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官至副国级,享年74岁,遗孀因匿名信自杀,儿子是副部级

文化   2024-12-29 21:32   浙江  

作为“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的一生可以说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国为民的一生。

年轻时,林伯渠远赴日本,接触到革命思想,回国后开启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继续为人民服务,他是许多革命者的缩影。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也值得我们学习。

1886年,林伯渠出生在湖南省临澧县一个普通的家庭,1902年,入学湖南西路师范学校,两年后远赴日本留学,在东京,经黄兴、宋教仁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不久后,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林伯渠愤而回国。1907年,受同盟会的委派,去东北做联络工作。后又因为反对袁世凯逃往日本。

革命之路艰难,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来就没有放弃过,1918年春,参加护法斗争的林伯渠随部队退至郴州,也就是这个时期,在李大钊的书信往来中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

1921年,林伯渠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他一边在孙中山身边做统战工作,一边还没落下党组织交给他的其他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伯渠被委以重任,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

那时,陕甘宁又苦又穷,林伯渠带领边区军民积极响应抗日救国的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不仅解决了边区的经济困难,还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在林伯渠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成为了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楷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战争期间,林伯渠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林伯渠亲自筹备并参加了新政协会议,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要职,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用自己的余力为国家做贡献。

林伯渠深知,虽然中国现在站起来了,但是仍然积贫积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54年3月,林伯渠的妻子朱明(又名王钧璧)陪同他前往杭州休养,在此和江青见面。

不久后,江青收到了一封匿名信,里面详细记录了她在这三十年里做过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江青大怒下令彻查,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起案件一直未能侦破。

1960年,74岁的林伯渠因病在北京逝世,葬至八宝山革命公墓。

一年后,匿名信风波的真相浮出水面,原来,那封匿名信是朱明所写。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和舆论的压力,朱明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不久后,“四人帮”被粉碎,朱明的名誉得到了恢复。早年,林伯渠的儿子在父亲的悉心培养下表现得非常出色,开始在政治舞台上亮相,曾担任劳动部副部长等职位,也算是告慰了二老在天之灵。

身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救国家于危难,什么叫为人民服务。他的一生不仅见证了历史,他自己就是历史。

在当今这个和平发展的年代,我们不要忘记,是老一辈革命家锲而不舍,一而再再而三救国家于水火,用一生推动国家的发展,民族复兴,才有了今天的我们的幸福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