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的部队,精神的家园。38军子弟公众号平台欢迎您!
![]()
难忘的1987年春节
作者周利民
1987年春节,对于我来说,是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个节日。不单单因为这是我唯一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战场上度过的一个春节,更重要的是,这个期间,我的情感世界达到了一生中悲喜交加之极致。
第12侦察大队从1986年9月29日进驻老山战区,到1987年1月29日春节这天,在整整四个月时间里,四个侦察连分别在董干、杨万、大弄、荒田和田蓬五个方向,不停地开辟通道,侦察敌情,寻找战机。然而,不仅没有取得多大战果,还付出了重大牺牲。三连战士寇占友、廉学顺、刘正贵,四连战士王华,大队侦察参谋傅平山先后牺牲。还有,二连班长刘庄在排雷中不幸负伤,双腿高位截肢,只剩下残缺不全的上半身,一连班长刘树红突围中弹后,永远失去了一条左腿……他们把人生最宝贵的年轻生命和青春热血献给了南疆,献给了30年后的今天不少人早已忘掉的那场战争。就是在这种悲愤心情笼罩大队上下的那个春节前夕,我随郐万增政委来到了三连驻地大弄村,其他大队领导也带机关同志分赴各连。目的只有一个:安抚军心,鼓舞士气,以利再战。大弄村是个边陲山寨,坐落在八布乡东南哪灯行政村猴子岩的半山腰上,据说是因为从前曾经有一群野猴在这里生存而得名。这里海拔1466米,居住着一个纯朴善良、坚忍不拔、勤劳勇敢的古老民族——瑶族。他们属于瑶族的盘瑶支系,自称“龙棉”。瑶语称大弄为“咕嘟”,意为“一块小盆地”。我随郐政委及几名警卫人员,乘车沿八布乡南清河畔行驶近一小时,到达哪灯村,然后徒步穿过片片香蕉林,攀爬两个多小时来到大弄。站在村口低头北眺,远在40公里外的杨万乡、铁厂乡、六合乡的部分村寨尽收眼底;途经的山路、村庄、河流就在脚下,似有“一览众山小、高处不胜寒”之感。回过身来仰首南望,村子南边左右两座中越相连巍然屹立的大山,云雾缭绕,直插云霄。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瑶族村民,在贫瘠的喀斯特地貌上,用大锤和撬杠把石头一块块撬开,在坚硬裸露的岩石上,用碎石砌起两层阁楼。三连连部就住在村长家这样的阁楼里,各班排分散居住在各个村民家中。经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山石路,我们来到三连部居住的村长家。眼前的一幕让我们大吃一惊。只见阁楼前空地上燃烧的一堆柴火烟气袅袅,一名身穿黑色长袍、头发至肩且凌乱不堪、手拿竹符的人,正围着火堆念叨着听不懂的话语边转边跳。连长李艳明、指导员张和等连队干部迎了上来。张和说:“房东,也就是村长常年患病卧床,前天刚刚去世。这是请来的道师正在做道场为死者超度。”此前,我们几个先后两次到大弄,对房东支前拥军的情况有所了解,大家的心情伴随着道师的超度声悲痛交集,心中默默祈祷这位可敬的老人一路走好。夜幕临近,我们围坐在房东阁楼一层的堂屋吃晚饭,房东大娘一声不吭地给我们端上了一碗自制腊肉和半只清水煮鸡。大家推辞不掉,只好随其心愿。李艳明随后说:“杀鸡待客,这是瑶家人招待最尊贵客人的礼遇。”我回头一看,在堂屋供奉村长的那只鸡被一劈两半,一半还在原处,一半就在我们的饭桌上。此时此刻,我的灵魂突然像被电击了一般,不停地颤抖。一种对边疆人民纯朴善良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瑶家边寨的夜是那样的宁静,除了不时传来虫鸟的嘶鸣声和偶尔的鸡鸣狗叫外,没有任何喧闹与嘈杂。我与连队四名干部挤在房东阁楼二层的通铺上渐渐进入梦乡。突然,东南方向不远处传来一声炸雷声,睡梦中的我们一跃而起。李艳明神情凝重地说:“这是为防止越军偷袭而埋设在山哑里的信号雷。副连长洪跃斌你马上带人过去阻击,我和指导员张和、副指导员王绍军组织全连做好迎敌准备。”睡在一楼的郐政委和耿副参谋长很快也穿戴整齐来到院中。随后,郐政委带我和警卫员王青山赶到响雷方向的几个班,只见战士们早已起来,枪弹上肩,整装待命。紧张地等待后,洪跃斌跑过来说:“估计敌人触雷后惊吓而逃,没有发现其他情况。”在大弄,郐政委带着我和连队干部每天上哨所、进瑶家、深入班排与战士座谈交流,一晃过去了5天,回到大队部时已临近年关。兔年的除夕之夜,当祖国大地万家团圆欢度良宵的时候,我和放映员李光武、白金星,关在八布中心小学我们居住的杨老师家的一间小屋里,找出刚从集团军慰问团那里领到的慰问品——《凯旋在子夜》录像带,一股脑地看了起来。电视连续剧《凯旋在子夜》以哲学的思辨,深入地探寻了一代青年的人生命运、性格特征、精神面貌、思想情操,表现了以童川、江曼、大林为代表的一代青年,虽然在“浩劫”的日子里,心灵受到创伤,感情遭到扭曲,思想陷入迷惘,但是,他们的血管里仍然波动着民族的血液,肩头仍然背负着历史的重担,胸中仍然跳动着一颗爱国的心。所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仍能舍弃一切,奔赴新的战场。在生死考验的战火硝烟中,他们心灵寻到了平衡,感情获得了净化,情操得到了升华,终于谱写出了壮丽的青春乐章。一幅幅近在眼前的场景,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经历,让我们感同身受,潸然泪下。尤其是主题曲《月亮之歌》那优美、深情的词曲,唱出了我们的心路,道出了我们的情感:看完这部战火铸青春剧,整个身心仿佛沉浸其中。我们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走出阴暗的小屋。八布上空雨后初晴,对面越南的大山看得清清楚楚。边防站里的高音喇叭,正唱着《血染的风采》。听着那悲悲切切的歌调,想着这壮怀激烈的一夜,一股热流涌遍全身。 新春伊始,大队上下开始紧张有序地谋划新一轮侦察作战。我白天编印“飞虎战报”,分发从祖国各地寄来的慰问信、慰问品,晚上与白金星、李广武或在大队部或到乡政府驻地放映电影,丰富军民文化生活。逢赶集日,又在边民聚集地设立“宣传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解答各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正月十五这天下午,我正伏案编写战报,一封不期而至的电报,激起了我内心深处阵阵涟漪。这是一封从老家发来的电报:“妻生一儿,母子平安”。久久凝视着这八个字,我百感交集,五味杂陈的心境一时无以言表……2004年8月,时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郐万增少将,重返大弄瑶族村。看到离别16年后,进出大弄的路还是那样陡峭弯曲,运送物资还是要靠人背马驮,感慨不已。回京后,他向军区政治部、三十八集团军、侦察三连官兵和爱心人士发倡议、搞募捐,先后筹款9.5万元,亲自送到大弄村民手中。得到捐款后,大弄村200余男女老少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地在悬崖上凿石筑路。历经347个昼夜苦战,于2009年10月,修通了一条几代大弄人企盼通往山外的村级汽车公路。(周利民 原38集团军某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内蒙古和林县人,参战时任侦察大队政治处干事。现转业河北省保定市委政法委工作至退休。)
文章来自公众号我的卧虎湾,鸣谢!
![]()
这里是38军子弟群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共同成长的难忘岁月,将在这里回味;我们的喜怒哀乐,将在这里一同分享;往后余生,我们相伴而行。流动的岁月,不变的情怀,我们期待您的到来。19931299866,zidiqungzh@163.com。
主 编 : 贾月秀
副主编 : 李广平 李智仲
视频编辑 : 李广平 李涛
图片编辑 : 金宏伟 朱晓青 周宁 岳捍东
文字编辑 : 苗晓平 孙铁华 王雪松 高铁军 李南林 李慧 吴琳 杨琦
审 核 : 朱晓青 孙铁华 李智仲
顾 问 : 梁晓东 吴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