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高中不分文理科,高考除了语、数、外必考科目外,其他科目采取自主选考等模式。这一改革意味着学生刚踏入高中校门,就会面临选考科目的重大选择,选考科目要对应将来大学的学习专业,原本高三毕业时的专业选择、职业方向规划被提前到高一就要决定下来,还必须规划好三年的学习生活,这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生需要认清自我,尽早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
高中是初中和大学“承上启下”的黄金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生理发育即将完成,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逐步形成,其也是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但能力上还不足以胜任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在此期间学生会面临修习课业和选择未来两项重任,由此会产生许多困惑。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机会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出规划,并在想象、讨论、课业、实践中加以尝试,即尝试把个体的职业选择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在这个黄金阶段,开展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就是让高中生学会应对高中阶段的一系列规划,根据职业特点、社会需求及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来明确自己的职.2.业倾向,并根据自身情况、社会需求、高校概况、专业特点来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并能适当地选择未来进行高等教育的院校和专业,填报好高考志愿,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涯规划要素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一般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包含自我认知、教育认知、职业认知、生涯抉择和生涯定向五个要素。
(1)自我认知: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的认知程度。
(2)教育认知:对教育价值、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3)职业认知:对社会职业种类、相关职业内容与特点的了解程度。
(4)生涯抉择:根据自身条件、社会趋势和职业特点抉择职业的能力。
(5)生涯定向: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了解,确定职业目标及发展方向。
生涯规划的步骤
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了解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兴趣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规划,描绘人生的宏伟蓝图。高中生在走进大学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今后求职就业乃至未来职业升级的关键。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环境评价、确定目标、职业定位、制订行动计划和评估与反馈六个步骤。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正确客观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气质、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
环境评价
确定目标
Specific(简称S):目标要尽量明确、具体,不要含糊不清或泛泛而谈。
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
制订行动计划
评估与反馈
生涯规划发展规律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一般具有以下规律:个体在对自我和职业有比较清楚地了解的情况下,会初步确定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逐步调整自己的生涯选择;通过生涯选择使自己更进一步地明白接受教育或学习的目的,从而促进教育认知;教育认知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从而提升自己整体的生涯认知水平。这一过程循环往复,使自己在不断调整中提升自己的生涯发展水平。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探索、学习、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做出调整,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其实是一种对其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些能力的提高,对未来的工作、人生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