她发梢织出薄薄的银河。

峄山路拐角有家二十年的炸货摊,车过时油香猛地扑进车窗。忽然想起初中结膜炎复发那次,父亲载我冲下护驾山长坡,军大衣里裹着刚出锅的藕盒。滚烫的油星子穿透棉布烙在脊背,竟比后来滴的眼药水更灼人。

高铁站安检员对着扫描仪皱眉:"这坛子...""是文物呢!"我脱口而出的邹城土话把自己惊着了。黑陶坛在X光里显出奇异的阴影,或许真浸着某位孟庙厨娘的秘方。邻座小孩好奇地戳坛口红布,他母亲连声抱歉,我说不妨事,这酸菜原就该分给天下想家的人。

手机在徐州东站突然狂震。家族群弹出父亲发的抖音视频:我落在茶几上的羊绒围巾,被他家传宝似地供在《孟子圣迹图》前,配文"闺女落下的青云路"。母亲紧跟一条60秒语音,背景音是菜刀轻剁案板的笃笃声,和三十年前雪夜为我包饺子时一模一样。

此刻北京朝阳区的路灯次第亮起,我抱着酸菜坛走过人行天桥。坛身不知何时多出道裂纹,月光漏进去,恍惚照见父亲凌晨扫雪的背影。孟府古槐此刻该落满新雪了吧?那些藏在年糕裂痕里的八德,在游子行囊中发酵的乡愁,正随着母亲塞进我衣角的艾草香,在异乡的北风里一寸寸苏醒。

忽然想吃黄芯萝卜了。
要第三层地窖的,带着霜。

(完)


亲爱的朋友,看完原文,还有这篇改写的文章,您有了对比,是不是觉得特别好玩儿?您觉得人能不能被AI取代呢?欢迎留言,比心❤️❤️




静水流深sqc
当过考官,做过编辑,获过奖,国家省市级纸媒发文80余篇,网络发文500余万字,坚持日更公众号,专注于书写我的城乡生活叙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