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楚红城和他的朋友们"免费订阅
驿站
■韦庆龙(山东)
下意识地转身,望过去
毫无意外,楼前地下室入口的阳光房
他正斜躺在破旧的二手沙发上
双手抱紧胸前,鲜黄色的骑士帽
掩住半张胡子拉碴的脸
应该是还在睡梦中
从夜色浓得揉不开时进来,到
天刚蒙蒙亮离去。几个月了
这个依旧陌生的外卖大哥
像只刺猬,夜夜扎进
四面玻璃包围住的小块幽暗里
我和他有过一次简短的交流
隔着门,在物业又一次驱赶他后
确切地说,我们并没有分享
多少彼此的信息,年龄,工作
婚姻,包括对未来的关切
凝滞的两分钟,我们只聊了天气
像一枚树叶的两面
共同迎接崭新的晨曦,一点一点
靠进。从眉间到墙角
到他归置好三两个包裹
把散落一地的烟蒂打扫干净
他不知道我住在几号楼几层几户
我也没询问,他下一站将抵达何处
我们在冬日的一个清晨作别
我送给他一个微笑,他留给我
一个远去的身影,逆着光
消失在时间的背面
关于一条鱼
■鲁西北(山东)
一条鱼来自上游。那时雾区中的河水
不像今天这样波澜不惊。将其托于手或
藏于衣袂,任一个夏天撕得粉碎
一束花挡住了太多的事物,包括一对
干裂的唇。她说欲望的食物链上还有什么
不被吃掉?我惊异于一条路灯的昏暗
感到了她遥远的冷,和一对深藏不露的鳍
烧鱼是我的拿手戏,总是在忘情中
来一次粉身碎骨的咀嚼、吞咽。而她
希望一池更清澈的水,就像我们初遇时
去过的那一片桃花林
快递员敲醒了我。一扇很久未开启的门
梦里的包裹沉得无奈。她在留言中说
其实每次我吃鱼时,她都事先拔掉了刺
遇见
■赵成(安徽)
对走过身边的目光,装作视若不见
她小心将纸板翻捡出来
拆开、折叠,细心捆扎打包。仿佛
每件都是垃圾桶深藏的珍宝
这样的刻意假装,让我想起母亲
也曾面对我的讥讽
假装不懂。将我要扔出去的纸箱
瓶子及旧衣物重新归拢
仿佛重新整理那些不舍的旧时光
直到,她们同样抬头朝我羞赧一笑
我才渐渐学会
收回讥讽和不屑。就像渐渐理解了
上一辈人口里的恨铁之意
遇见另一个自己
■楚衣飞雪(甘肃)
但我仍是我的幸运
这样看似完整的一个人
却让另一个比自己强大的人
苟活在生活中间,甚至
替另一个我,争取孤独和欢愉
这个人,在越来越多的遇见
给予我刺痛的惊觉
暗伤一样,却不可袒露
古怪,空有烛泪,玫瑰
而又扶不稳内心的颤抖
光阴向我们叙说无常
其间,你若丢失的或者缺口
在另一个人手边,反复地周旋
这也是一个人保全了另一个人
而各自宽慰
这还会是个有一身胆识的敌人
可以占据高地,可以无惧爱恨
深不可测啊,我在窗口结上辽阔的远望
和那个不曾谋面的敌人
暗自虚空,而杜绝剑走偏锋
遇见
■刘在旭(上海)
相比于成年陌生人在街上木然擦肩而过
那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冷不丁对我说
“叔叔早上好”
那是一张婴幼面孔
仙子化妆时努力想要达到的肤色
她的妈妈用一团白云包裹着她
手臂环绕着她
把她放在代步电动车中央最安全的位置
她的红头绳垂在一根根黑色的小辫子上
像春天逃窜到冬天的一个个调皮音符
气温零度以下的早晨
每人都缩头缩脑应对人来人往
那个和我擦肩而过的陌生的小女孩
非常清脆地对我打了个招呼
我抬头一愣还没回应 她们已过
我仅仅 截图了一幅清新美丽的人间
遇见落日
■陈金蓉(安徽)
挣扎着
隐身,又探出头
血染半空
江边的那片杨树林,烧起来了
熔金的光芒
涂抹着江面,过往的船只与归鸟
还有一个孤独的身影
下沉,一寸又一寸
直到它在我的瞳孔里缩成一个小点
被江水吞没
面对壮观的谢幕,远山默诵挽词
暮色四合
万物微微调整,渐次归于平静
手握一根芦苇,蘸些波光
我所有的表达,在此刻成熟
偶遇:老妇人与她的狗
■幽云(北京)
她硬撑着
那张松不下来的弓
她已没有气力
再背起七十年的凄苦上路了
她不得不把前二十年的
拣出来,单独装一个口袋
用绳子系在它脖子上
她背着后五十年的
蹒跚在前,一步一顿
它顺从地拖着口袋跟在身后
大张着嘴,吐着舌头
仿佛这些沉甸甸的东西
原本就是它自己的
她和它一前一后低着头走着
谁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两个单薄的影子
像两把锈迹斑斑的柴刀
一寸一寸地
刺进了巷口的最后一抹余晖
遇见
■樊德林(河南)
谈到中年时,始终绕不过
告别与被告别的话题
先我们而去的人,一定在某
个地方,耐心等着我们
后我们而走的人,迟早也会赶上
那些虚度过的时间,若干年后
会被另外的人,重新使用
犯过的错,难免有人重蹈覆辙
面对命运的多舛
常常追问苍天,试图找到答案
此生太短。或许再没有机会
拨动传说中的罗盘经
许多人守着空荡荡的肉身
却喊不回染尘的灵魂
神啊,必须承认
每当黑夜用手蒙住我们的双眼
那只决然扑向火焰的飞蛾
轻易就击中了我们的泪腺
遇见
■修祥军(黑龙江)
你的出现
是我源源不断倾诉的开始吗?
凝视之中交换着彼此
胸口的起伏
我反抗着什么呢?
我是否体察,她那致命性的意图
我不用去想那寒风的手,却又
如此多的战栗
我胸前的暖一定会忘记时间的
背后的冷
然后再辨认一下
暮色中的方向
遇见落日
■杨春秘(辽宁)
夕阳骑上山头
压皱山梁,荒草与树木
还有篱笆墙影子和犬吠
父亲背着落日
肩上的锄把闪闪发亮
仿佛吸附太阳所有光
他的影子一寸一寸缩小
山坡上,黄土又多了一堆
皱纹被压进土里
幸亏,有小草和荆棘托住余辉
“遇见”诗歌与人生的阵痛
施忠海
诗歌,是不断靠近真相的自我审视。诗人,是一群主刀医生,用艺术之刀剖人生之肌理,寻生命之隐疾。
“遇见”,一个看似唯美而轻盈的命题,然而诗人们却用尖锐的笔锋剥去浮于表层的外壳,深触内在的柔软。诚然,许多事物是经不住再三拷问的,它们的笑容会变成泪水,它们的光鲜会沉入泥泞,它们用来欺骗他人以及自己的系列举动,都化为乌有。留下的是伤痕,是无法直视而又必须正视的苦与痛、希望与挣扎、现实与消解。
十位诗人为我们带来十场“遇见”,风格各异,内涵丰富,在诗歌的内容与技艺上均有探索。
一、在细微之处行走,洞察生命的隐痛
二、以对立的方式思考,凸显人生的挣扎
三、向语言的丰美探寻,挖掘诗性的泉眼
施忠海,《北京诗人2024》特约评论家,六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散文诗世界》《青年文学家》《浙江诗人》《中国青年作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