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各大高校纷纷寻求拓展更为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大类招生”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招生制度,正逐渐成为众多高校尤其是部分顶尖“双一流”高校着重探索的改革方向。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传统专业划分的界限,更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课程选择,使学生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未来前途的机会。
所谓“大类招生”,即按学科大类招生,一般是指高校遵循“通才教育”的指导思想,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或同院系专业进行合并,组成一个大类来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及特长,以双向选择原则来进行专业分流。
有人说大类招生可以有效打破专业壁垒,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给予学生多一次选择专业方向的机会。也有人说大类招生就是把不好招生的小众专业与热门专业强行“捆绑”,使整体教学质量下滑,分流调剂仍会面临不公平的情况。那么大类招生究竟是“捡漏良机”还是“陷阱天坑”,具体有哪些模式,分别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报考影响呢?
什么是大类招生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来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高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
例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统一以“植物生产类”招生,考生若想选择其中某一个专业,填报时只需填上“植物生产类”即可。
不过需要强调提醒的是,同样名称的大类,在不同学校所包含的具体专业仍会有所差别。学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仔细核对招生章程,确保选择的专业大类与自己想读的目标专业一致。
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高校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两年(或一年)先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学校要求、自身兴趣、专长和毕业前景,在大类所包含的专业中再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
另外,各大学会根据本校的教学资源储备、学科建设方案、专业布局特点、院系建制规划、学业管理办法、就业趋势研判等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高校内,不同专业大类的培养模式、分流时间、规章制度等也可能有所区别。
按大类招生有利于学生克服高考志愿填报时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获得更大的自由权限。尤其高中生普遍对大学专业了解不多,对未来职业规划也缺乏明确认知,而大类招生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信息差和时间差,使学生在分流至具体专业前,先对该专业所处的整体领域及研究方向有一定了解,同时清楚掌握自身学习特长与发展潜力,随后再来进行一个“二次志愿选择”。
大类招生的三种模式
按学科招生
这是目前多数高校实行大类招生的主流模式。每个专业大类内所包含的专业一般具有学科相近性,把一些特点相似或属性相同的系、科或专业方向合并起来招生。等大二或大三时再分流到不同的专业进行具体专业课程学习。
按院系招生
按院系招生的高校,一般是一个学院或系,按一个或几个大类招生。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成绩等,再在院系范围内选择具体想学的专业。
按特殊班型模式招生
还有一些院校采用“基地班”、“试验班”、“实验班”、“英才班”的形式进行招生,如北京大学“理科试验班类”,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类”(同一高校内很可能开设有多个名称相同但研究内容不同的试验班类别)等。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特殊班型都会按大类招生,不少高校的实验班或试验班是入校以后再进行选拔的。
大类招生是坑还是捡漏
实行大类招生,是高校积极探索招生途径及多元培养方案的一种基本策略。此举原本是希望能够给学生更多时间先了解大学课程,了解自身所长,再根据未来的职业规划去选择最正确的专业。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被一些高校钻了空子,利用大类招生的噱头,将教学质量不佳、招生困难的部分冷门专业,同深受考生欢迎的热门专业强行捆绑混搭,以此提高学校的整体录取分数线。这样的做法,的确会给很多考生埋下报考“陷阱”,造成不小的困惑与担忧。
第一,填报志愿时定位困难
考生在报志愿时不光要考虑同一专业或相似专业在不同学校间的分数,还要考虑大类招生中各个专业本身是不是真的“值”这些分数。
第二,学生担心分流,学校担心错失人才
专业分流时,部分高校能直接满足学生报考意愿,部分高校则根据成绩择优录取。如果大类里包含的各个专业方向关联性较强那自然还好,倘若出现那种方向完全不同或差距较大的专业,很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错过自己本来想学的目标专业。
同时,对于那些在高考前就明确了自己意愿的学生,也可能会因为担心分流时出现不可控的“意外”,而索性直接放弃报考原本的目标院校,导致学校错失人才。
第三,加剧大学期间学生“内卷”
多数高校专业大类在分流时都是以绩点为重要参考依据,有时哪怕绩点只差0.1分,都很可能被分流调剂到一个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专业。这就使得大学生们为了能够挤进好专业中去,从大一就不得不走上“内卷”之路,开始激烈竞争。
当然,除了上面这些缺点,大类招生也有优势。
第一,避免选择盲目性
大类招生可以让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前一两年时间内深入了解各专业,明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发展潜力,进一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选择喜欢的专业。
第二,减轻报考压力
大类招生作为一个整体,无形中增加了招生计划,有利于减轻学生报考时的压力。如果分开招生,每个专业的招生计划可能只有1-2人,使很多学生不敢填报,但当集合多个专业进行大类招生时,计划数会增加到5-10人,可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高校在安排专业计划时也获得了更大调整空间。
第三,培养复合型人才
大类招生结合了大类培养以及通识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实现学生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塑造适合当前社会变化趋势及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有利于大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展现更加全面的综合能力。
第四,侥幸“捡漏”圆梦理想大学
有人担心被分流到冷门专业,但也有人就愿意抓住这个机会,争取逆风翻盘。尤其对于那些将将卡在理想大学最低投档线边缘,却达不到目标专业录取分的考生,正好能利用大类招生先进入学校,再通过一两年的努力,在专业分流时成功逆袭,拿到理想专业的入围资格。
目前关于大类招生的社会评价已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教育部对此也正在积极研究相应的改革方案,进一步规范大类招生的实施细则,希望尽可能减少其中弊端。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综合考量一致性,了解专业分流方式
填报大类招生专业志愿前,考生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与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前景是否一致。同时了解清楚院校专业分流的时间和方式,不同的分流方式决定了学生未来进入某个专业的难易程度。
目前,国内高校大类专业分流模式大致有两种:
一是基于学生成绩、平时表现等综合因素分流专业。这种模式最直接的影响是,排名靠后的学生几乎没有选择余地。有些学生可能是为了某个专业才选择大类招生,可在分流时,受成绩排名等影响,最终难以选到理想专业。
二是直接按照学生意愿选专业。这种方法看似更科学更人性化,但操作起来很困难。在实际中,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选择“热门专业”,这样一来,“热门专业”扎堆,无法全部吸纳。
仔细阅读招生章程,区分专业方向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仔细阅读学校招生简章,了解每个招生大类包含哪些专业。各校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不同,同一招生大类包含的专业及未来深造、就业领域可能差别很大,考生要仔细研究,加以区分。
关注体检要求,避免专业受限
部分院校在大类招生时没提出具体要求,但专业分流时对身体条件会有限制。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对照相关体检标准,了解自己的志愿专业是否有身体条件要求,如不符合就须避开报考。
当然,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实行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的高校也不是所有学科或专业都效仿此法。这一点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要详细阅读高校的招生计划,搞清哪些学科或专业是按照大类招生的,哪些学科或专业是按过去普通的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