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儿,随机(计算机数字法)分为HFOV组与CMV组。记录2组患儿基本资料、小儿危重评分、氧合指数(OI)、血气、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参数、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炎症因子动态变化、镇静肌松药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等临床指标。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共45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HFOV组21例,CMV组24例;中重度ARDS共34例,其中HFOV组16例,CMV组18例。24 h、48 h HFOV组OI较CMV组均显著降低,分别为[7.4(5.9,8.6)比 9.0(6.7,13.6),P=0.018]和[5.9(5.2,8.5)比 9.2(7.4,12.4),P=0.001]。中重度ARDS患儿中,通气6 h开始,HFOV组OI较CMV组即显著降低[OI-6 h:8.2(6.5,10.0)比 10.5(8.2,13.0),P=0.037;OI-12 h:7.8(6.5,9.0)比 9.8(8.0,12.8),P=0.009;OI-24 h:7.7(6.4,8.6)比 10.1(8.7,15.5),P<0.001;OI-48 h:6.0(5.3,8.6)比 10.7(8.8,13.1),P<0.001;OI-72 h:5.8(5.0,8.6)比 8.0(6.6,10.6),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MV组与HFOV组患儿ICU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28 d预后、血管活性药物、肌松药物使用、血液净化使用、液量平衡、炎症因子、颅内出血、气胸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HFOV较CMV可更快改善ARDS患儿氧合水平,且中重度ARDS患儿更早获益。HFOV较CMV未增加气胸、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血管活性药和肌松药物的使用无增加,临床应用安全。
1.3.1 随机分组方法 利用SAS9.4 proc plan过程产生与研究对象编号相对应的随机数字,根据随机数字大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HFOV组和CMV组,根据研究对象入住ICU顺序,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每一研究对象分配至相应的组别。
1.3.2 呼吸机设备 HFOV呼吸机采用Sensormedics 3100A和3100B(美国CareFusion公司),CMV呼吸机采用MAQUET Servo-i(德国MAQUET公司)。
1.3.3 呼吸机参数设置 按照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呼吸机参数设置及调节。HFOV组:初设值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xygen,FiO2) 0.6~1.0,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MAP)15~25 cmH2O(1 cmH2O=0.098 kPa,以右肺下界平第9后肋为标准),振幅40~80 cmH2O直至可以观察到从锁骨下到腹股沟以上的体表振动并可触及,振荡频率设置为5~15 Hz(根据患儿体重设置:≤12 kg为12~15 Hz,>12~30 kg为6~10 Hz,>30 kg为5~6 Hz),偏流20 L/min,吸气时间百分比33%;CMV组:呼吸机模式选择容量控制通气,潮气量(tidal volume,Vt)=6~8 mL/kg,平台压限制在30 cmH2O以下。根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工作网建议的FiO2-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应表格设置PEEP[4]。根据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调节呼吸机参数,维持pH≥7.2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65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55~60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0.88~0.92。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儿的镇静深度,轻度ARDS的目标为2~3分,中度和重度ARDS为4~6分[3]。采用FLACC评分评估患儿的镇痛深度,目标为0~3分[3]。首选的镇静和镇痛药物为咪达唑仑,吗啡或芬太尼可根据患儿的情况联合使用。对于中度至重度ARDS的患儿,每天俯卧位通气至少16 h,如存在呼吸机不同步或明显的呼吸窘迫,使用罗库溴铵肌肉松弛。如果机械通气无效,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为挽救治疗。
1.3.4 呼吸机撤机 患儿一般情况好转和稳定,导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基础疾病好转,感染控制,胸部影像学无新的浸润性病灶,自主呼吸增强,呼吸节律规整,咳嗽有力,能自主排痰,气道分泌物减少;降低呼吸机条件时,患儿能自主代偿维持有效通气,进行吸痰等需要暂时断开呼吸机时患儿无明显呼吸困难,无缺氧症;血流动力学稳定[多巴胺、多巴酚丁胺≤5 μg/(kg·min)],电解质紊乱已纠正,血红蛋白≥80 g/L,无显著腹胀,12 h 内未使用肌肉松弛剂;FiO2≤0.40时,SaO2>0.90,PaO2/FiO2≥150 mmHg,呼吸频率<35次/min;HFOV组,MAP≤10~12 cmH2O,振幅≤30 cmH2O;CMV组,PEEP≤5~8 cmH2O,Vt>5 mL/kg。满足上述条件,可撤机,HFOV组直接撤机,不进行CMV转换过渡。
2.2 入组后6、12、24、48、72 h 2组患儿OI、pH、PaCO2及小儿危重评分比较 HFOV组24、48 h OI均显著低于CM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66、-3.253,P=0.018、0.001),见表2。
2.3 HFOV组与CMV组ARDS患儿MAP、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预后、正性肌力药物评分、肌松药使用、液量平衡的比较 HFOV组MAP显著高于CMV组(Z=-2.767,P=0.006),2组患儿ICU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28 d预后、血管活性药物、肌松药物使用、液量平衡、气胸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2组患儿均无血液净化使用和颅内出血并发症。
2.4 HFOV组与CMV组ARDS患儿入组72 h炎症因子的比较 入组72 h 2组患儿炎症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2.5 2组中重度ARDS患儿一般情况及OI比较 根据OI进一步分为中重度ARDS亚组,共34例,2组患儿入组前年龄、体重、小儿危重评分、OI、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FOV组6、12、24、48、72 h OI均显著低于CMV组(Z=-2.084、-2.602、-3.785、-3.844、-2.158,均P<0.05),见表5。
虽然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但仅是一项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HFOV对循环的影响没有深入讨论,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作者贡献声明:张瑾:酝酿和设计试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论文撰写、统计分析;曲东、任晓旭:研究指导、论文修改、经费支持;那巍兰、刘霜、黄偲元:实施研究、支持性贡献
作者:张瑾 曲东 任晓旭 那巍兰 刘霜 黄偲元;通信作者:曲东,Email:qudong2012@126.com;作者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0
引用本文:张瑾,曲东,任晓旭,等.高频振荡通气与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5,40(1):44-49.DOI:10.3760/cma.j.cn101070-20240511-00290.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关注我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呼吸界》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