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拉布(Mihrab)是清真寺墙壁上的半圆形壁龛,用于指示朝向(Qibla),即礼拜时面向的方向——麦加的克尔白。它是伊斯兰建筑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成为礼拜者集体祈祷的视觉焦点。
米哈拉布通常位于清真寺的朝向墙(Qibla Wall),即面向麦加的墙面。其设计因地区和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通常饰有精美的书法、几何图案和阿拉伯装饰。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米哈拉布包括麦地那先知清真寺、大马士革伍麦叶清真寺和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中的米哈拉布。
- 麦地那先知清真寺(Al-Masjid an-Nabawi)
- 大马士革伍麦叶清真寺(Umayyad Mosque)
- 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Mosque-Cathedral of Córdoba)
- 伊朗伊斯法罕伊玛目清真寺(Shah Mosque)
象征意义上,米哈拉布代表着神圣的指引。尽管它本身不具有宗教权威,但作为视觉和空间的标志,引导礼拜者统一朝向麦加。**伊玛目(Imam)**通常站在米哈拉布前,引领信徒们进行祷告。
在伊斯兰历史中,米哈拉布的规模、装饰和材料不断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艺术与建筑风格。无论设计简约或富丽堂皇,每一个米哈拉布的核心功能始终如一。随着伊斯兰建筑的现代化,一些新建清真寺的米哈拉布设计趋于简约,但其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依然保留。例如,土耳其的安卡拉克库尔清真寺(Kocatepe Mosque)
和马来西亚的国家清真寺(Masjid Negara),虽然采用了现代建筑风格,但米哈拉布仍然是礼拜空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