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国产CPU的“三条路线”和“三大梯队”

科技   2025-01-17 15:01   山西  

2025年,国产CPU正酝酿新变局。

出品丨自主可控新鲜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共3822,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2018年以来,伴随着全球芯片产业链的不确定性增强,紧张局势加剧,CPU国产化成了牵动中国社会的议题。2020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若干政策》强调,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若干政策》中明确提出,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左右

转眼2025年节点已到,即将离任的拜登政府彻底放飞自我,接二连三的封锁使得芯片产业“卡脖子”的绳索愈收愈紧。在此背景下,业界又将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芯片,尤其是国产CPU上。当前,面对时代洪流,面对商业压力,面对科技铁幕,六大国产CPU的发展情况、迭代情况如何?面临哪些发展风险与困境?在2027年100%国产的要求下,CPU厂商们还需要做好哪些功课?

从赛迪近日发布的国内首份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我们能够观察到当下关键节点,信创产业、尤其是国产CPU产业的一些新变化。今天,自主可控新鲜事带大家解读如下。

01 艰辛探索下的三条路线和三大梯队


过去,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大家都在感叹“科技寒冬已至”,但同时带来的可喜变化是随着内外因素的持续发酵,同步刺激着国产化进程的加快,信创产业的这把火越烧越旺了。党政区县下沉、行业应用深化、国家专项补贴陆续到位力度空前、信创硬件市场空间加速释放,预计2026年将达到7889.5亿元。

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下,信创产业链产品开始从最初的“可用”逐步迈向“好用”,用户的需求和关注点也变得愈发清晰。赛迪《报告》表示,近年来下游用户在信创硬件的采购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的性能,尤其是国产CPU的性能先进性、生态兼容性、场景通用性、迁移综合成本、产业链丰富健全程度。而国产CPU生态链的发展情况将对信创产业的推进信心、实施质量和落地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目前国产CPU已形成了“X86、ARM、自研”三条侧重点各异的发展路线,以及“海光、兆芯、华为、飞腾、龙芯、申威”6大厂商争霸的格局。具体来看:

1、x86架构:具备性能高、兼容性强、软硬件生态丰富等特点,在PC及服务器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在全球服务器市场中,x86架构占据90%以上的份额;而在中国服务器市场,x86架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6%以上国内x86路线的代表企业有海光和兆芯两家,分别获得了x86 交叉专利授权和指令集期限授权,可自行设计CPU内核和SOC。其中,海光凭借指令集完整交叉专利授权及自研方式,掌握完整x86指令集源码的同时发展起国产C86体系,实现了先进安全的 CPU 微架构设计和系统设计,产品性能较强、应用生态丰富,可自主迭代持续发展。目前,海光CPU在服务器、工作站、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兆芯虽同为x86 架构体系,理论上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威盛指令集较早停止更新,使兆芯产品性能受到一定影响。

2、ARM架构:作为除X86以外的另一主流技术路线,ARM则以低功耗、高集成的特点占领移动端市场,但在PC和服务器领域与x86架构相比,其支持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硬件设备较少。ARM阵营的代表为华为鲲鹏和飞腾,二者均获得了ARM v8 架构的版本授权,可基于ARM v8进行自主性设计,但原则上不能使用后续架构版本。其中,鲲鹏产品线丰富且性能较强,在移动端拥有明显优势,但未来或面临技术发展风险和生态兼容问题;飞腾则在党政市场占比较高,在商用市场也有应用,但同样面临生态兼容性稍弱等问题。注:2023年7月,飞腾和华为同时发布消息决定合并鲲鹏生态和PKS生态,共同打造支持鲲鹏和飞腾处理器的“鹏腾”生态。

3、自研路线:代表为龙芯和申威,前期分别获得MIPS和Alpha 架构授权,后期自主研发形成LoongArch和SW64架构,安全可控程度高,减少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但在产品性能和生态搭建上仍面临较大挑战,短期内限制了业务的外延拓展。其中,龙芯自主指令集因发展时间较短,生态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对其CPU的销售也存在不小的影响。在应用上,龙芯CPU主要集中在党政市场,更侧重桌面服务器领域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应用还处于试点和应用验证的初步阶段;申威主要聚焦特种市场,产品侧重特需、高性能服务器领域,兼顾终端/嵌入式 CPU 及外围配套产品,在超算服务器领域竞争优势明显,但其生态应用较为匮乏,在商业市场有待突破。

图注:六大国产CPU企业产品布局情况对比

从三大技术路线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国内主流CPU企业的发展模式其实都遵循引进、吸收、转化、自主的创新路径,目前六大国产CPU企业已有32款新老产品入围国家安全可靠测评,自主可控性均得到官方认可。不同厂商之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其转化阶段的进度。纯自研经历的挑战更多,在追求国产芯片替代的同时,必须严格规避任何国际法律风险,并且要花费更多功夫在生态完善上。

图注:不同CPU架构体系生态完善度示意图

(来源:2024-2026年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发展建议报告)

报告认为,若结合各企业的技术来源、产品表现、自主安全性、持续迭代性、生态成熟度、系统抗风险能力、落地增长力、产品实力等维度判断,现阶段以 x86 架构为技术基础的海光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兆芯则处于性能爬坡阶段,同时都得益于 x86 生态优势,市场认可度更高;鲲鹏、飞腾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技术发展风险和生态兼容问题亟待解决;基于自研指令集架构的龙芯、申威虽然面临的生态应用匮乏的短板比较明显,但其全栈自研,自主可控程度高,在特定的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图注:六大国产CPU对比分析

而从市场表现来看,六大国产CPU已逐步形成三大梯队。报告显示,海光、鲲鹏在信创 PC 市场订单充裕,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位于第一竞争梯队龙芯凭借自主可控优势以及持续提升的生态能力在党政领域形成较强的竞争力;飞腾在商用市场也逐渐发力,位于第二竞争梯队兆芯、申威各自有竞争优势,但也存在发展短板,在信创硬件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位于第三竞争梯队。

图注:国产信创CPU市场格局

02 高速发展下的三道门槛和三大法宝


随着2027全面国产化目标临近,市场采购动作越发频繁,信创需求处于高速动态演变中,但目前国产CPU产业仍然面临三道发展门槛。

1、技术路线多,导致资源分散。

目前国内CPU呈现出多线开花的局面。在发展前期,多元化技术路线可以激发竞争主体的创新动力,实现技术的快速进步。但从长期来看,继续实施多元化技术路线可能会造成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适配度低等隐患。因此,国产CPU技术收敛肯定是长期方向,但最终的收敛方向则要看市场的验证和选择,在收敛的过程中,国产CPU厂商们将迎来真正的比拼。

2、小众路线受制约,生态突破难度大。

CPU 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两重壁垒,一是技术壁垒,二是生态壁垒。技术壁垒可以通过技术购买、大量的研发投入进行弥补,但要想打破已有的生态壁垒,难度极大。在市场爆发的当下,业界认为占据优势的两条路线为X86和ARM,但不否认其他技术路线仍然有生存空间。目前,鲲鹏、飞腾、龙芯的适配软件数量在不断增长, 但与支持 x86 架构的上百万种软件数量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3、部分企业研发与市场未形成良性循环。

CPU作为计算机的运算与控制核心,对通用计算处理能力等性能指标有较高的要求,而掌握CPU核心设计能力需要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迭代演进,即使引进国外CPU技术,如果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和时间积累也很难做到引进、消化和吸收。因此,研发投入一直以来都是各CPU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然而从营收和研发数据对比来看,部分CPU企业持续高昂的研发投入与带来的市场效益并没有形成正向循环,这种形势长久发展将不利于CPU企业研发积极性的提升。

因此,《报告》建议,要想在信创采购放量的窗口期内接稳国产化市场基本盘,国产CPU企业必须满足三大基本点:

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化产品自主迭代能力。

信创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技术难度高、产业链条长、学科类别多等属性,且产品需求变化快,因此企业的产品迭代能力对于企业能否在市场上长久立足至关重要。而产品研发也应与市场接轨,最大化的满足各行业用户的发展需求。

2、联合发展,共建生态,实现“弯道超车”。

尽管国内信创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最大的驱动因素仍然是政策,行业用户的应用积极性还有待提升。影响行业用户使用国产信创产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信创产业生态建设的滞后。但完善的生态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举一家企业之力就能完成的,因此信创企业要进行联合发展,共建生态,同时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系统优化、垂直打穿实现持续的替代升级,走出“单品追赶、系统领先”的发展之路。

3、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建设,掌握行业话语权。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不仅可以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市场认同度,打造企业品牌形象,还可以通过掌握行业规则的制定权,拥有行业发展话语权,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平台。信创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尚未稳定,标准建设也处在萌芽期,各信创企业要积极参与或主导行业标准制定,通过深入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强化企业在信创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03 结语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国产化不是企业平稳行进的“备用胎”,而是数智化升级的“发动机”。在经历多年曲折前进之后,当前阶段的国产CPU发展应当更加聚焦,在技术自主的基础上持续做大“朋友圈”,深入思考并理解客户端的实际需求,思考市场真正需要怎样的产品,如何在满足真替真用的同时做到真正好用易用,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广阔的市场,更大的作为,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赛迪《2024-2026年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发展建议报告》
http://www.ccidreport.com/pub/html/market/info-zt/zt/2025/20250108V11SD.pdf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点击下方标题,洞悉信创产业发展

年终盘点 | 国产计算机发展历程回溯及国产整机厂商大盘点
行业信创 | 支持力度、采购体量、国产化效果、关键领域落地情况剖析
行业信创 | 教育信创“明星阵容”盘点!
研报 | 2021各地政府信创招标概况、产品偏好情况报告
研报 | 2021中国信创产业应用落地研究报告及供应商60强(附下载)
全网最全 | 2022年信创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农行招标提振金融信创信心, “井喷态势”之下“实干家”才能行稳致远!
最新!国产CPU龙芯、飞腾、申威兼容适配进展
最新!信创领域两大国产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生态适配进展
行业信创加速推进 国产芯片服务器迎来发展机遇
“十四五”开局,信创产业发展新蓝海格局已现!
建议收藏 | 万亿市场持续发力 信创行业政策汇总
收藏 | 精选231篇2020年超高含金量的信创各领域研报




我就知道你“在看”



自主可控新事
自主可控新鲜事是一个专注于信创产业信息挖掘与传递的行业内资讯服务媒体平台。 我们观察整个信创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动态发展,发现行业内具备创新与机遇的公司与产品,解读政府政策及市场变化,及时、高质地为业内各方提供深度价值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