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肺炎支原体:儿童健康的隐形威胁!

文摘   2025-01-18 11:26   山东  

安丘市妇幼保健院

妇女儿童的健康家园


国家卫生健康委1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当前,正值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季节,多种病原体都可以引起呼吸道传染病虽然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不同,但其传播途径相似,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感染任何年龄段人群,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2021年我国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18. 60%,2023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上升至24. 67%1,2。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举行的“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成效”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阚飙表示,到医院就诊的、症状类似流感的患者中,流感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检出阳性率较高。其中,肺炎支原体的主要感染人群是5~14岁儿童。

此外,2025年第1周(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全国哨点医院(不含港澳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偏肺病毒(图1)3。免疫力相对较弱人群(如孕妇、低年龄儿童、老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的适用条件,积极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最新疫苗,如流感疫苗、新冠病毒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本文将带您了解肺炎支原体的特点、传播方式、流行现状以及如何正确预防和治疗。


图1 哨点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每周变化趋势








一、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黏附能力,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人口密集的环境(如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医院等)中容易暴发疫情4。人群均可感染,最常见于年轻人和学龄儿童,且可多次感染。其感染能在人体内引发一系列疾病,这种病原体在感染早期往往呈现出非特异性的症状,这些症状与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流感等相似,因此很难通过临床症状直接进行准确诊断,必须经过医院病原学检测才可确诊。

此外,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还常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等发生混合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5-7,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二、国内肺炎支原体流行特点


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高 

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和青壮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占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10%-40%8。尤其是每年秋冬季节,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会达到高峰。一项全球性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12%,在所有非典型病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所占的比例超过50%9。在我国两项全国性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调查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所占比例分别为20.7%和38.9%,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已经超过了肺炎链球菌,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源9

此外,由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且日常生活主要聚集于幼儿园、学校等公共场所,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更易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有严重疾病的风险更高。5岁以下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除了出现打喷嚏、鼻塞或流涕、喉咙痛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喘息、呕吐、腹泻等症状。








肺炎支原体与多种病原体共存 

自进入秋冬季起,多地疾控接连发声,警惕肺炎支原体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广东省一项研究调查显示,2022年6月-2024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收治的1199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有 1186 例检测出病原体,检出率 98.9%,检测出的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较为常见。在535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样本中,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487例,占91.0%。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中检出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常见,与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并不少见,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混合感染较少10








周期性流行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隔3-5年可能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此外,疫情期间人群的聚集减少和卫生防控措施的加强,也对其流行有所影响。








耐药性问题凸显

由于支原体无细胞壁的特点,肺炎支原体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天然不敏感,对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肺炎,首选的防治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但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普遍使用,肺炎支原体对常用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所增加,其中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支原体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在日本和中国的某些流行年份,耐药率大于90% 11

此外,使用疫苗进行预防,能够有效规避耐药性的产生,并且能对机体产生长期的保护作用。虽然已有大量对肺炎支原体疫苗开发的研究12,但目前尚无肺炎支原体疫苗上市











三、肺炎支原体的症状及危害


常见症状 

肺炎支原体的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可能包括:  

- 潜伏期较长,多为1-3周

- 持续性干咳(最典型症状,常持续数周或数月)  

- 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  

- 咽喉痛、头痛  

- 乏力、肌肉酸痛  

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肺部湿啰音等较严重的肺部表现。








严重并发症

若未及时治疗,肺炎支原体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  

- 呼吸道损伤(如支气管扩张、肺不张)  

-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炎、脑膜炎)  

-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炎、心包炎)  

- 皮肤损害(如多形性红斑)  











四、如何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肺炎支原体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片)以及实验室检测。其中,血清学检查(如支原体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PCR)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是首选药物,但针对耐药性问题,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选择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药物),请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应科学合理用药。参照《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 年版)》13 中难治性 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重症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型标准,描述性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用药情况。

- 对症处理

如退热、止咳等,缓解患者症状。 

- 全周期治疗

肺炎支原体的治疗周期通常较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整个疗程,避免复发或耐药性问题










五、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


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措施。

2. 避免交叉感染

高发季节,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3. 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4. 及时就医  

若发现孩子出现持续性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虽然肺炎支原体是秋冬季引起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但感染后大多预后良好,仅极少部分患儿治疗效果不佳,可转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及重症支原体肺炎。感染偶见哮喘、支原体脑炎、皮肤黏膜损伤等肺内、肺外并发症。因此,做好科学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质锻炼,在相对密闭的场所适当开窗通风等行为,都是降低感染肺炎支原体风险的有效措施!











安丘市妇幼保健院官方公众号

妇幼健康科普知识的传播者

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

准确、专业、优质的

科普知识

编辑:孙骁杰

责编:刘   杰

来源:疫苗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主动联系后台删除

平安妇幼
关爱母婴 呵护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