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官距家仅仅20米了,但是“她”永远回不家了…

文摘   2024-08-13 22:23   内蒙古  
大家好,我是马元


距家仅仅20米,但她永远到不了

夕阳西下,一天的忙碌本该画上句号。但对于王佳佳来说,那个傍晚,她的生命却戛然而止。


8月7日下午,一个37岁的女法官,一个家庭的半边天,一个法律的守护者,却在离家门口只有20米的地下车库里,遭遇了不测。


一条人影窜出,一把将她抱住,并迅速将手中利刃割向她的咽喉。


女法官几乎来不及反应,喉间鲜血就喷射而出。她也试图挣扎,然而重伤之下的力量越来越微弱。


最终,女法官怀着满心不解与对亲人的眷恋,倒在了血泊中……



这究竟是啥原因造成了这一起悲惨的事故呢?


一个法官被杀,竟只是因为9000元

8月8日凌晨3时许,嫌犯党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被抓时,党某某已服下毒药,处于昏迷状态,送医治疗后才脱离生命危险。


党某某对王佳佳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这还要从4月份的一起交通事故说起,党某某是一个50岁的老汉了。


那天,党某某骑着一辆两轮电动车和开轿车的李某某发生轻微碰撞。



党某某脚踝处、左腕关节处都有损伤,交警认定李某某全责。


因双方协商无果,今年7月,党某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某赔偿他29天的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8832.93元。


这起案件,就是王佳佳承办的。



办案中,王佳佳根据党某某“实际住院只有15天,其他14天并未住院,只遵医嘱开具1盒口服止痛胶囊和3盒外用消痛贴膏”的实际情况,判令党某某所得损失赔偿应为9384.89元。


这和党某某预期赔偿,相差9000多元。

党某某因此怀恨在心,产生了报复念头。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本来根据事实进行的判决,不知为何会给自己招来如此横祸。




劳模般的“她”,几乎一天审结一起案件

王佳佳法官,一个年仅37岁的生命,她的职业生涯中审结了数百起案件,平均下来几乎不到一天就审结一起。

这样的工作量,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但王佳佳却始终保持着勤勉敬业的态度,公正司法,赢得了同行的尊敬和赞誉。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法官,在她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极端的不公。


党某某,因为对赔偿金额的不满,将个人的失意和愤怒转化为对王佳佳的致命攻击。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法律判决的争议,更是一个关于社会公正和人性善恶的深刻反思。


这起案件,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我们社会的多面性。


王佳佳法官的不幸,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问题的具体体现。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司法公正与个人情绪之间的冲突,看到了社会保护机制的不足,更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共情和理解。

话说在最后,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让我们思考司法公正的问题。


王佳佳法官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了判决,却遭到了极端的报复。


这不禁让我们质疑,我们的司法体系是否足够强大,能够保护那些守护法律的人?


我们的法律是否能够给予法官们足够的支持,让他们在做出公正判决时不必担心个人的安危?

第二,是社会保护机制的问题。


一个法官,在执行公务、维护法律尊严的过程中遇害,这无疑是对我们社会保护机制的一次严峻考验。


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加强对于司法工作者的保护,确保他们在执行公务时的人身安全不受威胁。

第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和理解。


在这个案件中,党某某的行为虽然令人发指,但他的选择也反映出社会中某些人对于失败和挫折的极端反应。


这提示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中的边缘群体,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避免他们走向绝望的深渊。

最后,是我们对于社会公正的追求。


王佳佳法官的牺牲,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公正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维护。


我们需要建立起更加公正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当我们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请停下5秒钟想一想,这些事情到底是他们的错,还是错在别处?

这样的思辨,有助于我们在共情理解中,走出“底层互害”的恶循环。

我们当互相体谅与悲悯,而不是仇视与杀戮。


为什么,我会觉得众生皆苦?


因为,这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我。

你说呢?


馬元说
说出观点,表达态度,愿我们都被温柔对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