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流/重点学科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其中:
信息与通信工程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B+等级的还有: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13所高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B+等级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3所高校。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原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7200余人。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9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200余人。学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名誉校长、董事会主席。学校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5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两江学者”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16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虚拟教研室3个、市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42支、市级研究生导师团队34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72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高校、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主动适应信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学校现有学院17个,本科专业6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实施专业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6个、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4个,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教等学科门类。通信工程等10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重庆市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项目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及专业领域25个,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的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教育改革,是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高校,现建有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10个国家级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工业互联网学院入选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另有重庆市未来技术学院1个、现代产业学院1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创新创业学院1个。建成国家级课程19门,市级课程157门,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40个。自主研发了覆盖本科全部课程资源的课程中心。学校作为重庆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27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6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构建集人文通识教育、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创业实践训练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学校主动寻求与行业企业合作,与四川电信联合实施“天翼优培生计划”,与重庆电信联合实施“渝翼新青年”项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华为鲲鹏计划”“华为智能基座项目”,与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合实施“航天班项目”……深化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将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学校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发起高校之一,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成绩在重庆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参加“互联网+”大赛、数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一直位居重庆市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励2300余项、省部级奖励4900余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七轮总排行榜(本科)中位列第57名,在2018—2022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第23名,均位列重庆市属高校第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祥地”。学校现建有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工业物联网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数据智能计算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韩国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70余个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多粒度认知计算理论及应用创新研究群体”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新一代信息网络与终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择优支持计划,“移动信息终端与测试技术”等近20个团队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群体/团队。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物联网与智能控制、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学校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路、30/32路脉冲编码机和120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提出了不确定性知识的多粒度发现模型与方法,研发了大尺度区域复杂恶劣环境应急通信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学校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创新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4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126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一等奖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500余项。学校英文期刊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DCN)连续5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连续4年位列SCI Q1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立足信息行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学校成立了董事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中国铁塔、中广核、华为、中兴、腾讯等行业著名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长安汽车、四联集团、机电控股等在渝大型企业,与重庆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开州区、永川区、大足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经开区、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地方政府、园区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深入推进下山办院,主动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仙桃数据谷等建设。以高质量打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牵引,密切与地方政府、园区和重点企业合作,按照“一园多点”模式,全面加强“重邮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重邮空间通信研究院”“重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重庆市集成电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微电子学院”“鲲鹏创新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等100余个产教融合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及共建研发基地。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4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学分交流、带薪实习及短期科技与文化交流等项目,着力推进中美、中加、中俄、中英等合作办学项目,推进“2+2”“3+1”“4+1”等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在校生公派出国学习交流项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并作为西南地区唯一高校通过首批27所试点高校接受国家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学校地处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坐落在森林公园环抱之中,占地3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68万余平方米,馆藏430余万册(种)。学校建设了技术领先、服务便捷、资源共享、智能决策、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建有高质量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互联网出口带宽100G,校内网络接入泛在可靠、互联网访问高速便捷;打造了深度融合、多跨协同、数据驱动的一网通办网上服务大厅和超级移动端,以数据流转驱动管理服务流程优化,推进校园事务“一件事一次办”;构建了包含数据采集感知、处理交换、分析应用、推进体制机制等的校园大数据应用支撑体系,建成了数据治理与共享一体化平台,开展了学生画像、学业预警、考研精准指导、就业精准推荐等数据试点应用,积极探索大数据赋能学校管理决策。校园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好地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森林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重庆市首批“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和“平安校园”示范单位。
新征程已经开启,新蓝图催奋进。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秉承“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重邮校训,弘扬“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团结奋斗、乐于奉献”的重邮精神,传承“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重邮校风,赓续“通信报国”的红色基因、“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舍我其谁”的奉献基因,以砥砺实施学校“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为主线,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办学使命,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办学担当,凝心聚力、勇攀高峰,努力培养大批信念坚定、志存高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持续发展能力、执着行业情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而团结奋斗,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赢得属于全体重邮人更大的胜利和荣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邮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有志青年报考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
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生
申请我校推免生和直博生!
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学校根据各学科、专业领域的发展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推进分类培养,以各学科、专业领域培养目标和学位基本要求为依据,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综合考虑研究生个人的已有基础和兴趣志向,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学术学位研究生强化科学方法训练以及学术素养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突出提升解决行业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学校根据课程学习、科学研究阶段的进度,加强对培养计划的督查,强化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执行度。
学术学位研究生突出教育教学的理论前沿性,厚植理论基础,拓宽学术视野,鼓励学科交叉,注重加强学术学位各学段教学内容纵向衔接和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横向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突出教育教学的职业实践性,强调基础课程和行业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重点建设与行业产业联合开发课程,注重实践实操类课程建设,采用案例教学、专业实习、真实情境实践等多种形式。以课程考核改革为抓手,深化研究生课程教学组织、内容和方式的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效果,并以较大比例将过程的教学效果反映在考核成绩中。加强研究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讲解,研究生生或项目组相互评价,取长补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校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汇,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与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在相关学科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成立研究生江南分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深化与企业、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以项目制形式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重视研究生专业实践实习环节,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与长安、四联、重钢等大型企业,与西部科学城(重庆)、西永微电子园、茶园工业园区、两江新区以及昆山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多所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联合培养。学校设立研究生出国或出境交流项目,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后资助形式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
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从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到学位论文检测、双盲评审、答辩等环节,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
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研究生教学督导队伍,建立了校院两级研究生教育督导体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全过程的督导工作,并对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开展“研究生教学质量月”,校院两级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度分析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质量,发布研究生督导简报和研究生教育督导的专项工作通报。
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
2025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学科/专业领域
说明:①2024年9月左右登录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网址:http://yjs.cqupt.edu.cn/)可以查阅《重庆邮电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了解各专业考试科目和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②专业目录中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2025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准。③各招生学院工程类(08开头)专业硕士招生计划数包含卓越工程师招生计划数。
·学校代码:10617
·通信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文路2号、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400065
·联 系 人:刘老师、夏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60038、023-62471276
·研招邮箱:yanzb@cqupt.edu.cn
·学校网址:
http://www.cqupt.edu.cn/
·研究生院网址:
http://yjs.cqupt.edu.cn/(本网站为学校研究生招生官方网站,帮助您了解重邮,方便您报考重邮。)
官方微信公众号:
重庆邮电大学研招办(cquptyzb)
学校坚持“帮困、励志、助学、强能”的资助育人理念,建立“校—院—导师/团队”三级资助工作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科技竞赛奖励等其他各类奖助,充分发挥资助育人作用,激励研究生更加勤奋学习、潜心科研、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着力培养信念坚定、志存高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持续发展能力、执着行业情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研究生奖助按照入学时学校最新资助文件政策执行,最终解释权归重庆邮电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服务国家战略、高质量就业、高满意度
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四不准”“三不得”要求,党委研究生工做部/研究生院和各学院坚持抓紧抓实抓好就业工作全年不断线,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咨询服务,开展研究生就业创业相关活动,针对性开展分类教育,树立正确职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素质。近5年我校毕业研究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均稳定在98%以上,一直名列重庆高校前列,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在西部大开发、成渝一体化、重庆大发展的背景下,成渝经济圈就业人数稳步增长,留重庆就业人数稳步增长,更多毕业研究生主动适应国家、地区发展战略,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023 年,毕业研究生在重庆、四川等西部地区的就业人数保持增长趋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在重庆市高校中发展快速,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学校为各类科创活动发展提供支撑交流的平台,以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为重点,通过建立不同学科竞赛目录清单、学科竞赛等级认定标准,为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营造和条件保障,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级各类科创赛事。2023年,研究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合计超过700项,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奖。
第二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
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奖
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
1.研究生论坛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紧跟时代进步和行业发展,以“促进思想交流,共图学术进步,提升创新能力,繁荣校园文化”为宗旨,邀请国内外专家、知名校友、行业精英为“研究生论坛”“纵横通信”“教授博士论坛”“数学物理进展论坛”等校院学术交流平台开展讲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活跃研究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科研、学习氛围,积极推进科研育人。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漆一宏
为研究生论坛开讲
作了题为“5G与智能网联车——从技术突破到产品创新”的学术报告。
2.研究生英语风采大赛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氛围,提高我校研究生英语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更好地给研究生英语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及学术交流的舞台。学校每年举办研究生英语风采大赛。2024年举办了“英语展风貌,科研创未来”为主题的英语风采大赛,大赛展现了研究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达到了以赛促学、立德树人的目的。
1.研究生党建
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加强各学院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落实对研究生党支部工作开展的具体指导。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实施党务工作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探索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方式,发挥党支部在推动科研创新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促科研、以科研助党建,提升党建创新能力,激励带动广大研究生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校风推动学校“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实施。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武装、凝心铸魂,教育研究生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基础和实际,着力破解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大力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好支撑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全方位提升我校新时代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3.研究生会
加强学校研究生会组织建设,发挥研究生个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积极作用,以引导和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宗旨,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全校研究生同学送上最贴心、最周到的服务。成功召开第七届研究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研究生会设立有科技学术部、人力资源部、自律权益部、信息宣传部、文体部、外联部6个部门,不断深化自身组织建设,开展新老干部交流会、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消防引导员培训大会、关于网络舆情专题培训会、公文写作培训会等。
4.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每年举办研究生年度表彰暨迎新晚会与研究生文艺展演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研究生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丰富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搭建研究生风采展示和沟通交流的平台。
我校推进体育运动深入展开,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使研究生运动员们展现出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在校研究生会组织带领下,研究生运动代表队获得学校春季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五名;研究生球队积极参加篮球赛、排球赛和足球赛等赛事(青春杯、安踏杯等),研究生球队在2024年“3v3”校园篮球赛冠军。第六届重邮人马拉松比赛获得了学生组男子第一名和第三名。充分展示了我校研究生勇于拼搏、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为营造青春、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研究生辩论队是一支兼具创新性和竞赛性的队伍。一贯坚持服务研究生的根本宗旨,“思辨明哲”的工作态度,落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举办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辩论赛等文化活动,曾取得过“信科杯”辩论赛冠军等优异成绩。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勤于思考、敢于思辩、善于思辩的良好学习氛围,在传承中奋进、在接力中攀登!
研究生辩论队获得“优秀队伍奖”
为弘扬国家奖学金的育人作用,培育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怀和理想信念。在全校研究生中持续开展国家奖学金宣讲团报告会,大力开展榜样示范宣传教育,多渠道挖掘、梯次选树培育、广泛宣传研究生先进典型,健全完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传递“比学赶帮超”的正能量,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全校研究生的生动实践。通过报告会培养研究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激励研究生奋发图强,在学术研究中开展创新性和创造性工作,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宣讲团报告会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广大研究生以先进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谱写灿烂的青春华章。毕业季学校陆续开展一系列毕业教育和离校服务工作,为大家的学习科研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启示,以优秀毕业研究生为榜样力量,把奋斗目标转化为内在自觉和外在行动,以“攀登者”的奋进姿态,潜心科研、勇攀高峰,助力学校“一场所两高地”建设和“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实施,共同为推进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各项事业而团结奋斗。
202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先进事迹报告会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排版|TT
指导老师|刘老师 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