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
在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茫茫戈壁之上,能看见一串接一串的土包,每个土包不过一人高。走近一看,土包原来是一个井口,下面流淌着一条地下水渠,清冽的水静静流淌,滋润着一片片绿洲。这就是被称为“地下长城”的坎儿井。
坎儿井有着2000多年历史,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坎儿井是新疆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仍在发挥作用,是吐鲁番地区农业灌溉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坎儿井在《史记》中被称为“井渠”,它是利用自然地理环境来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古老水利工程。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3000毫米。如何引来水、留住水,是对吐鲁番居民极大的考验。
每当春夏季来临,吐鲁番盆地北部海拔5400多米的博格达峰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就有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地势较低的盆地,渗入砂砾质的土壤,形成地下潜流。日积月累,戈壁下面便储存了充足的水源。人们每隔一段距离打几眼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低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来水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农田,坎儿井就这样诞生了。
林则徐遣戍伊犁途经吐鲁番时,曾这样记述坎儿井:“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坎儿井集中体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智慧,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它巧妙地利用雪山与盆地的高差以及戈壁地质条件进行开掘,自然引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坎儿井依靠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同时,渠水经过沙石过滤,形成天然矿泉水,富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当地居民数百年来一直饮用,不少人活到百岁以上,吐鲁番因此也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名。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小型蓄水池)组成。吐鲁番坎儿井的地下暗渠全长约5000公里,再加上千千万万的竖井、明渠等,工程量巨大。掏挖地下暗渠时,工匠们在逼仄低矮、氧气不足的空间里或蹲或跪或匍匐,将油灯叼在嘴上,把尖嘴镢头拿在手上,一点一点掘进,其艰苦卓绝可想而知。一条坎儿井的成功开掘,不仅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更离不开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常常是爷爷辈开挖,到了孙辈才能用上井水。
坎儿井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滋养灌溉着绿洲,茫茫戈壁上才有了碧绿晶莹的葡萄,有了载歌载舞的生活,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要冲,吐鲁番被誉为“中西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历来是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各种文化交融碰撞的枢纽。
坎儿井是生命之源,新疆人民历来重视维护坎儿井,经常对其进行掏捞清淤等,保证一渠清水不断流。1875年,左宗棠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之时,就大力兴办屯垦业,力倡坎儿井之策。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加之农田机井增加过快,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不少坎儿井干涸甚至消失。进入新世纪,随着坎儿井开凿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坎儿井又重新得到重视和保护。
2009年,坎儿井抢救性保护加固工程在吐鲁番拉开帷幕,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保护,最大程度保存了坎儿井的基本形态,延续了其灌溉功能。据统计,加固维修后的坎儿井出水量比过去平均增加30%左右。施工过程中,还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坎儿井掏捞技艺传承人。
如今,作为一项“活的文化遗产”,坎儿井已成为吐鲁番的一张旅游名片。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坎儿井小镇,就是依托坎儿井民俗园、坎儿井源景区的地缘优势发展起来的特色小镇。走进坎儿井民俗园,游客可以深入地下,沿暗渠而行,仔细端详坎儿井的内部结构,感受这项工程的宏伟。
新时代
党的教育方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