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社会化大分工,而资金的逐利则在推动行业的合并。
在AI热潮的推动下,有的企业选择了剥离非核心业务,把事情交给其他更为专业的人去做,而有的企业则选择了通过买买买,把技术疆域进一步扩展。
通过其扩展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到其公司和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些端倪。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现在的意义
过去的积累
未来的布局
久违的同袍 :)
I. 现在的意义
AMD花了近50亿美元,收购了ZT systems,这是AMD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之一。
然而这个收购的意义,不止是体现在高额的花费上,更表现芯片公司发展方向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一般来说,芯片公司的开发周期长,资金和技术门槛高,毛利率也较高,收购对象一般为同行业芯片公司,进一步形成市场垄断,或者跨行业芯片公司,形成技术犄角之势,或者软件公司,优化芯片的应用和性能场景。
而系统公司一般是作为下游或者芯片公司的生态合作伙伴,在以上几个公司运营特点上有较大的差别。
硬件系统业务一般是芯片公司作为剥离或者分家的对象,这样可以更好地聚焦芯片技术,也更好地与下游生态伙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所以AMD收购ZT System,对于该公司,以及数据中心特别是AI行业都有一个转折且明显的示范作用:
随着AI业务的迅速发展,底层基础架构在芯片和系统设计上需要更紧密的结合。黄教主提出了机架即芯片,数据中心及芯片的概念,快速迭代推出几款颠覆式的系统设计,并且对于ODM在供应链上有霸道总裁式的合作关系。
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前瞻和探索需要紧密合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复杂性和差异性导致了近乎闭门的生态环境。
AMD在补齐了FPGA和DPU这两块芯片版图之后,收购了ZT System,旨在通过扩展芯片,软件,和系统设计的产品组合,在AI计算领域攻城略地。
II. 过去的积累
ZT System位于新泽西,是一家超大规模服务器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1994年,ZT System开始制造个人电脑和中小企业服务器。
2004年,公司将重心聚焦于金融客户,提供高频交易所需的高性能服务器。
2010年,ZT System开始提供机架为主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并且在2013年赢得了首批超大规模和云供应商客户,即CSP。
现在,每年发货数十万台服务器,创造100亿美元收入。
这些CSP厂商,虽然没有公布,但可能包括微软,Meta,和亚马逊等巨头。
这些多年积累的系统设计能力和客户经验,正是复杂系统设计和大规模部署所需要的。AMD正是看到ZT System这些多年的积累,也看到了未来系统设计的挑战和趋势。
III. 未来的布局
AMD收购ZT System后将会出售大约1500名员工的制造业务,保留并且提升系统架构和工程能力。这部分大约有1100名系统工程师。
收购ZT System很显然不是要做服务器,卖服务器,那么系统架构和工程的能力会帮助AMD做哪些布局?
AMD的MI300被称为至今产品增长最快的产品,2025年即将推出MI350。面对英伟达在数据中心的垄断地位,AMD需要在某些方面跨过护城河。
对于CUDA,有ROCm,对于NVLINK,接下来有UALINK。
对于GB系列,机架互联,集群设计等发展区域,对于越来越复杂的AI系统,AMD急需要这样的能力去构建,并使能相匹配的架构,并且在下一代产品中提出创新以及颠覆性的改变和设计。
那么对于行业来说,可以看到的布局是什么?
垄断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不管是垄断还是竞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和更新速度将会很快。
NV在推陈出新,AMD在加强系统能力,而Intel多年来擅长的就是系统及生态,这些技术挑战在系统厂商侧,在用户侧,只会更加放大,需要更多的能力去做整合,去做兼容。
也许,这种螺旋式的发展,会给新生的中国系统厂商带来一个黄金时代,类似于IBM,Sun,Oracle时代的一个发展机遇。
这样的变革速度也让我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有了泾渭分明的分割,一边是标准化的传统服务器设计,希望在各厂家之间做到无差别的替换,在系统厂商侧做到简单的跟随,一边是差异的AI系统和服务器,不仅仅是芯片和系统厂商,在每个部件上,都会存在很多的NUDD,快速面临技术挑战,也快速被被采纳使用。
IV. 久违的同袍
收购之后,ZT System的CEO Frank Zhang将领导AMD的制造业务,而总裁Doug Huang将领导设计和客户支持团队。
两人都将向AMD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Forrest Norrod汇报。
而Doug和Forrest 不仅是混战多年定制化服务器的老兵,更是久违的同袍。
可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高阅读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