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的部队,精神的家园。38军子弟公众号平台欢迎您!
作者高铁军
父亲生前说,三十八军是从辑安(今集安)出的国①。当时他在军多管炮营(暨火箭炮营)任连指导员,多管炮营下辖三个连,每连三门六管排炮。过江后是朝鲜的满浦,当时听说金日成给后撤人民军下的命令是“满浦集合”。
进入朝鲜后只能夜里行军,行军时路两边到处有信号弹飞,不知是敌人特务打的还是定时信号弹。他们后来向前行军时,还遇见了一位过去在一一二师干过的朝鲜族战友,他原来是排级,现在是连级干部了,肩上带着上尉牌牌。
那么冷的天,部队只能在路边的山林里露营,有房子也不敢住,吃不上热乎饭,因为一生火,敌机发现了就轰炸,有的战士讲怪话:“我们可真是吃不冒烟的饭了!”
入朝后的一天晚上(可能是第二天晚上),公路被朝鲜政府后撤的车队和难民堵死了,部队无法向前运动,父亲和连长没有办法,无奈地蹲在路边,这时一位首长的警卫员上来了解情况后回去了,过了一会儿,梁兴初军长来了,把父亲和连长大骂了一顿,命令马上疏通道路,具体怎么疏通的父亲当时没说, 留下了一个疑问。
天亮前,部队将炮车开到公路边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将炮和车分开,车箱大箱板放下来,车和炮都盖上草、秫秸、树枝等伪装起来。白天时来了四架敌机,飞的很低,飞机带起的大风将有的伪装掀掉了,露出了炮和车,敌机对着炮和车打机关炮,扔炸弹,扔汽油弹。因为车上载有弹药,引起了爆炸,四架飞机炸完飞走了,接着又来了八架,最后来了十六架,炸了一天,多管炮营全营的车、炮都被炸光了,干部战士躲在附近的山旮旯里,人员基本没有损失。②
刚出国,一仗还没打,装备就全被报销了,干部战士的情绪可想而知,军政治部主任亲自来多管炮营给大家鼓劲说:“别泄气,等回国再给咱们重新装备。”这个营后来没有回国重新装备,父亲在二次战役后被调到一一二师三三六团五连任指导员。
凤凰网播放的《断刀》第二集里,原三十八军党史办主任李淼生讲到了多管炮营被炸的情况,他说:“记得当时最好的是六管排炮,一入朝就打光了。”
《断刀》视频截图
《断刀》视频截图
入朝不久,一一二师师部在瓦洞隧道被炸,是听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在一起时说起的,当时牺牲了200多人(232人),很多是干部,副军长江拥辉当时也在瓦洞隧道里,万幸被部下给救了出来。前年10月去丹东参加活动时见到了于刚大哥,于大哥讲,他父亲于剑侠也是瓦洞隧道幸运脱险的。于剑侠叔叔和我父亲1945年初就是渤海一分区宣传队的战友,后来又一起加入了山东一师(一一二师)。
四次战役汉江南岸守备战是三十八军抗美援朝期间打得最苦、伤亡最大的战斗,也是父亲生前讲得最多的战斗。据三十八军政治部编印的《军史旁编·第三集》 “三天”一文中记载:1951年1月28日至30日,一一二师三三六团五连在泰华山前的草下里南山(311高地),阻击美骑一师第五团连续三天的进攻,阵地前最后留下了500多具敌人的尸体③。
四次战役第一阶段要图(局部)
父亲生前讲过,连里分工,开始是连长徐恒禄指挥战斗,后来他负伤被抬下去了,最后由父亲(时任指导员)指挥剩下的人坚守阵地。
五连一位通信员一条腿被炸断了,血流不止,父亲抱着他,他跟父亲说“首长救救我!”,后来他牺牲在父亲的怀里。父亲说,那个时候哪有条件救呀!说到这个的时候,父亲眼里含着泪花。
30号天黑,五连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后奉命后撤时,父亲让每人准备好手榴弹,听他口令一起投出去,在手榴弹爆炸的烟雾掩护下,五连仅剩的十八个人从阵地上撤了下来。父亲说在后撤途中,一位同志(可能是文化教员)摔到山下牺牲了。
父亲讲,一把炒面一把雪,战斗激烈时,阵地上的雪都是黑的,要派战士到挺远的山沟沟里才能弄到干净点的雪。还有,敌人曾经派飞机到咱们阵地上撒传单和广播劝降,传单上印的是“打垮38、消灭xx、争取xx军投降”,爸爸每次讲到这个都自豪地说:“美国佬没敢说消灭38!”。飞机上播放的是女声,当时以为人就在飞机上,后来看也有可能是录音。
父亲有一个遗物,是2000年第三十八集团军党史办征集抗美援朝牺牲烈士名字的公函,父亲在这张公函的下面写下了“六班长 王文兴”。查阅有关军史资料得知,五连六班长王文兴是身负重伤后滚到敌群中,引爆两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的,是真正的英雄!
1951年7月,志愿军三十八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三三六团五连“英雄部队”荣誉称号和“英雄部队”奖旗一面。1954年,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给三三六团五连记集体一等功一次,奖给“屡战屡胜”锦旗一面。连长徐恒禄被授予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荣誉称号。
父亲生前多次说过,五连的“英雄部队”大红旗是他从军政治部主任吴岱手里接过来的,他还作为英雄部队的代表讲了话。
“英雄部队”授旗典礼大会会场(1951.7 )
志愿军三十八军编印的《英雄部队》
时任三三六团五连指导员的父亲(左上)作为英雄部队的代表在授旗典礼大会上讲话
三三六团五连荣获“英雄部队”奖旗后的全连一寸合影(前左三是父亲)
父亲荣获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集体立功纪念证
苗景春(图片来自《万岁军》画册)
1952年10月的白马山战斗(394.8和281.2战斗)是父亲生前和老战友们多次说起的残酷战斗,由于开战前夕一一四师三四O团七连文化教员谷中蛟的叛逃,三十八军打得异常惨烈。父亲说,这次战斗时他在后面学习没有参加上,战后他回到营里时,原来营的干部都没了(父亲时任三三六团某营副教导员)。
1953年上半年的西海岸抗登陆作战准备,三三六团防地在清川江入海口附近的西湖里和立石里一带。父亲说:他是副教导员带前卫连蹲猫耳洞守在最前沿,一次敌人的侦察兵乘小艇偷偷登陆侦察,被我守备部队发现后开火,敌人狼狈逃回,海滩上缴获了敌人丢下的蛙人靴子。
西海岸抗登陆作战准备期间,曾有美军的重型轰炸机大机群黑压压的飞过来示威。由于中朝军队做好了抗登陆作战准备,美军最终放弃了登陆。如果美军当时从西海岸登陆,身处一线海岸阵地的父亲活下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1953年7月初停战协定签字前的7月上旬,三十八军主力奉命乘坐火车从安东(今丹东)秘密回国。父亲说,当上级开会宣布回国命令时,大家都坐不住了,激动不已!
附录、1951年末三三六团团首长和五连干部名录(由时任团政委李玉瑄的女儿李磊大姐提供):
三三六团团长李耀廷、政委李玉瑄、副团长董福元、参谋长伏传友、政治处主任孙毓明
这里是38军子弟群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共同成长的难忘岁月,将在这里回味;我们的喜怒哀乐,将在这里一同分享;往后余生,我们相伴而行。流动的岁月,不变的情怀,我们期待您的到来。19931299866,zidiqungzh@163.com。
主 编 : 贾月秀
副主编 : 李广平 李智仲
视频编辑 : 李广平 李涛
图片编辑 : 金宏伟 朱晓青 周宁 岳捍东
文字编辑 : 苗晓平 孙铁华 王雪松 高铁军 李南林 李慧 吴琳 杨琦
审 核 : 朱晓青 孙铁华 李智仲
顾 问 : 梁晓东 吴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