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歌鉴赏№01:末未发表于《人民文学》等刊的诗太棒了

文摘   2025-01-22 00:20   甘肃  

 点击上方蓝字,请关注



       楚红城:愿每个人在新诗歌的光芒中触碰到自己的灵魂。




新诗歌鉴赏



01



本 期 诗 人

  —№01—




      末未本名王晓旭,贵州印江人,作品散见《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民族文学》《山花》等刊,被《新华文摘》《诗选刊》《青年文摘》等刊转载,出版诗集五部,曾获贵州省文学奖、贵州省专业文艺奖特等奖、贵州省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等奖项。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高研班学员,现供职于铜仁学院。






诗 歌 展 示




  天  地  有  节 (组诗)


末未



立 春


“迎接句芒神,得把自己弄干净”
爷爷来梦中说完就走了,我一生都在听

为了把自己清洗彻底
我把过去的老账翻出来

总有几个劣迹,如胎记附身
但时光原谅了它们

春天来了,这是一件天大的事
我要洗心革面,去迎接

她给我的九岭十三湾,带来东风
让枯木也开出花朵

那是必须的,我把自己当祭器
置放在原野高处

渴望抽薹的灵魂,才有资格
得到神的摩顶



                雨 水


今日,我为未来挖了个坑
造一座新居给流水

我知道,天空并非空空如也
明事暗事,辽阔无边

除了日月星辰的行踪,不得越轨
还要招呼神仙打架

甚至风朝哪个方向
吹,都要安排妥帖

人间的破烦事,最好
人间来解决

反正,力气用了力气还在
正如——水绕孤村去又来

汗水也可以再生,还可以
把一条河流挑到地里

那么雀雀菜,你只管出头
小麦,你只管返青

我有水桶镇乾坤
天天都是泼水节


                        惊 蛰

按约定,今日天空要发声,我奔跑在田野
提醒万物,做好轰顶的准备

春天出场了那么久
我去打个招呼,也应该

何况,我也是一粒难得开窍的种子
非当头棒喝,不能走出陈旧的身体

果真一个响雷,玉米有了苗头
向一碗早餐挺进

天啊,一个人还在地里,跳锄头舞
错了,他是在祈盼一道闪电

把他劈开,且,一分为二
一个种地,一个写诗


                       春 分

“时间是公平的,春分就是最好的铁证”
“黄昏和拂晓,算黑夜,还是白天”

不跟你讨论了,这个话题,交给古人
他们已活到时间之外,再也不会被什么难倒

我也还要赶路,趁天气不冷不热,正好挖土
种下福瓜、大豆——喂养一株炊烟

顺便种下东风和明月。生活的源头和现场
缺了诗意,要么枯燥,要么无聊

想起我就一路小跑,但也还是没追上鸟鸣
没赶上节节草踩着自己的肩膀,往天上冲

也没遇见“三千桃花集体怀春”。还是梨花守约
我来了,才上演大雪摇情满江

其实,春天一直对我不错,分给我一身阳光
也没忘再给一身阴影,让我充满两面性

是的,我不是地道的白菜白青菜青,而是
扯不断理还乱,类似于某种植物在转基因



               清 明

我有第三根手臂——锄头,活在泥巴里
除了骨头,便是骨气,像某人,一硬到底

有时天空无端摇晃,锄头就地一杵
躁动的世界稳住了重心,不再偏移

有时生活需要平衡,它立马横在肩膀
一头挑着茅草,一头挑着黄昏

路走多了,难免遇到恶狗,锄头当然不会迟疑
呼啦一声站出来,多么威风凌凌

遗憾,它至今还是单身
但愿这次踏青能遇到另一把锄头

今年祭祖,我响应号召,不扇风,不点火
不放烟雾弹。除了一捧菊花,便是这把锄头

我要让祖先们看到,他们的伙计在我手里
并没生锈



                谷 雨

谷雨之前,我又一次提醒自己
锄头和笔,各有其土
不能没大没小,用错了地方

可我老是犯糊涂,比如今天上午
路遇黄花菜一朵,被众草围困
它也要开。我急忙打开手机写下——

“菜非诗,种子乱撒不得
诗非菜,意象岂能落草
皆可抛,但要记住一花一字都有它的任督二脉”

今天是谷雨节,天地早就有约
天要下雨,粮要满仓
人间还需要一只戴胜鸟

但此刻漫天飞的,是农家肥的味道
它走一路臭一路,然而
有人捂住鼻子,也不反对它顺理成章

更加臭美的,是昨晚,我写下了一首歪诗
它花团锦簇,一桩糗事
通过修辞术,桃之夭夭

说来也是,鱼和熊掌
本来就各有其命
鱼,养活江湖。熊,死于脚掌

然而今年,谷雨未雨,百谷忧伤
我悬天打望,东拉西扯写下这些文字
权当提前给你送来下酒的花生米


                       立 夏

刺莓怀春,已成正果
当它此刻被当做小心脏,盛放在
一张桐子叶的胸膛

还要当我身背蓑衣,以田为龛,以锄为香
并手托树叶跪下:敬天,敬地
敬自己,也是一名日出而作的劳动者

敬麦芒,曾经不让针尖
敬青梅还在回忆中骑着木马
敬蝴蝶双飞,让空气有了暧昧的味道

敬蚯蚓,帮泥土松了一口气
敬青蛙,出场便压倒呱呱叫的尘嚣
敬蜜蜂,一再提醒我,好日子都是酿出来的

最后,敬早晨的三只咸鸭蛋
它们给我力量,扛着一张九齿犁耙
把雨淋淋踩在脚下

想想,当年天子
也不过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
迎夏于南郊

而我今日
携的是群峰、乌云、闪电、雷雨
立于江山之上


                        小 满

麦子已成熟过头,要倒也是一边倒
很好,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倾向

最伤神的是油菜,心眼小,脾气大
眼看就要怄烂在雨中,但着急也没用

那就继续躬身南郊,天一锄,地一锄
与风声雨声打交道

继续栽下野花不让家花,再顺手
洒下一把鸟鸣虫鸣,胜过百家争鸣

其实我省下了许多力气,用来晚上搞小动作
左一笔锦绣,右一笔山河

横竖都是九死还魂草
我在纸上开疆拓土,一个帝国悄然崛起

这时,再谈成败,就不合时宜,我有英雄病
更有一心二意这个顽疾

这些年,我一边用锄头刨生活
一边用文字造我的江山,这叫两不误

误了也无妨,夏风在吹,苦菜在长
——荒滩野地皆粮仓


                        芒 种

追悔没用,岁月荒芜
如一地落英,再也回不到枝头

其实,花神并未远走,我知道
它隐身在五谷的怀胎中

如此一说,挽救自己还来得及
还可以不用喝西北风,度过寒冬

整个下午,我都在移栽稻秧
在望天田里稀里哗啦,像在跟泥巴打仗

后来我又在玉米地里,补种黄豆
将农业的起死回生之术,一一派上用场

终于可以煮一壶青梅酒了
我要犒劳拔节的禾苗

它们风雨兼程,提着自己的脑袋
献给秋天的一把镰刀


                         夏 至

当然,而不是想当然,夏至还有另一个美名
地久天长。但人间不配,人间所有的信誓旦旦
不过此刻短暂的雷声,出口就被大风收回

人间只配五雷轰顶,才想起买一朵玫瑰
去哄一哄爱情,试图堵住一个人内心的霹雳
甚至爱情这个词,也只有我种的太阳花才配

太阳花一直在地头燃烧,但从不留下灰烬
我怀疑,它在追随太阳的过程中
太阳发光的秘密,早已心领神会

本来还要说太阳花,这个名字多好听
突然雨声大作,江河翻案,然而从远古翻到今日
也没翻出更多的花样,无非载舟,无非覆舟

无非时光如流水,这有什么用呢
正如天雷要追你,逃到天涯还是在它的眼底
还不如门前芭蕉实在,可以托诗情,也可当扇子

又突然一声蝉鸣,它自作主张,代我诏告天下
今日诸事皆宜,言未毕,蝴蝶合账,蜘蛛求嗣
我补充了一句:务必爱上草根


                         小 暑

水稻已经怀孕,有情人肯定不会打甩手
去关心它,依我看
带条雨后的彩虹,比较合适

有天光罩着
融入生活后的大米,不发出天香
才怪

野棉花的小心思,我懂,它生死要往白里胖
无非是想某一天,腾空而起
成为被仰望的白云

蟋蟀还是第一次来我家,木床,石床
都安排好了,你就安心住下
我的家,就是你的阿房宫

外面的世界,热死个人,又闷死个人
蟋蟀啊,你乱弹琴
也比催命的手机铃声好听


                        大 暑

父亲要去田间扯稗子,母亲立马
取下两个斗笠,脚撵脚
标准的夫唱妇随。他们之间
三年不说两句话
对待劳动,却举案齐眉

山坡上,奶奶独自在自留地里挖洋芋
她挖一窝,就丢到旁边的玉米林一窝
我在浓密的叶子下乘凉
把土豆当玩具,左一个小皮球
右一个大皮球,一一投进箩筐

这些事都过去了多年,那时
因为有大人庇护
从没觉得太阳有多大,热天有多热
现在轮到我
成为了当年的父亲

现在,总认为至少有两个太阳
一个在头顶燃烧,我躲在自己的阴影里
也没逃过一劫。一个在背后穷追
为了留个活口,才没把我追成干货
我说起话来,也才不至于把人擦伤

也好,人间有疾,满地都走着老寒腿
那就干脆一点,把太阳当三伏贴
说不定,我的麻痹大意症
阳虚症、夜游症、小儿多动症
也会随之灰飞烟灭


                        立 秋

秋来了,可我依然手握蒲扇,警惕着伏天
在撤退时添乱。我知道,时间有模糊性
并非真的立秋三日,退凉三尺

而今,我已不再是那个被词语蒙蔽的少年
我在禾苗的灌浆中
得到了醍醐灌顶

该排灌的还得排灌,天家的事情说不准
半路收回阳光和雨水,这种糊涂事
岂止一回

闷热还在让世界苦闷,但大豆并没停止
坚固它的铠甲。它是我一日三餐的锦衣卫
时刻准备着,在筷子尖出生入死

还有此刻待命的玉米,我常常刚刚端碗
就被生活呼叫,被喉中夺食
不得不,抓一个就走

那一刻,就像抓住了天下第一镖头
身体有了玉米护送,我就只管去照看灵魂
秋有秋老虎,我有镇虎符


                        处 暑

明显感觉这些时日,有两股空气,都不服软
仿佛各师各教的武林高手,一冷
一热,在梵净山区,过天地阴阳招

我夹在其中,腹背受气,又随风摇摆
还假装冷暖不知。其实
我挽起裤脚,提着镰刀,是方便收拾山河

在我看来,岁月还不够辽阔,挥手之间
金色世界就归顺在了我怀里
甚至红与黑,青与白,也俯首称臣

挞谷子去啰


                        白 露

不像人世演戏那样苦恼,大地换装
风一吹,便成了。它从来就是,自己
给自己跑龙套,这是它们的传统,敬业
又不麻烦人,此规矩,久远到地老天荒

比如此刻的银杏叶,很是注重自身形象
它在晚风中退位时,那才叫
潇洒,优雅,辉煌
人间虽有百态,想模仿也模仿不了

大戏还在后头,在万物集体登场
在鸡冠花扮关公,过三雷,斩六霜
在柳莺扮贵妃醉酒
看得高粱里里外外,一片潮红

还有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雁来红
还有黄雀、椋鸟、柳莺、绣眼、沙锥、大雁
还有玉米、红薯、晚稻、大豆、荞麦、花椒
还有枣、梨、核桃、柿子、柚子

它们照着人世的模样,扮黑脸白脸花脸
扮薛仁贵出征到我胃口,扮穆桂英挂帅在我眉头
它们,是我生命中的生、旦、净、末、丑
个个我都爱到了心蒂蒂,爱到了涕泪横流

盛宴还在秋天的旷野继续,但剩下的时间已不多
还有小麦要播种,油菜要移栽
来年的春天,生活才有戏唱
还要接一滴清露,把心灵喂养

还要去割草,喂老黄牛,它一直拖着犁铧
像土地的信仰,很低调
最后,被软禁在草丛的蚂蚱
你出来吧,赦你终身丑角,扮开口跳


                       秋 分

生活如出一辙,出门就遇到人影匆匆
他们握不住时间的把柄,神色如败叶

我追上隔壁刚失业的年轻人,告诉他
时间就是你转手买的秋茄,但他不信

我马上亮出一把随身携带的锄头,话
还没说,他却奔向大巴车大雁南飞了

晚上,我坐在葡萄架下,跟果盘讨论
苹果的芬芳,与幸福相比差几口人气

之前我还问过砧板,洋葱是不是两个
小夫妻吵架的滋味,或者婚外情的情

除了藕断丝连,莲藕的一肚子小心事
你还懂几个漏洞?斩乱麻的菜刀无语

我一再提起的这把锄头,从种子开始
一路还原出时间的形状、颜色和重量

土豆土,苦瓜苦,不过是其中之一种
青菜青,黄豆黄,好花红,是另一种

看在月亮多年跟随我走到凌晨的份上
今日,我用酒杯分了一半秋色给夜晚


                       寒 露

像破落的帝国在阅兵,白杨树组成方阵
也没挽回败家子气,越看越想笑

还是不要想多了,比如这把月亮刀,一生
就想草,草就成了真理,牛也想

而大雁要走,它只是路过,罢了
让它走到它想要的天涯

武陵山区,有长尾鸟,有雄鹰
它们一直在头顶飞成天空的心肠

眼前的都是假象,枫叶也是在装燃烧
荷叶就此老去,无非是想睡到春雷响

你说的荒凉,其实是万物在辞去青春时光
从而活得更简洁,充满萧杀的力量

我摸了摸自己的头顶
还有几根赖毛


                       霜 降

残荷站在水落处,用垂头定格谢幕
还故意东倒西歪,用扭曲的影子钓鱼
肉身死了,想法还那么多

岸上,两张梧桐叶碰了碰衣袖,纵身一跃
从枝头奔赴虚空,好像那里有第二个春天
且有凤凰在等着它们去相会

只有武陵山,白霜落满了胸膛
还和创世时一样——雄起
力量,精神,都传到了路人身上

我要去四下走走,搜寻百草的遗言
装订成册
人与草,本来就命根相连

青菜还要补栽,不能让日子留白
放心,锄头有火
它会把泥土擦亮、擦热

还要再拍一张红枫存在手机,冰封之日
发到朋友圈去燃烧
寒冷不分南北,打哆嗦的人不少


                        立 冬

当西北风集结头顶,江山学会了低调
只有几枚枫叶不懂事
还在飞叉叉,把个性张扬

我更不知天高地厚,说西北风算个屁
要耍威风,回到西伯利亚去
小心一锄头挖脱你

其时,我在补种胡豆,把沉重的外套
脱在一边。当然不是小阳春回来了
而是我全身的骨头,都需要醒醒

我也想冬眠,学簸箕虫放下自己,一觉之后
又春光乍现,但我还有人间缠身
估计这一辈子,都只能是想想而已


                        小 雪

很过瘾,早就该这样动用锄头
把石板杵得雷响,而不是当初那样
握着拳头,对着空气出手

我要镇住寒冷,它欺负地里的白菜
其实,我是在给生活撑腰
而天地之间,堆满了契约,应该也有误会

如此一杵,嘿,地痛了,但天也亮了
这为来日的东南风打开了一条通道
它正在赤道附近收集雨水和阳光

是的,我们要允许菊花败走霜枝,可我
有命在身,不可猫在炉子旁当衰包
造肥、造林、造诗、造人,我都行

在我眼里
今天的飞雪不过天空打出的一个喷嚏
我也会


                          大 雪

昨天,我用锄头在雪地写下三行诗
敢断定,三行都不是出自我手,它来自天外

现在我想通过种下几棵桃树
把当时的神来之笔救出来

有人很好奇,非要我带她到那块雪地,真的
就去了,除了白菜在白,诗已不在,包括雪

我耸了耸肩,不好意思地旁白,又像
自言自语——人间烦躁,雪不愿久待


                         冬 至

出门就遇到一根冰棱挂在屋檐,像在警告我
天下大局已定,莫动手——寒冷不可修改

可一把月亮刀偏不信教,它有它的铁心肠
更有它的快道理——娃娃菜不是娃娃的菜

我看见,因为拥有一颗跳动的心脏
路上的行人,暂时还没被冻僵

但有人已经发烧,胡话如乱雪,没有根据地
有人还没活够,宁愿喝西北风,也不要孟婆汤

六井溪是个搓衣板一样的村庄
它被冷空气搓来搓去,已褪色,翻毛

今日,我要在鞋上绑草绳,去爬梵净山
取下那顶冰雪做的瓜皮帽,戴在我头上

亲爱的,放心睡你的热被窝吧
我来替山河冷


                 小 寒

从来就有点那个——得理不饶人,何况没理
这个鬼天气,挫败了我骄傲的鼻子,就该
见好就收。可它还在得寸进尺,往背脊骨钻

为了稳住自己,我和影子靠着墙壁相互挤
去割白菜时,还顺手抓起一团雪
朝天边扔去,我要以冷还冷

后来又跳来跳去,试图把风雪当毽子踢
引来了梅花的好奇,它们提着小灯笼
集体站出来,无意间,拱破了小寒的寒

出走到温泉边的灵魂,又回到了它寄居的身体
这骨肉相连的小江山,是梅花给了他
彻底动起来的力量。冬天,活了


                        大 寒

不寒而栗,那是灵魂有空穴,有来风
如今天的西北令,专找有漏洞的人,下手

如资本家,变本加厉,试图用铺天盖地的寒冷
把一个人的江山冻结

但我手里握着一把锄头,就等于握着一把火
它不熄灭,就等于,命中自有隔年春

又不是第一次冒犯西北风,今日必须栽桑树
我要为来年的一只蚕,种下商品粮

“鲜花可以不要,但有滋有味的咀嚼必须延续”
话还没有说出口,天空又下起了雨夹雪





新诗歌鉴赏






本 期 鉴 赏 人

     —№01—


      唐竹英女,生于1978年,笔名东方桔雪、今夜迷离,湖南溆浦人,铜仁学院写作研究院教师,曾长期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湖南省作协会员,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贵州省评论家协会会员,曾出版诗集《一生请爱我三次》《五月人间》、长篇小说《十五夜》《磐石》,作品散见于《湖南文学》《绿风》《今日女报》《贵州日报》《大众阅读报》《边城晚报》《铜仁日报》《怀化日报》《湖南教育》《中国诗人》《贵州文学》《梵净山》等刊物。







诗 歌 鉴 赏 



与自我对话的若干种可能性

——以《天地有节》为例论述末未诗歌的诗性、人性与自然性


                 唐竹英

      读末未的组诗《天地有节》,我们发现他善于用原生态的语言来展现人的生存,用陌生化的语言阐释意境,用平民化的语言给万物命名,他尤其擅长把握诗性语言的尺度,让作者从他的诗中看到诗歌与自我对话的若干种可能性。


末未注重诗歌的诗性表达


      诗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诗歌也准许在表达现实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虚构,而诗歌语词的巧妙运用,则为诗歌内容、意境等的虚构提供了可能。这种可能促成了“诗性”的实现。诗歌的诗性注定了他表达的自由,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可以是时空的,也可以是超时空的,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非虚构的。鉴于人们不同的审美经验和不同心境、不同年龄段的审美经验的不同,诗性表达的多样化应该被允许。末未诗歌就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诗性表达。
      《谷雨》开头写道:“谷雨之前,我又一次提醒自己,锄头和笔,各有其土,不能没大没小,用错了地方。”诗人用诗句实现了自我对话的可能性。意象不断搬出,对话不断涌现。这些对话是场景、心理、意境构成的需要,也是诗歌定然性呈现的需要。诗人每一次都于经意或不经意间,打好了对话的腹稿,用别出新裁的语言敦促另一种诗意的恰切表达,以期不重复,不雷同,不千篇一律。诗人的自我对话,有宏观的,如关涉自然,关涉宇宙世界;有微观的,如触及某一个具体的物象,一种不被人发现的小心思。
     《小暑》第四节:“蟋蟀还是第一次来我家,木床,石床,都安排好了,你就安心住下,我的家,就是你的阿房宫。”诗人与蟋蟀进行直接对话,用了第二人称“你”,富有亲切感、谈心感与质感。语词之间包含着一种力度和温度,一种对生命的友好与尊重,一种怜爱甚至是宠爱。每个诗人对生活与真相的本质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末未用自我对话的形式来抵达生活、抵达真相、抵达诗意。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末未还是一个奉献型的诗人。他会把自己奉献给四季,奉献给语词,奉献给诗境。他与四季对话,与语词对话,与诗境对话,归根结底是与自我对话。有外部对话,也有内部对话,最终呈现的是完整的诗歌文本,是各自独立又可互相叠加的诗歌意境,从而完成富有自我特质的诗性表达。

末未注重诗歌的人性表达


      如果我们对末未的诗歌去进行宏观研究,就能发现他诗歌的总体形式和创作规律,可以概括出他的意象群体,发掘出他的精神谱系,提炼出潜藏在他诗歌之中的文学经验。他的每一首诗都具有自身的审美结构和审美功能,都有一种注重人性的个性化的表达。
      《惊蛰》第一节中诗人道:“按约定,今日天空要发声,我奔跑在田野,提醒万物,做好轰顶的准备。”这些诗句,非常符合诗人的个性特征,是人性与自然性的结合。诗人末未与我们熟悉的同事末未,此时已经高度契合;诗人末未与自然人末未,已经文、身合一。以“天空要发声”来指代“雷声”,这是一种人性语言的奇崛表达,代替了一般的平淡叙述。诗人特别注重化平淡为跌宕,注重出其不意。奔跑着去呼唤,“让万物做好准备”,传达出诗人的急切心理,看似多管闲事,其实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神契形合的责任感。天地何其辽阔,单个的人是何其渺小,大背景下出现一个奔跑的小点,对比之下,在场感、介入感显得格外强烈,如果不加入电影画面的联想,那么,视觉想象的冲击力更为巨大。人之小,反衬天之大,抑或天之大反衬人之小。人奔跑之快更衬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呈现出或对抗或统一,或有力或无力,或有形或无形,或既视或未视的格局。
      末未的诗消除了主观与客观、现实与想象、时间与空间、情感与理智的对立,不同的诗放在一起加以品味,你会发现,他用绵密而独特的诗歌语言,将诗意的东西综合了起来,使诗具有一种统一的美感。注重细节,富有张力,同时不忘突出读者的参与感与在场感,注重赋予诗歌人性化的表达。“警惕着伏天”“收回阳光和雨水”“柳莺扮贵妃醉酒”“被软禁在草丛的蚂蚱”“白杨树组成方阵”“只有武陵山,白霜落满了胸膛”“人间烦躁,雪不愿意久待”“引来梅花的好奇,它们提着小灯笼,集体站出来,无意间,拱破了小寒的寒”等,它们都是不同诗里的诗句,作者都安排了客观的物象,同时也掺入了人的主观感情,在把对话的潜意识隐入物象中的同时,给万物争取到话语权。在他的诗歌语境里,万物不是沉默的,时时都有开口的可能。万物不是无情的,都蓄积丰沛的感情。
      末未诗歌里的感情是相当丰沛的,但又不是赤显的、爆发的,不会毫无遮拦地喷泄而出。他诗歌里的感情,像极了蓄满夏季雨水的水库,盈满而平静,有渗出,但更多的是收敛和节制。他最多用个放闸式输出,但也是定量的,根据需要点到为止。明明蓄积着感情,却要一点点地表达,这个过程对于诗人来说应该是有过阵痛的体验的。他得把握诗句生产的节奏,得控制用词用句的力度,得留得住暴发的力气。读末未的诗,你得小心翼翼,一不小心你就会被他独特的意象、丰富的情感、神奇的语言表达所惊动,你会被一个接一个的惊讶弄疼神经。
      读了末未《天地有节》中的二十四首诗,你会发现,诗人其实已经把自己献祭给了每一首诗,给予了每一首诗人性化的表达。以物性呼唤人性,以人性表达物性,又以物性沟通人性,做到物人相融,天人合一。

末未注重诗歌的自然性表达


       末未的诗歌关注“此在”,也即关注人在世界中的存在。他也立足大地,关注人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同时也关注诗歌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关注万物生长,关注诗歌拔节。末未不太关注技术的世界,他更在意的是艺术的世界。他观察、描述、表达自然生活,把自然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
      在《立春》一诗中,他写道:“她给我的九岭十三湾,带来东风,让枯木也开出花朵。”“九岭十三湾”既是一种虚指存在,也可能是一种实指存在,至于“东风”这一意象,它是诗人的想象,也表达诗人的愿望,诗人寄希望于“她”带来东风。而“让枯木也开出花朵”则是一种更具奢侈意味的祈愿。明知“枯木”逢春的机率有些渺茫,发芽已难能可贵,“开花”更是难上加难。这一现象是基于诗人对于自然的想象而生发的,带有一种提前夸张的艺术意味。诗人将主观愿望寄托于自然奇迹,造就另一种意境出现的可能性,用超时空链接实现主客观的对接,实现自然性表达与诗意呈现的对接。
     《立夏》中“敬”字系列的出现,给人强烈的艺术冲击感。“以田为龛,以锄为香”,然后“敬天”“敬地”“敬自己”“敬麦芒”“敬青梅”“敬蝴蝶双飞”“敬蚯蚓”“敬青蛙”“敬蜜蜂”“敬三只咸鸭蛋”,境界已然开阔,结句更是大气磅礡:“而我今日,携的是群山、乌云、雷电、狂风,立于江山之上。”诗人自始至终,都将诗的艺术性、自然性与人性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畅快淋漓。与自然交谈,与自己对话,实现了诗人与外界对话,同时也与自我对话的可能性。对其诗歌词句、语言进行细读、分析、品味等微观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其结构的广阔性、意蕴的丰富性和视角的多样性。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诗歌是诗人思想的直接语言,是诗人对日常生活与自然万物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果。
      末未热爱大地,守护大地,与大地共语、共舞、共存、共在,观察大地的四季变化,聆听大地的虫吟鸟鸣,触摸大地的鲜花果实。从自然性的角 度来说,末未已将自己与大地融为一体,与大地的心脏一起跳动,与大地 热血一起流淌。这就提供了他描述自然、表达自然、推介自然的可能性。仔细去读末未的诗,你会发现他其实还在向世人、向读者、向另一个自己炫耀自然。这种炫耀充满童趣,充满艺术感和仪式感。用诗歌表达来炫耀自然,这样就更加紧密地关联了艺术、诗歌与人的主体性。把诗的自然存在置于人的现实存在与社会的本质存在之中,从而获得诗的存在价值的升华,实现了与自我对话的若干种可能性,同时也实现了诗人本身在大自然中的诗意栖居。最为主要的是,他善于用“同质异构”的方法构筑一种地方性的诗歌现象,同时带动一批诗作者进行体验式、沉浸式的创作,从而开创了一条黔东诗歌写作的新路。





   

      新年新气象,说几句开设〖新诗歌鉴赏〗栏目的话:便于更多读者了解发展和繁荣中的现当代诗歌创作和鉴赏。领悟、接受和爱是要旨。
      如果有好诗、评论文章,欢迎投稿(请加微信18811132675);如果喜欢,请关注本平台,欢迎转发,感谢支持。
 

       注:《天地有节(组诗)》发表于《人民文学》2023年第2期。



 

楚红城和他的朋友们
《北京诗人》年度选本等多家纸刊选稿基地;发现诗歌新人;建设诗歌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