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这表明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古老的智慧中汲取营养,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我基层治理探索出了多条独具特色的路径,其中,“六尺巷工作法”、“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六尺巷的谦让之道:和谐社会的微观缩影
提及“六尺巷”,人们不禁会想起那句流传千古的“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在安徽省桐城市,这条因邻里间相互谦让而拓宽的小巷,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孕育出了“六尺巷工作法”。这一工作法的核心在于“和为贵、调为先”,倡导在面对矛盾纠纷时,以和为贵,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实现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它告诉我们,基层治理不仅仅是冰冷的制度执行,更是温情的人文关怀,是引导群众以理性、宽容的态度处理日常事务的智慧体现。
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如果说“六尺巷工作法”是微观层面的和谐之道,那么“枫桥经验”则是在宏观层面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起源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这一模式,强调“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通过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调解工作体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枫桥经验的核心在于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它启示我们,基层治理的效能在于前置防线,在于激发基层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浦江经验的民本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而“浦江经验”则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其核心在于“干部下访接访、群众事项代办”,通过领导干部主动下沉一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困,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干部跑腿”的转变。浦江经验深刻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告诉我们,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推动基层治理不断向前发展。
智慧交融,共创基层治理新篇章
“六尺巷工作法”、“枫桥经验”与“浦江经验”,基层治理的三大经验虽各具特色,但共同体现了中国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情怀。它们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现代治理理念的探索与创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应继续深化对这些宝贵经验的学习与实践,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通过智慧交融,不断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每一个治理细节中体会到温暖与关怀,共同书写基层治理的新篇章,切实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县委宣传部 曲杰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END-
投稿邮箱:wxqjtgx@sina.com
推荐阅读
自治区级非遗:琼结德庆铁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多吉啦3次转折……
《人民日报》点赞了琼结县充分发挥强钦庄园的历史价值,让文物古建活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