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的部队,精神的家园。38军子弟公众号平台欢迎您!
三十年也就弹指一挥间
1994年2月下旬,在38军112师侦察营任教导员的我,接到了师政治部的通知:离职去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参加为期一年的中级培训。
带着对部队政治工作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我告别了侦察营,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参加培训。踏入了那扇充满未知的大门。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南大门
那时的我,或许还略显稚嫩,但心中却燃烧着不灭的火焰,渴望着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部队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懂得:到院校参加中级培训,不仅能让我学到政治工作专业知识,更能让我学会如何做好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带领部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江苏华西村参观时留下的一瞬间
课余时间在院校教研室学学电脑操作
突然想起,今天,正好是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参加中级培训结业典礼三十周年的日子。
1995年1月16日,农历腊月16月,星期一。南京市大约6点40分天就亮了,(比石家庄天亮早大约30分钟),天气格外晴好,最低气温也在2度以上。我和同学们一样,马上就要结业返回部队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心情非常激动。一大早,我就起了床,在学院转了一大圈,再看看我学习生活一年的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那天上午,学院专门为我们协调南京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来到院校操场办理行李托运,给我们邮寄行李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下午两点,结业典礼在灯火辉煌的学术大厅举行,当时的心情既激动又感慨。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和青春的流逝。想着熟悉的校园、老师和同学,我意识到一年的院校生活即将画上句号。
结业典礼上,院校政委张海天少将的寄语、老师及学员队领导的祝福和同学们的欢笑交织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温暖和不舍。
回顾那一年的院校学习生活,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同经历了课堂学习、野外合同战术训练的紧张、到南京市的大型企业、闻名遐迩的华西村参观和生活的点滴,这些都成为了我最宝贵的财富。
三十年前的今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与感慨的日子。
下合影照是1994年6月14日,学院组织去江苏省华西村参观时,我们九班同学的合影。后排中间是区队长王树森、后排左三是我们九班班长孙树波、后排右二是党小组长何建国。参观时华西村领导吴仁宝告诉我们:华西村己经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的户有一栋小洋楼,百分之百的户有存款100万,百分之百的户有一辆小轿车。
九班部分同学留下的一瞬间,中间是九班班长孙树波。
部分同学和我们三区队区队长王树森合影。(中为王树森,当时是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
三十年间,我先后在团政治处、师政治部干部科、县武装部、市运管处等军队和地方工作。这些年来,无论我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在军校那段共同的学习经历,都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三十年,对于人生而言,是一段不短的旅程,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变化与坚持。回首往昔,那些青涩的面庞、炽热的梦想、不懈的努力,都如同昨日般清晰,又仿佛遥不可及。
如今我还时常想起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和经常联系的学员队当时的领导以及部分同学,分享着各自的人生经历,畅谈着对未来的期许。虽然时光流转,但那份同窗之情、师生之谊,却如同陈年的美酒,越久越醇厚。
参观张家港保税区时留下的一瞬间
在院校的那些日子,老师都毫不保留地向我们讲授军队政治工作知识,同学们更是积极探索交流做政治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学习的氛围非常浓厚。
业余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到教室写文章等等,也算是活动丰富多彩。
有很多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事,也让我没齿难忘。就说星期天打扑克吧,那也很是有点意思。
我们几个同学打扑克拱猪,(一种玩法),为了激发兴趣,我们约定谁打输了就喝酒,每输一百分,奖励喝一杯(半两)52度的洋河大曲。这酒不用买,每周学院食堂会餐,桌上剩的酒,我们都带回宿舍,奖给打牌输分者饮用。记得有一次,兰州军区一位姓张的同学输了2100分,按约定他应喝21杯酒。但我们三人考虑到他酒量有限,还要继续打牌,所以都劝张同学只喝7杯,剩下的留在下次打牌开始前张同学先喝上几杯。我之所以后来能喝二三两白酒,就是那时打扑克牌练出来的
这些年来,我经常听听我们学员六队政委束传贤创作和演唱的歌曲。
我还请束政委传给我他创作的歌曲简谱,有时间了学学他创作的新歌。
经常听听杨伟智同学创作的歌曲
照谱学学杨伟智同学作词的歌
三十年的时光,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我要感谢那些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感谢那些陪伴我一同成长的同学,也感谢生活给予我的每一次机遇和挑战。我也明白,人生不仅仅是一场追求成功的旅程,更是一次次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过程。
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在思考:是不是也应“老要癫狂少要稳”呢?这个“癫狂”,就是点亮晚景的篝火,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白头虽老赤心存”,豁达开朗,乐观超脱;就是所谓八十岁学吹打唱的老来忙,悉心经营晚年生活,无事也忙碌,不教一日闲过。
身为退休人员,不忘过去,放下过去,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做个称职有意义的老人,才是应有的积极生活态度,诚如孔子说的:“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文章来自公众号心思看世界,作者A先进,鸣谢!
这里是38军子弟群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共同成长的难忘岁月,将在这里回味;我们的喜怒哀乐,将在这里一同分享;往后余生,我们相伴而行。流动的岁月,不变的情怀,我们期待您的到来。19931299866,zidiqungzh@163.com。
主 编 : 贾月秀
副主编 : 李广平 李智仲
视频编辑 : 李广平 李涛
图片编辑 : 金宏伟 朱晓青 周宁 岳捍东
文字编辑 : 苗晓平 孙铁华 王雪松 高铁军 李南林 李慧 吴琳 杨琦
审 核 : 朱晓青 孙铁华 李智仲
顾 问 : 梁晓东 吴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