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级神作!一上映就被抵制,差点禁播

幽默   2025-01-03 19:38   广东  
今天要介绍的电影,是一部争议性很大的电影。
它被原型人物吐槽,被部分德国民众抵制,被德国柏林电影节拒之门外,但在豆瓣上,它的评分却高达8.6。
它就是德国电影《无主之作》。
影片的背景,发生在东西德分裂时期,故事横跨二战前后三十年,片长足足有 189分钟。
三个小时的时长很容易劝退观众,但是该片却做到了让人看得目不转睛,因为画面精美,演员颜值无可挑剔,叙事井井有条但不失隐忍。
主角汤姆·希林的颜值就如同从画里走出来一般。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裸露的镜头展现主角美好的肉体~
(这里就不放图了)
片中,主角的名字叫库尔特,是一个拥有绘画天赋的少年。
他童年成长于纳cui德国,当时的zf对艺术实行高压管制,所有不符合政治理念的艺术,都会被打压。
但是幼年时期的库尔特,有个开明美丽的姨妈伊丽莎白,经常会带他去逛画廊、看画展,培养他的艺术细胞。
她会悄悄告诉库尔特,她喜欢那些被批判的画作。
后来,姨妈因为对艺术的追求,做出了一些疯狂的举动,被强制送往了精神病院。
在当时的种族优生制度下,伊丽莎白被妇科医生卡尔判定为“没有优良基因”,被强制施行了绝育手术。
不久之后,更是被送往毒气室毒杀。
幼年的库尔特虽然不知道姨妈去了哪里,但他一直记得姨妈对他说过的话:
“绝不要把目光移开,因为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二战结束后,库尔特的家乡,被划分在苏联统治的民主德国(也就是俗称的东德)麾下。
此时的库尔特已经成年,进入德累斯顿艺术学院学习美术。
在这里,他与一位美丽的女孩一见钟情。
巧合的是,这个女孩也叫伊丽莎白。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都与他记忆中的伊丽莎白姨妈迷之相似。
但库尔特喜欢叫她的小名艾丽。
很快两人便孕育出了爱的结晶。
艾丽的父亲,是名妇科医生,他看出女儿怀孕了,然后悄悄酝酿了堕胎计划。
他谎称艾丽的子宫机能有问题,怀孕会让她丧命,于是他亲手摘除了尚在母胎里的外孙。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他一直希望女儿能嫁入豪门,将他们家族的“优良基因”遗传下去。
而库尔特只是个身形瘦弱、性情忧郁的穷学生,而且他的父亲还是个上吊自杀的清洗楼梯的清洁工。
艾丽父亲认为,他的后代不该拥有库尔特家族的基因。
为什么一个父亲会如此冷血?
艾丽的父亲可不是普通人,他就是当年判定库尔特姨妈伊丽莎白“没有优良基因”的卡尔医生。
是当年“安乐死计划”的执行人之一,也是“纳cui优生论”的绝对拥趸。
可是,当时二战不是已经结束了吗?为什么他没有被清算?
纳cui德国战败后,被苏军问罪,卡尔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被关押了起来。

在关押期间,他成功帮助一名苏联军官难产的妻子接生。
从此,他受到了这名苏联军官的保护,不仅逃过了罪责,还被授予“人民功勋医生”的称号。
可是随着这位保护伞被召回莫斯科,他又迅速倒戈,逃亡西德,临走前还是将女儿托付给了库尔特。
爱上仇人的女儿,按照一般的剧情,真相总会有捅破的那一天,但这部电影没有。
库尔特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姨妈的死和卡尔有关。
库尔特和艾丽,继承了卡尔留在东德的遗产,库尔特的画作也在绘画圈小有名气。
有名、有钱、有爱人,这样的日子别提有多让人羡慕了。
然而库尔特厌倦了每天千篇一律的刷墙,他渴望自由的作画,但他所处的环境却只能画人家要求他画的。
在艾丽的支持下,他放弃了全部的身家,和艾丽一起逃往西德。
在西德,库尔特在30岁“高龄”的情况下,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继续深造。
当他以为终于可以自由的一展身手时,却发现绘画这样的传统艺术,在那里早已过时。
学院里的创作者们,玩的都是先锋的艺术。
库尔特也跟风玩了起来,他用脚印作画、用粉刷的旧报纸做模特……但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创作的东西。
直到一位教授看了他的作品,对他发出了灵魂拷问:
“你是谁?你是什么?”
库尔特恍然大悟,无论什么形式的作品,都必须要注入自己的灵魂。
当晚,库尔特就将自己创作的所有作品都烧毁了。
但库尔特的创作,也陷入了瓶颈。
就在他陷入人生低谷的时候,一则新闻激发了他的灵感。
当年「安乐死计划」的主犯克罗尔被捕,库尔特鬼使神差地临摹了战犯的照片。
他突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
于是,他将创作的方向,投向了自己的生活。
他画了伊丽莎白姨妈和小时候的自己;画了岳父科尔的证件照。
机缘巧合下,卡尔的肖像被投射在了姨妈的那幅油画上,他发现,把肖像叠加,居然有一种意想不到的美感。
于是,库尔特就将卡尔、克罗尔的肖像也加入了画中。
四个人影朦胧地交叠在一起。
但库尔特不知道的是,画中的四个人,命运也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库尔特会走上艺术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姨妈的影响;
而判定姨妈没有优良基因的人,正是卡尔;
长大后的库尔特,成为了卡尔的女婿;
至于主犯克罗尔,曾经是卡尔的顶头上司。
当卡尔看到这幅画的瞬间,他惊呆了。
那段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真相,从此将以艺术的形式一直流传下去。
后来的库尔特画了很多这样的画作,并举办了画展。
库尔特说他并不认识画作中的人物,只是根据普通的照片临摹罢了。
他还说,不认识照片上的人才更好,这样他就能更好地看到真正的内容。因为“一切真实的都是美好的”。
影片并非完全虚构,库尔特的艺术经历,源自德国著名的波普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是德国仍在世的最富盛名的现代艺术家,中国一半现代艺术家的模仿对象。
片中让库尔特一举成名的作品,就是选材于里希特在60年代创作的「照相现实性画」系列。
不过里希特对电影表达了不满,原话是:
“这部电影侮辱并歪曲了我的经历。”
事实上,影片虽然是以里希特为原型,但却不是一部传统的传记电影,而是借一个人物传记的壳子,来传达另一个层面的真相。
那就是,并非每一寸罪恶都会得到惩罚,真相被历史掩埋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同时,影片想要表达的,以及主角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都是自由,从人身自由,到创作自由,再到思想自由。
正如片中一个教授所说:
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
我是爱追剧的冷姐,如果你也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冷眼观片
看的不仅是电影,更是人生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