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现实要求。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指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的内涵意义。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决定着党在农牧民中政治威信的树立、党建引领农牧区振兴的力度、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基层贯彻落实成效。西藏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西藏实现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基础,因而要切实增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实现农牧区经济社会的长效发展、绘就雪域高原美丽画卷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
强化政治引领。政治属性是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属性,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是增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的前提性要求。通过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引领,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能够有效推动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守卫边疆领土、开展反分裂斗争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方面,要把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兴边富民等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引领示范作用,使党在西藏的执政根基更加稳固。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对农牧区各类组织的领导。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强对村民委员会、农牧区集体经济组织、农牧民合作组织等领导,引领各类基层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把广大农牧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夯实组织建设。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有效引领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牧区顺利贯彻落实,就要强化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一方面,需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覆盖力。为适应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深刻变化,要打破传统的“一村一支部”的组织设置方式,探索产业链与新兴业态之中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按照产业分工的契合度建立联合党支部、党总支,实现统一领导,把基层党组织建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产业链上,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扩大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党员、干部是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细胞,组织队伍的建设是党组织发展向好的关键环节。这既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程序,以严格的标准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考察,把听党话、跟党走、善团结、会发展、能致富、保稳定的农牧区优秀人才吸纳入党,又要扩大农牧区带头人队伍的选拔范围,把农牧区之中懂藏汉双语、熟悉农牧区情况、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致富能人、新农人、新乡贤与大学生村官等突出群体作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后备人选重点培养。
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与重要法宝,只有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牧区文化阵地,强化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力,才能教育引导农牧区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一方面,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考虑农牧区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四史”教育纳入经常性的教育内容,让理想入心、让理论入脑、让理念入魂,引导农牧区基层党员、干部强化理想信念,坚定实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增强理论转化效度。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与农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历史文化沿革、民风民俗、自然环境相结合,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践成果,努力做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使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基层取得预期的效果。
贯彻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联系服务农牧民群众上多用心,在宣传教育农牧民群众上多用情,在组织凝聚农牧民群众上多用力,进一步加强与农牧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升服务农牧民群众的能力。一方面,要切实关注农牧区群众的所思与所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要持续改进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坚持调查研究,开展入户走访,及时掌握广大农牧民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稳妥化解农牧区劳资纠纷、草场纠纷、矿产资源纠纷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农牧民群众的“满意指数”。另一方面,要积极动员组织农牧民群众。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要尊重农牧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牧民在乡村振兴和农牧区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宣传、组织、动员农牧民将党的正确主张变为农牧民的自觉行动,动员引导农牧民有序参与村务管理和牧区建设。要落实农牧民培训计划,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不断提升农牧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依靠他们的智慧、力量与行动完成农牧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任务。(作者分别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博士生)
来源:西藏日报
编辑:刘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