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了这么多题,回头重做还是错?

教育   2024-10-30 16:29   河北  

为什么做过的题目总是反复出错,到底是粗心?还是根本没有掌握好?如果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要小心了!以下几个特征和应对措施,赶快来看~

现象一
一听就会,一做就错
很多同学在看到题目时觉得面熟,能肯定自己以前做过原题或类似的题目,但就是想不起来该怎么做,越是回忆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越是没有思路,等看到答案才大喊一声:“哇,原来是这样的啊”。
01
心态不端正

原因一
很多学生都觉得只要会做就行了,平时算不对,到考试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就能算对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对策: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天自己做错的题目记下来,要将因为不会而做错和因为粗心做错的题目分开记,每周都将错题本上的该周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就会对自己犯过的错误印象深刻,就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02
你只是“假会做”“假听懂”

原因二
(1)试题一般考单纯一个知识点的题目很少,基本上都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只要一个知识点出现差错,这道题就做不对,因此,就会出现听懂了课却做不出题的现象。

(2)你只听懂了浅层次的知识,没有深入,所掌握的东西达不到应用的高度;

(3)有的同学浅尝辄止,会了一点就认为都会了,比如一个例题老师讲3种方法,他听懂一种就不再听其他解法了;

(4)听懂了知识,但是没记住,或没弄明白怎么应用;

(5)以数学为例,缺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指导,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对策:
做学习上的“三好学生”↓↓↓,三好凑一好(成绩好),缺一不可。


√好习惯


①勤奋

手勤:多记(课堂笔记、好题、好解法、错题本)、多做(练习)、多总结(知识总结、方法总结)。


眼勤:多看课本、课外书、笔记、错题本。


耳勤:听讲仔细。


嘴勤:多问,有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


脑勤:多想,对知识、题目等不但要弄清楚是什么、怎样做,还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动手和动脑。


②深入

对所学的知识不但要记住,而且最好弄清楚是怎么来的?解题中怎么使用?对一些好的题目不要满足于会做,还要考虑解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哪种方法更好?


“会”有不同的层次:知识:知道→理解→记住→会用→推广解题:会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灵活运用和创新


③严谨

理科科目是最严谨的学科。知识要严谨,解题要严谨。不严谨,遇到题目不是不会做,就是解不完整,得分就不全。


④其他

  • 戒掉恶习:网络、电视、手机等,要把它们变成学习工具。

  • 不找借口:成绩不好时,要多找自身原因,不要怨天尤人。用借口掩盖真实原因,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好基础


这里为怎样打好基础提几点建议:


  • 自我弥补:简单的知识,可以自补,过去学起来非常困难的现在可能一看就明白。

  • 个别指导:对于困难的知识,可以找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 资料:借助某些资料,可以快速补充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不是万能的,没有基础知识是万万不能的。

√好方法


①预习很重要

往往被忽略,理由:没时间,看不懂,不必要等。预习是学习的必要过程,还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好方法。


②听讲有学问

听分析、听思路、听应用,关键内容一字不漏,注意记录。


③做好错题本

每个会学习的学生都会有。最好再加个“好题本”。发现许多同学没有错题本,或者是只做不用。这样学习效果都不好。


④用好课外书

正确认识网络课程和课外书籍,是帮助吸收的良药,但不是课堂学习的替代品。


⑤注意总结和反思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技巧、经验和教训。


⑥接受学科思想方法的指导:要注意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指导,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现象二
会做,但总是粗心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谁都有粗心的时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不同学生身上,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会有不一样。


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


1. “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 “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 “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1.粗心,是因为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对策: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2.粗心,是因为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

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对策: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3.粗心,是因为做题准确率不高

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

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那针对这些,我们有什么对策呢?

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很多同学痛心不已,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分析试卷后得出结论:又是粗心惹的祸!而且粗心这个坏毛病“貌似”由来已久,总也改不掉。


下面总结出来的几招,渴望彻底改掉粗心习惯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解决措施
1.

慢慢读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2.

演算工整

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

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
3.

回头检查

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

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4.

深究根源

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学生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

那么,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
5.

专心做题

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慢慢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你。
6.

信心、决心和耐心

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的坚持。慢慢的就能把“粗心”改掉,用细心的好习惯去替换掉。细心的习惯一旦养成,粗心将彻底离开你。


推荐阅读


有关高考专项计划和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政策解读

【权威发布】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须知

多省公布2025年高考报名政策,考生需要注意什么?

西部大迁移告诉我们:这些大学专业要火了!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燕赵教育网团队(微信公众号:yanzhaojiaoyuwang)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燕赵教育网
燕赵教育网始建于2002年,是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的我省成立时间早、规模大、专业性强的大型综合教育信息门户网站。以“传播教育文化,服务河北”为宗旨,勤奋作业,创新发展,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