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唐王湖夜色)
01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大年初七啦!祝您顺风顺水顺财神呀!
邹城唐王湖的水面结着薄冰,像老玻璃蒙了层雾气。岸边的柳条早褪成灰褐色,风一过便抖落几片倔强的黄叶。
这般萧索里,唯有湖畔那家铁锅炖的烟囱冒着白气,倒像在寒冬里竖起的旗。
推门撞见一墙的旧时光。壁画里蹬二八车的小伙儿穿海魂衫,后座姑娘的红纱巾要飞出画面。
墙角泥灶台上歪着口铁锅,锅沿儿豁了齿,倒像姥姥家灶间那口——那年月总蹲在灶前偷烤红薯,灰扑扑的锅底能刮下半碗故事。
跑堂的小妹端来茶缸,搪瓷磕掉漆的地方泛着金属冷光。
(邹城唐王湖夜色)
02
忽想起三月在合肥工大附近的小酒馆,檐下挂的也是这种锈铁皮灯笼。
江南的春夜潮漉漉的,老板娘立在烧烤架前翻动铁签,油烟腾起时,她耳坠的碎钻在暮色里明明灭灭。
而今这北方的灶台前,掌勺汉子抡起铁铲的架势,倒像要劈开冻土。
"滋啦——"油星子溅在铁锅上的声响,惊醒了满屋食客的魂。穿蓝布围裙的师傅倒油盐像撒种子,花椒粒在热锅里蹦跳如金龟子。
案板堆着酸菜冻豆腐,粉条子蜷成银蛇盘在竹篾筐。当整扇肋排滑进油锅时,满屋子都是油脂爆裂的欢唱。
锅贴面饼的小媳妇手巧,面剂子一揪一按就贴上锅沿。
(邹城唐王湖夜色)
03
水汽漫上来,玻璃窗凝满泪珠。隔壁桌老汉敲着瓷碗唱梆子戏,沙哑的调子裹着肉香在梁上打转。
我望着铁锅里咕嘟的气泡发怔,想起皖南酒馆里那碟豆面鱼——江南人做菜总爱添勺糖,不像北地的炖锅,莽撞得要把人五脏六腑都烙上乡印。
任先生往我碗里夹了块颤巍巍的肘子,油花在汤面荡开涟漪。
松花蛋的溏心像琥珀凝着光,花生米在齿间蹦跳。邻桌后生们碰杯的动静惊飞了梁上燕,倒真应了水浒里"大碗喝酒"的景。
可惜我消受不得烈酒,只能舀勺酸菜汤暖胃。这浓油赤酱的江湖,终究不是女儿家的归处。
(邹城唐王湖夜色)
04
暮色漫进窗棂时,铁锅底的炭火渐暗成朱砂痣。出得门来,唐王湖已亮起灯带。
霓虹落在冰面碎成琉璃,游船冻在光影里似琥珀中的虫。垂柳的影子在桥洞下织网,忽有夜鹭掠过水面,叼走半枚摇晃的月亮。
护驾山上的灯龙醒了,蜿蜿蜒蜒盘到云彩里。木栈道在我们脚下吱呀作响,北风卷来枯荷的叹息。
孩子突然指着对岸喊:"看!铁锅炖的烟囱变成星星啦。"抬眼望去,那缕白气果然融进银河,和江南酒馆的炊烟在天上重逢。
湖心亭的轮廓渐渐洇在夜色里,像块化开的墨。
我们踩着彼此的影子往回走,任先生忽然说:"这铁锅炖的灶台,倒像连接南北的驿站。"
我笑着没应声,暗想食物原是最忠实的邮差,总能把消散的岁月炖成一锅热腾腾的念想。
(邹城唐王湖夜色)
05
风紧了,把最后几片柳叶吹成旋儿。
路灯将我们的影子拉长又揉短,恍如那年合肥街头被霓虹拉长的三个影子——备考的超超、忐忑的我们,还有酒馆门前那串在春雨里摇晃的辣椒。
此刻隔着千山万水,竟都在铁锅腾起的热气里重逢了。
亲爱的朋友们,唐王湖的夜泊着太多故事。铁锅里的乡愁还在咕嘟,而冰层下的湖水,已悄悄孕着来年春汛。
您有什么故事分享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欢迎点击下方图片关注后私信我:请提供最新贺岁电影资源。可以看最新电影,祝您欢欢喜喜过大年!
欢迎扫码加入**“我的读者群**,每周分享邹城独家观点。)
#邹城#唐王湖#春节
往日精彩推荐:
邹城女儿大年初二暴走地图:从唐村电厂到田黄十八盘,这条回娘家路让鲁南泪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