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红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从创建伊始就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把宣传发动群众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
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对红军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决议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由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势力”。决议还规定了具体的宣传内容、宣传技术,并强调:宣传要切合群众的斗争情绪;要针对城市贫民、劳动妇女、青年、游民、团丁等群众,开展深入普遍的宣传;要以传单、布告、画报、歌谣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最大程度利用已有传播媒介,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宣传质效;“到一个地方要有适合那个地方的宣传口号和鼓动口号,依照不同的时间,制出不同的宣传和鼓动口号”等;要把宣传队的整理训练问题作为“目前党要加紧努力的工作之一”,“从各部队士兵中挑选优秀分子为宣传员”;军政治部宣传科艺术股应该充实起来,“把全军绘画人才集中工作”,出版石印的或油印的画报。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也被称为“湘鄂赣苏区”。这里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在民众文化水平不高和国民党多次军事“围剿”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有一定难度,但苏区党组织清楚地认识到“要造成苏维埃社会基础,消灭苏维埃政权之下的一切危机和争取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众,以生死存亡的决心来拥护苏维埃,都只有加紧文化教育工作”。
在湖南省档案馆保存的革命根据地档案中,有一张生动的画报,让我们得以窥见当时湘鄂赣苏区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的一角。
1933年10月5日,湘鄂赣省纪念十月革命纪念节筹备委员会印制出版的《纪念十月革命画报》。
这张《纪念十月革命画报》长37厘米、宽26厘米,是湘鄂赣省纪念十月革命纪念节筹备委员会在1933年10月5日印制出版的。全报由两个版面共4幅漫画构成,由右至左排列,黑白印刷。画报右侧版面刊登了一幅整版的漫画,画面下方有4个头戴洋帽、手持洋枪的小人,他们的帽子或衣服上标注着“国民党”“白俄”“帝国主义”;画面上方是冒着工业硝烟的城市,楼房上画有五角星,楼下聚集着无数手持武器的民众,他们举着“变帝国主义反苏联战争为武装保护苏联战争!”的标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在其推动下,各国共产党纷纷建立。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1921年7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7月,中共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这幅漫画象征着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敌人的武装威胁仍然存在,广大民众还在奋力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
画报左侧版面由3幅大小不一的漫画组成,从右至左、自上而下依次标注了“苏联工人大学课余之学生自习”“纪念十月革命扩大红军一万”“十月革命纪念节群众大会的热闹盛状”字样。在湘鄂赣苏区,也有与漫画中“苏联工人大学”类似的工人学校、平民学校,尽管办学条件简陋,但其作为宣传教育的一种方式,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这里也建立了许多红色小学(初小)和列宁小学(高小),讲授文化知识,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精神。由于湘鄂赣苏区的工农群众大都未曾受过教育,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扫盲效果,除了开办学校以外,各地还采取了如印发传单、在村头路口竖立识字牌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识字牌每三四天更换一次,为方便群众识记,会在字旁配上图画。民众读写能力和政治觉悟的提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苏区的各项革命工作。
1932年10月24日,纪念红十月湘鄂赣省筹备委员会印制出版的《纪念红十月画报》。
自1930年起,湘鄂赣苏区进入全盛时期,红军连续三次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湘鄂赣苏区是红军的重要诞生地之一,红一方面军在这里组建,红十八军、红十五军、红十六军等队伍中都有大批优秀的湘鄂赣子弟。而苏区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民众进一步了解苏维埃的政策,更加拥护共产党,并踊跃加入红军。1932年4月,王稼祥以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名义发布《关于红色五月扩大红军工作的指示信》,指出红军各级政治部要通过广泛宣传来吸收贫苦工农加入红军,强调扩大红军必须成为群众运动,在群众中创造出“当红军去”的热烈氛围。根据《斗争》第46期上刊登的《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所载:1934年2月在对红一方面军的统计中,“红军战士的来历,在苏区已经得到土地革命利益的占68.6%,从白区工农群众斗争中来的占14.8%,俘虏来的占9.6%,兵变兵暴来的占6.7%,其他占0.3%”。《纪念十月革命画报》左侧版面的另外两幅漫画分别描绘了扩大红军的场景和十月革命纪念节群众大会的盛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红军队伍不断扩充这一事实。
除了纪念画报外,湘鄂赣苏区还先后出版了10余种报刊,如《战斗报》《红旗报》《列宁青年》《儿童实话》《工人生活》等。这些报刊在形式上多采取半文半画,内容上紧密结合群众生活和苏维埃工作实际,在宣传马列主义的同时,宣传苏区和红军的活动,指导群众参与苏维埃管理。
1931年,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文化部出版的《初级列宁读本》(第四册)。
湘鄂赣苏区通过宣传教育,吸引了众多革命力量,教育了广大群众,使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根据地军民之中,在凝聚民心、鼓舞斗志、增强力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中所示档案资料为湖南省档案馆馆藏)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红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从创建伊始就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把宣传发动群众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
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对红军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决议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由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势力”。决议还规定了具体的宣传内容、宣传技术,并强调:宣传要切合群众的斗争情绪;要针对城市贫民、劳动妇女、青年、游民、团丁等群众,开展深入普遍的宣传;要以传单、布告、画报、歌谣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最大程度利用已有传播媒介,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宣传质效;“到一个地方要有适合那个地方的宣传口号和鼓动口号,依照不同的时间,制出不同的宣传和鼓动口号”等;要把宣传队的整理训练问题作为“目前党要加紧努力的工作之一”,“从各部队士兵中挑选优秀分子为宣传员”;军政治部宣传科艺术股应该充实起来,“把全军绘画人才集中工作”,出版石印的或油印的画报。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也被称为“湘鄂赣苏区”。这里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在民众文化水平不高和国民党多次军事“围剿”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有一定难度,但苏区党组织清楚地认识到“要造成苏维埃社会基础,消灭苏维埃政权之下的一切危机和争取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众,以生死存亡的决心来拥护苏维埃,都只有加紧文化教育工作”。
在湖南省档案馆保存的革命根据地档案中,有一张生动的画报,让我们得以窥见当时湘鄂赣苏区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的一角。
1933年10月5日,湘鄂赣省纪念十月革命纪念节筹备委员会印制出版的《纪念十月革命画报》。
这张《纪念十月革命画报》长37厘米、宽26厘米,是湘鄂赣省纪念十月革命纪念节筹备委员会在1933年10月5日印制出版的。全报由两个版面共4幅漫画构成,由右至左排列,黑白印刷。画报右侧版面刊登了一幅整版的漫画,画面下方有4个头戴洋帽、手持洋枪的小人,他们的帽子或衣服上标注着“国民党”“白俄”“帝国主义”;画面上方是冒着工业硝烟的城市,楼房上画有五角星,楼下聚集着无数手持武器的民众,他们举着“变帝国主义反苏联战争为武装保护苏联战争!”的标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在其推动下,各国共产党纷纷建立。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1921年7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7月,中共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这幅漫画象征着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敌人的武装威胁仍然存在,广大民众还在奋力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
画报左侧版面由3幅大小不一的漫画组成,从右至左、自上而下依次标注了“苏联工人大学课余之学生自习”“纪念十月革命扩大红军一万”“十月革命纪念节群众大会的热闹盛状”字样。在湘鄂赣苏区,也有与漫画中“苏联工人大学”类似的工人学校、平民学校,尽管办学条件简陋,但其作为宣传教育的一种方式,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这里也建立了许多红色小学(初小)和列宁小学(高小),讲授文化知识,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精神。由于湘鄂赣苏区的工农群众大都未曾受过教育,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扫盲效果,除了开办学校以外,各地还采取了如印发传单、在村头路口竖立识字牌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识字牌每三四天更换一次,为方便群众识记,会在字旁配上图画。民众读写能力和政治觉悟的提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苏区的各项革命工作。
1932年10月24日,纪念红十月湘鄂赣省筹备委员会印制出版的《纪念红十月画报》。
自1930年起,湘鄂赣苏区进入全盛时期,红军连续三次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湘鄂赣苏区是红军的重要诞生地之一,红一方面军在这里组建,红十八军、红十五军、红十六军等队伍中都有大批优秀的湘鄂赣子弟。而苏区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民众进一步了解苏维埃的政策,更加拥护共产党,并踊跃加入红军。1932年4月,王稼祥以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名义发布《关于红色五月扩大红军工作的指示信》,指出红军各级政治部要通过广泛宣传来吸收贫苦工农加入红军,强调扩大红军必须成为群众运动,在群众中创造出“当红军去”的热烈氛围。根据《斗争》第46期上刊登的《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所载:1934年2月在对红一方面军的统计中,“红军战士的来历,在苏区已经得到土地革命利益的占68.6%,从白区工农群众斗争中来的占14.8%,俘虏来的占9.6%,兵变兵暴来的占6.7%,其他占0.3%”。《纪念十月革命画报》左侧版面的另外两幅漫画分别描绘了扩大红军的场景和十月革命纪念节群众大会的盛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红军队伍不断扩充这一事实。
除了纪念画报外,湘鄂赣苏区还先后出版了10余种报刊,如《战斗报》《红旗报》《列宁青年》《儿童实话》《工人生活》等。这些报刊在形式上多采取半文半画,内容上紧密结合群众生活和苏维埃工作实际,在宣传马列主义的同时,宣传苏区和红军的活动,指导群众参与苏维埃管理。
1931年,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文化部出版的《初级列宁读本》(第四册)。
湘鄂赣苏区通过宣传教育,吸引了众多革命力量,教育了广大群众,使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根据地军民之中,在凝聚民心、鼓舞斗志、增强力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中所示档案资料为湖南省档案馆馆藏)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格桑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