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 拾光” | 《小巷人家》精彩上演,那时的戚墅堰所是怎样的?

企业   2024-11-20 11:20   江苏  


最近,电视剧《小巷人家》刷屏不断,跟随电视剧中的角色,我们仿佛被带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与变革的改革开放时期。剧中细腻的情感故事和时代浪潮中进取的前辈,让无数观众感同身受。


左右滑动,查看小巷人家剧照

(图片来源:《小巷人家》官微)


本期“奋斗 拾光”,我们将延续这份怀旧情怀,将目光聚焦于改革开放后中车戚墅堰所的老照片。


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中车戚墅堰所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作典范,更映射出社会巨变下戚所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些珍贵的图片,穿越时光,感受独特魅力。


 

供稿人:邹稳根

1979.5:S-150型扫描电镜引进安装调试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9年的5月25日,戚墅堰所迎来了第一台S-15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两位英国专家和课题组的全体同志,在工作现场拍摄了这张永远值得纪念的历史性珍贵照片。


为了解决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关键零部件制造中材料和工艺的检测瓶颈,素有创业精神与奋斗胆识的戚所人,率先抓住改革开放的这一大好机遇,立马向铁道部科技司果断提出申请,通过中国仪器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向英国剑桥科学仪器设备公司订购了一台S-150型立体扫描电子显微镜。这也是建所以来戚墅堰所从国外引进的首台大型科研设备。


根据合同规定,英国剑桥公司3月份将派技术专家前来所安装调试该仪器。这是实行改革开放后,打破当时铁路封闭体制的首批来常工作外宾。


为了切实做好改革开放后戚墅堰所首台大型引进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所部高度重视并决定:成立以理化室技术骨干为核心的立体扫描电镜引进、安装、调试、培训、验收、应用课题组,由该室副主任刘章大同志任组长;英国专家在常工作期间的食、宿,均安排在常州宾馆(原长生巷宾馆),并请市外办车队配备专门司机和小汽车每天接送。安排所长办公室秘书邹稳根同志担任外宾的全程英文翻译并与外宾同吃、同住、同工作。


1979年3月10日,W.J尼尔先生和M.克劳夫斯工程师两位英国专家来到常州。为向他们学习,戚墅堰所职工克服了种种困难。当时职工上下班全靠走路,午饭也是自带。大家白天要仔细听英国专家边操作边讲解,晚上回家后还要消化电镜的技术资料和白天所做的记录,就算眼睛熬红了,也毫无怨言坚持继续干。当场没弄清楚的,职工还会将原话记下来,在现场边查资料边与外方专家反复讨论,直至及时完全弄懂为止。就连上海某仪器研究所来的金工都说:我所已研制出了透射电镜,但还没有立体扫描电镜,我是借机来学习的。当时分管基建设备的杨智坤副所长也是一直冲在第一线,不管白天黑夜,几乎都泡在电镜安装调试现场,亲自督战。


两个多月后,经过英国专家的精心培训和大家的刻苦学习,戚墅堰所课题组的技术人员终于掌握了S-150立体扫描电镜整机的调试、金相试样的备制、测试、分析、结果判定等全程操控。通过反复试用,终于成功实现安装、调试、培训、应用、验收的预定目标。


S-150扫描电镜的成功引进与应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戚墅堰所率先试行对外开放的典型实例。它打响了铁路工业系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第一炮。它为戚墅堰所当时内燃机车柴油机的缸头、缸套、活塞、轴瓦、齿轮、齿轮箱等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定性与定量超高显微分析与深入研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还曾为常州市公安局破案进行过血样显微分析与鉴定。

向上滑动查看老照片的故事细节




尽管条件艰苦,戚所人仍奋发进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们在工作中不断钻研创新,在生活中寻找朴实的快乐。


 

供稿人:丁忠 沈朋

1989:戚墅堰所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建所三十周年晚间游艺活动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9年戚墅堰所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建所三十周年晚间游艺活动的现场。当时,照片里的大家正在进行“套泥人”的游戏。大家以长凳为线,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游戏。长凳周围,大人小孩簇拥而至,热闹非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兴奋的笑容,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这份欢乐所冲淡。


在晚会上,整个场地被装点得流光溢彩,树上缠绕着当时颇为流行的彩灯,闪烁着温馨而欢乐的光芒。夜幕低垂,灯光璀璨,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不失喜庆的氛围。


在晚会的一角,一场别开生面的套泥人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现场特意搬来了几张木长凳,这些凳子不仅是平日里员工们休息时的伙伴,此刻更是成为了划分游戏区域的边界。其中两张至今仍被齿轮维修班所使用,见证了时光的流转与岁月的沉淀。


每当有人成功套中泥人,人群中便会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夹杂着真挚的祝贺与喜悦。而那些未能如愿的参与者,也毫不气馁,他们纷纷为接下来的挑战者鼓掌助威,分享着自己的游戏技巧与心得,彼此间的鼓励与帮助让这份游戏变得更加温馨与动人。


套圈活动的主持者,现任齿轮维修工段的工段长丁忠,站在人群中,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引导着大家有序参与。据他回忆,为了这场活动,他特地提前两周乘坐绿皮火车前往无锡惠山,精心挑选了一批惠山泥人作为奖品,总共花费了一百多元钱(在当时,人均工资仅为60多元),足见他对此次活动的重视与用心。回到单位后,他又亲手将废旧电线改造成适合套圈的圆环,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这次活动的精心筹备。


尽管照片上并未捕捉到这位幕后策划者的身影,但每当丁忠看到这张照片,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活动不仅带来了欢乐与惊喜,更凝聚了人心,加深了员工与家属之间的情感联系。

向上滑动查看老照片的故事细节




老照片不仅记录着戚所人的点滴,更陪伴着戚墅堰所的成长。下面的几组图片,便是最好的见证。


供稿人:徐嘉君

1990:戚墅堰所第一台捣固车走形齿轮箱


供稿人:莫俊超

1991:戚墅堰所员工在汽车零部件公司铸造研究室门牌前留影


供稿人:赵祎楠

1998:戚墅堰所首台三坐标招标现场


2000.9:常州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举办成立仪式


在这期“奋斗 拾光”中,我们不仅见证了戚墅堰所职工在改革开放后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也目睹了戚墅堰所伴随时代变迁的坚实步伐,更看到了那个时代苦中作乐,不断进取的精神。


在此,我们致敬那些进取奉献的前辈,感恩这段共同书写的历史。愿这些老故事,如星辰照亮前路,引领我们在未来探索中车戚墅堰所的无限可能。


——

编辑:宣田恬

校对:黄玉明

审核:张   划、李银娟


大家都在看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

中车戚所
关注轨道交通,与速度同行。传播民族品牌,为梦想加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