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下河滩村工作了一年有余。这一年来,从陌生到熟悉,从不适应到慢慢融入,我有幸见证了下河滩村的发展变化,下河滩村也目睹了我的成熟成长。
“第一次”驻村报到
从“工作新手”到“熟门熟路”,走好心中“长征路”。刚到下河滩村,面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听到的是一道道急促的电话铃,桌面还有一叠叠厚重的文件……对于如何做好村里的工作,我一头雾水,毫无头绪,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群众的详细情况,明显有些困难。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诸如此类画面每天重复上演。一次次的入户走访成为了我拜师学艺的最好课堂,在田间地头、在村民家中、在村中道路上,我倾听着、记录着、思考着,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也形影不离。作为“基层小白”的我积极调整心态,主动融入基层生活,主动了解情况,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听民声、体民心、解民忧,真正做到与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如今开展工作已变得不再困难,不再总是被动的完成上级各项交代的工作任务,而是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次”入户走访
从“驻村工作”到“驻心工作”,解好百姓“生活难”。“小李,你们快来,进屋里来坐一会儿。”,监测户马叔叔邀请我们进门歇息。这一年来,群众带给我的感受更多是“人情味”和成为“自家人”的门道。在驻村期间,我与下河滩村驻村工作队以及村“两委”时常开展入户走访排查,对重点人群重点排查,对监测户常常关心、常常慰问。回想起第一次来到村中的农户家,我紧紧跟在书记后面,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埋头记录着书记与村民对话中的重点。渐渐地,我抱着学习的态度与群众“交心”。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时,提前做好功课,杜绝干篇一律地反复询问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收入情况,而是更多关注他们的生活近况和生活困难。要抱着“小学生”的学习态度,耐心听取群众诉说,激发他们表达个人想法和意愿。这样,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朋友,与我们诉说生活中的琐事,而我们也能借助这一件件大事小事更加了解基层。
“第一次”防洪防汛
从“初出茅庐”到“如鱼得水”,筑牢群众“安全线”。今年八月底以来,平安区发生了数次较大程度的降水天气,山体滑坡、道路开裂、房屋倒塌等险情频频发生。在这期间我与驻村工作队以及村“两委”干部迅速行动,在乡政府领取防汛物资后奔赴村中开展隐患点排查并对群众进行转移。聚焦临崖、临河、低洼易涝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按照不漏细节、不留死角原则进行全方位、地毯式监测排查,并在危险河段、路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落实“叫应”、“叫醒”机制,密切关注雨情,在村民群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他们做好应对防范,避免造成财产损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确保避险转移工作“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此次防汛工作中,下河滩村累计转移31户122人,牢牢把握住这场防汛战役的主动性。
第一次成为“热锅上的蚂蚁”、第一次整理村级党建档案、第一次撰写约稿、第一次收到“感谢”、第一次被村民邀请到家里坐坐、第一次开展撂荒地整治、第一次组织村民大会、第一次在会议上发言……踏入基层的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要争做扎根基层的奋斗者,与基层来一场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让自己的青春更加丰富多彩。启程,从无数个“第一次”开始!
作者简介
李欣悦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2023届选调生
选调至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
现任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下河滩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监制 | 蒋友谊
审核 | 祁晓翠
编辑 | 段振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