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学习进行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理论成果。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
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把《纲要》纳入学习计划,原原本本、深入系统学,结合实际、聚焦重点学,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今天,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与您一同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中的篇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中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发展、文明赓续进步中确立和巩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基、价值之本、力量之源。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自强不息、辉光日新,塑造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进程。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重要体现,中国人民焕发出的强烈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显著标志。
在引领和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二〇二三年十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刻互动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源自实践又指导和推动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世界文化激荡展现新的态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文化、人类文明的发展格局和演进态势也在经历调整和重塑。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日益广泛,人们对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和平稳定、推动文明进步的渴望更加强烈,需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人类社会面临着思想割裂、文化纷争的共同威胁,人类文明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洞察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既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又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华文明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在五千多年历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潮中实现文明复兴、文化进步,如何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推动文明更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新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全面把握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未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宽广的文明维度,凝聚起更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文化强国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取得重要进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有更高期待,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社会思想文化呈现新的特点。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既深刻改变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重塑媒体形态、舆论生态、文化业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面临新的重大挑战。同时,各种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有增无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有的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面对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确立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文化思想熔铸古今、汇通中外,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有力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引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担负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之旗。
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用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探索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建设实践,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事业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作用,提出革命文化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推动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设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引领我国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总方针、总遵循、总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境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这一思想,坚持从中国文化建设的客观实际和丰富实践出发,既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文化本质和文化创造主体,关于意识形态、精神生产,关于世界历史与精神交往等重要思想观点;又吸收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关于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关于道德教化、伦理规范,关于人文素养、美学精神,关于文化交流、文明共生等重要价值理念,以宏阔的历史纵深和文明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文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性认识,在集大成、开新局中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彩华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路径、实践要求,既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上的布局部署,是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包括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些重大创新观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基础性、原则性内容,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在理念上的创新、价值上的引领、思路上的突破,极大拓展了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还涵盖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包括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出更多同新时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等。这些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铺展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整体布局,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体现了目标与路径的一致、宏观与具体的融合、整体与重点的统一,彰显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为深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既植根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也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积极借鉴吸收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具有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品格和广纳博采、兼收并蓄的气象。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不断拓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必将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展现更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新时代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新征程上,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新时代
党的教育方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