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缘 战友情

文摘   2025-01-21 00:03   河北  

钢铁的部队,精神的家园。38军子弟公众号平台欢迎您!



                    

军旅缘 战友情

文/宋秉旺


前几天,老战友樊明印一份沉甸甸的“新年贺礼”快递到我手中,这就是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老兵文集《军旅情缘》。作为一一二师通信营的一名老兵,看到《军旅情缘》同样激动,让我回想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我翻开《军旅情缘》这本书时,第一感觉就是太厚重了。这不仅仅是50多万字、五大版块、上下两册、书的分量重,而是承载了这支英雄团队90多年厚重的历史。“从士兵到将军,从1960年入伍80多岁高龄的老同志到80后、90后的新战友,都纷纷撰文投稿。编委会从百余名作者提供的200篇稿件中选取了代表性较强的百余篇稿件,经与作者几度沟通,最终完成了这本书的编辑工作。”


书中既有烽火岁月的史料、又有战斗集体的荣耀,既有成长轶事的风采、又有重大活动的记载,还有战友情深的情怀。无疑,这是335团老兵精心续写“最可爱的人”的故事。


我之所以称《军旅情缘》书的分量重,不仅是“兵写兵”,而且是“官写兵、将写兵”。曾任335团代理团长、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中将题写书名并赋诗祝贺,曾在335团成长起来的团长、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冯兆举中将欣然为本书作序,二位中将以335团老兵的身份认真撰写回忆文章,为《军旅情缘》一书增加了厚度。


38军112师335团,其前身于1930年1月诞生自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战争年代,从五次反‘围剿’到万里长征,从平型关战斗到‘鲁苏敌后抗战’,从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到辽沈、平津、宜沙、衡宝、广西战役,从坚守飞虎山、血战松骨峰到汉江守备战,在几千次战役、战斗中歼敌无数,打出了一支威震敌胆的钢铁劲旅,赢得了‘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和平年代,不论是战备训练、国防施工、‘大比武’、历次天安门阅兵和唐山抗震救灾,还是‘802’北剑系列演习、‘和平使命——2014’上合联演、‘东方17’演习,直至朱日和沙场点兵和军委冬季训练动员大会,335团完成了一个个国字号、军字号的重大任务,擦亮了英雄团队‘最可爱的人’的光荣名片。”



烽火岁月第一篇,由原38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程志勇撰写的《英雄团队 铁血荣光——335团及前身部队战争年代创下的“第一”》,把这支历史厚重、战功卓著的红军部队所创造的铁血荣光展现得淋漓尽致。


革命暴动第一队:335团的前身基础,是始创于大革命时期湘赣边界的永新、莲花、宁冈三县赤卫大队。


红军电台第一部:我红3军9师攻占张辉瓒的指挥部后,缴获了一部电台便成了红军中的第一部电台。


领袖诗赞第一将:毛主席写诗词赞扬的第一位红军将领是红3军军长黄公略,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称赞黄公略为“飞将军”。



夹击泸定第一奇:在夺战泸定城和泸定桥的战斗中,还有另一支红军部队,与红4团夹江而上,并肩突击,共同完成了夹击泸定城、夺战泸定桥的艰巨任务,这就是红1师中的红2团。


痛击日寇第一战:335团前身被编入第115师685团,参加了平型关大战。这是八路军出师第一战,也是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初入鲁南第一捷:1938年冬,中央电令八路军115师685团开赴湖(微山湖)西地区进行敌后抗日,被编人苏鲁豫支队4大队。1939年12月下旬,苏支4大队离开湖西地区,东进鲁南,12月26日与日寇交战,初入鲁南打了第一个大胜仗。


攻克金汤第一连:在解放天津战斗中,335团担任突击任务。8连冲上金汤桥,把桥东一碉堡内守敌歼灭,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金汤桥头,出色地完成了突击任务,被誉为“攻克金汤第一连”。


南下渡江第一船:335团作为渡江先锋队,以迅雷之势直插宜昌以东,占领临江铺、张家庄的渡口抢渡长江。抢渡任务交给1营3连,全连勇士们圆满完成了渡江先锋的任务,被38军授予“突破长江英雄连”荣誉称号,并获“踏破长江”锦旗一面。



飞虎山上第一雄:在朝鲜战场上,守备飞虎山的是335团2营,该营5连在飞虎山上坚守5昼夜,与敌人进行了惨烈的战斗。战后,5连被志愿军总部授予“特等功臣连”和“二级英雄连”光荣称号。


松骨峰上第一赞:335团受命立即插向松骨峰,在这里阻击南逃之敌,担任阻敌重任的是335团1营3连。最后,3连虽然只剩下7名同志,但他们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与敌拼搏,终于守住了阵地。



著名作家魏巍对战事进行了采访,并主要以3连的事迹写出了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1年4月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毛主席阅读后批示:“印发全军”。自此,一个“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在中华大地响起,对于335团,对于全体人民子弟兵,这是崇高的荣誉,巨大的关爱,也是永远的激励。


英雄团队,铁血荣光;10个第一,彪炳史册。而我想了解的、也是广大读者想知道的,当属“松骨峰战斗中的三位‘活烈士’”。作者张忠金,曾任335团政委。他写道:“其实,这14位烈士中,胡传九、井玉琢、李玉安并没有牺牲,40年后,他们成为轰动全国的3位‘活烈士’。


我有幸在部队期间先后与3位‘活烈士’见过面,聆听他们讲述3连在战争年代的历史,特别是他们亲身经历的松骨峰战斗,了解他们回到地方后隐功埋名,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也见证了他们被发现、被宣传的历史过程”。


第一位出现在老部队的“活烈士”是胡传九,他是被“逼”现身的。第二位出现在老部队的“活烈士”是井玉琢,他是“被发现”的。第三位出现在老部队的“活烈士”才是李玉安,他是因为无奈而主动现身的。


作者从三位“活烈士”被发现和宣传的过程、“活烈士”死而复生的传奇经历、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三个方面详细叙述了三位“活烈士”,为松骨峰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老战友樊明印在《军旅情缘》书中,那篇“难忘魏巍那段情”,记叙了他在335团任政委期间,与魏老的深情交往。1988年9月的一天,魏老偕夫人专程从北京来看望部队,并赠送了“发扬松骨峰精神,做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墨宝,部队作为传统教育的座右铭。


“1990年,在宣传活着的‘烈士’李玉安同志的英雄事迹时,我再次领略了魏老的高风亮节。”“在魏老的积极倡导下,很快全国各大新闻媒体都在突出位置报道了活着的‘烈士’李玉安的先进事迹。


随即,中央有关部门指派李玉安同志参加了访朝代表团。在朝鲜,李玉安受到了热烈而隆重的欢迎,金日成首相亲自接见,并授予他珍贵的功勋奖章。一时间,宣传学习活‘烈士’李玉安的活动,在全国各行各业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全团官兵再一次受到巨大的教育和鼓舞。”



岁月匆匆,回忆在心间流转。335团老兵回忆“铁血荣光”的历史、续写“最可爱的人”的故事,较全面地验证了“军魂不灭、精神永存”的伟大力量。“用文字记录我们曾经度过的那段峥嵘岁月,给团队、给战友、也给自己留下永不磨灭的纪念。”


军营结情缘,战友情难忘。快速浏览,心潮起伏,总想把自己的情感及时表达出来,回敬老战友、致敬“最可爱的人!”祝福老首长、老战友,阖家欢乐,身体健康,蛇年吉祥!


————————————————————



作者简介

宋秉旺,河北康保人,1969年12月——1977年3月在38军112师通信营有线连当兵。退役后,一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获得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和荣誉证章”。近年来,由“用事实说话”向“用情感叙事”转变,并有多篇散文获奖。




这里是38军子弟群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共同成长的难忘岁月,将在这里回味;我们的喜怒哀乐,将在这里一同分享;往后余生,我们相伴而行。流动的岁月,不变的情怀,我们期待您的到来。19931299866,zidiqungzh@163.com。

编辑部团队:

主   编 : 贾月秀    

副主编 : 李广平 李智仲 

视频编辑 : 李广平 李涛

图片编辑 : 金宏伟 朱晓青 周宁 岳捍东

文字编辑 : 苗晓平 孙铁华 王雪松 高铁军 李南林 李慧  吴琳 杨琦       

审   核 : 朱晓青 孙铁华 李智仲

顾   问 : 梁晓东 吴志民


38军子弟
这里是38军子弟公众号平台。目前设有军史园地、我的父亲母亲、大院情怀、军旅生涯、文学艺术、摄影作品等栏目。 我们上承38军优秀传统,下续万岁军精神,继往开来,阔步前行。欢迎您关注投稿或提出意见建议。邮箱zidiqungzh@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