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12日,2025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京召开。因应于2024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卫项目的最新形势,本届大会主题定为“扎实推进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全科医学、群医学与公共卫生、卫生政策等领域专家于线上线下共聚一堂,围绕大会主题及中国呼吸学科“三驾马车”发展方略,总结前期工作,共议推进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二级调研员王旭丹、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副处长张萌莅临大会开幕式并提出工作要求。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王辰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在呼吸界、医学界、卫生界同道的协力推动下,慢阻肺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这是我国呼吸健康事业一项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进展,体现了关心人民呼吸健康的国家意志。呼吸界关于如何照护呼吸健康、发展呼吸学科的重要共识是:“定局之举”是推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定势之举”则是广泛开展基层呼吸健康照护。国家将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卫项目为推行“定势之举”提供了充分依据与强大动力,为了将之真正落实,呼吸界必须趁热打铁,与实施这一公共卫生行动的另一兄弟主导学科——全科医学界同心携手、融通工作,走入基层,走入农村,走入艰苦的地方,通过加强对以慢阻肺病为代表的呼吸疾病照护,提升呼吸健康照护的整体水平,营造“平疫结合”的地方体系、国家体系,体现呼吸界对中华民族健康的使命担当。张萌副处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呼吸学界通过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基层呼吸照护体系能力建设项目、PCCM专培专修单修、呼吸专科联合体建设、“幸福呼吸”项目、VTE防治能力建设项目等工作,扎实推进、显著提升了我国呼吸健康照护能力与水平,此次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卫项目,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于呼吸疾病照护的关注,望呼吸学界、全科医学界联起手来密切协作,务求在此项为亿万人民谋福祉的关键任务上迅速取得实质性成效。中日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呼吸学科与全科医学联手,在加强以慢阻肺病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疾病照护的同时,也以此为契机,由呼吸慢病而及呼吸感染疾病,全方位提升呼吸健康照护的整体水平。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迟春花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呼吸疾病是基层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促防诊控治康”各项照护任务应下沉基层,基层与上级医疗机构需分工协作,开展双向转诊等关键工作。自2015年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成立以来,呼吸学界与全科医学界携手推动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但仍面临人才短缺、能力不足等重大挑战。希望全科医学界与呼吸学界牢牢把握本次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卫项目的历史性契机,携手推进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
扎实推进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
王辰院士在大会主旨报告中再一次以多维度的研究数据阐述了呼吸疾病的重大危害,强调了加强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的急迫需求。在回顾了近年来呼吸学界与全科医学界共同在基层呼吸健康照护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取得的实质成效后,王辰院士对基层呼吸健康照护能力与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2025年工作目标,并再次强调了呼吸学科与全科医学之间在此项工作中实现真正协作融通的重要性。中日医院杨汀教授介绍了慢阻肺病基层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工作方案,依“促防诊控治康”健康照护“六域”对慢阻肺病基层照护提出了技术标准与要求。迟春花教授对基层医疗机构呼吸健康规范化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简称“基层规建”)进行了阶段性总结,该项目自2018年8月以来,已覆盖18500家基层医疗机构,其中14802家已完成认定。迟春花教授还以基层咳喘规范化照护能力提升项目为例,介绍了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工作的经验与成效。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教授作题为《基层呼吸健康照护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的专题报告,并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加强呼吸疾病照护能力对于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会还邀请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侯永泉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党委书记陈成水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PCCM科主任罗红教授、四川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容医师,分别从政府、PCCM专科、医学协会及基层医生和医疗机构角度,分享了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工作经验。此外,针对共病这一基层常见的医疗问题,海德堡大学全球卫生研究院陈思邈教授以贵州省习水县呼吸健康及共病管理项目为例,介绍了医学界对基层多病共管体系与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以培养PCCM主诊医师为目标进一步加强PCCM专培基地建设
在呼吸学科发展“定势之举”广泛开展基层呼吸健康照护取得里程碑式成果的同时,作为“定势之举”的推行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亦需要进一步扎实推进,而其中的关键即是加强PCCM专培基地建设。1月11日下午大会的“进一步加强PCCM专培基地建设”专题版块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奚桓教授莅临并致辞。奚桓教授指出,专培基地建设是提升我国医疗水平、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的关键一环,中国医师协会将继续以评估为抓手,以评促建,“摸实情、找短板、查病因、提对策、促整改”,并探索建立专培基地动态调整机制。随后的专题报告中,深圳市人民医院陈荣昌教授代表PCCM专培专委会,对2024年PCCM专培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加强PCCM专培基地危重症医疗能力及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将是2025年PCCM专培工作重点。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解立新教授对2024年开展的PCCM专培基地危重症照护能力建设调研结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与改进方案。在调研中成绩较为突出的河南省人民医院PCCM科主任张晓菊介绍了依托专科联合体加强PCCM专培基地危重症照护能力建设的经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玮教授介绍了PCCM专科规范化进修(专修)、单项规范化进修(单修)2024年工作进展,并指出在2025年将重点加强危重症照护相关单修工作。
以呼吸质控促进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
大会上,国家呼吸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医院李燕明教授对2023年呼吸质控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2024年呼吸质控工作将与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密切结合。随后的专题讨论环节,来自呼吸学界与全科医学界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讨论了以呼吸质控促进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工作要点、现存问题与解决方案。
推动慢性呼吸疾病照护技术体系建设
1月12日上午的大会,将首先针对推动全国慢性呼吸疾病照护技术体系建设进行工作计划与部署。2024年,为切实加强慢性呼吸疾病照护,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成立了国家慢性呼吸疾病防治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周军将在1月12日大会上对办公室的职责与工作计划进行介绍。办公室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政策指导下、国家慢性呼吸疾病医疗专业委员会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中日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莅临大会。大会还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魏涛三级调研员,对国家慢性疾病照护政策与方略进行介绍。曹彬教授将在大会上介绍国家慢性呼吸疾病医疗专业委员会职责与2025年工作计划。宋元林教授与王婷教授还将分别介绍上海市及四川省的省级慢性呼吸疾病防治技术牵头单位建设进展。
在PCCM科规范化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专病照护能力
2024年,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正式迈入了“规建3.0”阶段,设立肺癌与肺结节、肺炎、哮喘、慢阻肺病、间质性肺疾病、ARDS、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睡眠呼吸障碍、感染中毒症、胸膜疾病、肺结核等11个专病照护工作组以及基层、县域两个专项工作组,以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加强PCCM科规范化、同质化建设。在1月12日上午的大会PCCM科规建专题版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将对2024年PCCM科规建项目进行总结,并公布“2024年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和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认定结果”。之后,大会还将邀请陈荣昌教授、解立新教授、陈良安教授、周新教授、梁宗安教授,分别对慢阻肺病、感染中毒症、肺癌与肺结节、哮喘、ARDS等五个专病照护能力建设标准进行解读。
识别上方二维码
进入《呼吸界》直播间
本文完
责编:Jerry
关注我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呼吸界》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