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生态种养模式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生态学中物种共生、物种相克、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原理,利用稻、蛙共生互利关系,将蛙类养殖和水稻种植耦合在同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内。稻田是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水稻最大的特点是与水伴生,土壤长期处于渍水环境,稻田系统中水稻、杂草、光合细菌和藻类共同构成系统内的主要生产者中稻蛙种养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水田的立体空间,结合田间浅水面和稻田系统的空间和生物环境,水稻种植的同时进行蛙类养殖。该模式中除了水稻、杂草、藻类和菌类等生产者,还有蛙类作为消费者,共同构成一个更为复杂的和谐生态系统中。
稻蛙生态种养模式中,水稻植株形成的遮阴浅水层田块为蛙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和栖息场所,蛙类是稻田害虫的天敌,而害虫是蛙类的天然饵料,蛙类粪便还为水稻提供丰厚的有机肥料。稻蛙共生生态系统中,稻田的昆虫和水生生物为蛙提供食物,蛙捕食害虫代替农药,蛙的跳跃活动可以除草,蛙排泄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水稻生长为蛙类生长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二者互助互利,相辅相成,从而达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挥了生物最佳群体组织功能。
一、稻田选择与改造
1、稻田选择
养蛙稻田要求地势低洼、有充足水源、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洪水不泛滥、天旱不干涸的稻田;面积控制在1-2亩为宜。每亩稻田一般建宽在1米左右、高在50厘米以上的埂堤多条,堤面积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20%,创造符合青蛙水陆两栖习性的环境。
2、田间改造
在稻田的两边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0米、深0.5~0.6米的“11”字形蛙沟,面积占稻田的8%~10%。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4~0.5米、面宽0.3~0.5米。每块蛙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2个,同时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片做成拦蛙栅。
3、防逃设施
在蛙田四周打木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拦,高0.8~1.0米,埋入土中10厘米。
4、遮阳棚
在每条蛙沟的上方,平挂遮阳网遮阳,宽1.5~2.0米,长与蛙沟相同。夏季在埂堤上种黄豆等作物,豆株可遮阳,利于青蛙避热。
二、水稻栽插和放蛙
1、水稻品种选择与移栽
水稻选择株高中等偏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分蘖较强、抗倒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米质要口感好,最好达到国颁二级米以上,如荃两优粤农丝苗、Q两优粤农丝苗、爽两优粤农丝苗等。一般4月中下旬播种育秧,5月上中旬栽插。
2、蛙沟消毒
在蛙种放养前10~15天,为杀灭蛙沟内有害生物和致病菌,预防疾病发生,蛙沟需用生石灰1500公斤/亩带水进行消毒。
3、蛙种的选择与放养
目前种养选择较多的品种为黑斑蛙、金线蛙和虎纹蛙。在秧苗返青后即可放蛙,放蛙应选择在清凉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放养的幼蛙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残、规格整齐。放养经驯食好的幼蛙,放养密度以22500~30000只/亩为宜,蛙苗的规格应大于5克/只。
三、日常管理
1、巡田
坚持早晚巡田,检查围栏有无漏洞,观察蛙的吃食、活动、外逃、有无病害等。采用放鼠夹、投鼠药、在蛙田四周挂刺网、晚间捕捉等办法,坚持长年捕杀鼠、鸟等敌害。
2、田水管理
经常加注清水,保持水质清新,一般3-4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1-2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 1/3即可。
3、诱食驯食
刚投入的幼蛙,由于稻田食物缺乏,需要人工投喂一些饵料,采用活饵带动法和直接驯食法。投喂适口饵料诱导其形成定时、定位吃食习惯,如用灯光诱虫、放小鱼虾、蚯蚓、粪虫等,掺入蛙类专用料,通过鱼虾、粪虫、蚯蚓活动和幼蛙采食、活动等,带动水的波动,使浮于水面的配合饵料产生动感,让幼蛙误认为活饵从而吞食。一般日投饲料量:幼蛙为体重的6%~7%,成蛙为2%~4%,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投喂上做到定点、定时、定质、定量,直接投在饵料台上,投喂时间在上午7时和傍晚7时左右。
4、安装诱虫灯
在饵料台的上方15~20厘米处,可以悬挂一黑光灯,夏季晚上8时至夜间12时,可开灯诱虫。因稻田天然饵料相对较多,饲料可少投喂或不投喂。
四、水稻施肥与病害防治
1、水稻施肥
根据前期稻田施肥和田间苗情酌情考虑追肥,追肥最好使用生物肥料或者复合肥,重底肥、少追肥。
2、水稻病害防治
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如确需施用农药,也要选用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严禁使用对蛙类高毒的农药品种。施药时可适当加深田水,在施药时边进水、边出水,以减少水中的农药浓度。
3、蛙病防治
一般稻田养蛙疾病较少,但也须注意防病。应从提高蛙的体质、改善稻田环境入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五、成蛙捕捞
9月开始成品蛙可陆续捕捞上市,捕捞一般在夜间进行,用灯光照捕,以减少蛙的应激反应。捕捞方法主要采用照捕法,即利用蛙昼伏夜出和畏惧强光的习性,在闷热的晚上用电简进行照射,蛙看见突如其来的强光,会一动不动地坐在洞穴或沟埂边,可先用抄网将蛙罩住,再从抄网里将蛙捕捉。
六、种养效益
1、经济效益
稻蛙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在实践上,突破了传统稻田生态系统只局限于水稻种植的单一模式,创新利用了稻田生态空间,实现水稻种植和青蛙养殖的组合开发利用,可以将稻田中分散的能量和物质回收到稻蛙生态系统能量循环中,延伸生物链,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在有限的田地面积上生产出更多种类和数量的农产品,同时收获有机稻米和绿色青蛙。
每亩可产稻谷700公斤,青蛙500公斤,总产值22500元,总成本12100元(其中田租500元,设施2000元、苗种1000元,饲料7000元,药物及水电500元,种籽肥料500元、其他600元,纯利润10000元。由于该生态系统生产的农副产品品质得到改善,其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也很可观,使生产经营户获得更大的种养利润。同时由于蛙类基本不发生病害,采用该共生模式水稻病虫害也很少,可不施或减施化肥农药,因此还可节省化肥农药的投人。
2、社会效益
稻蛙综合生态种养模式遵循自然、立体、循环生态学原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符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国情。稻蛙生态种养是水稻生态种植和有机稻米生产紧密结合的典型立体农业模式,具备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生态学特点,符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稻蛙生态种养模式打破了粮食生产的单一方式,不与农业生产争地、争水,农民接受程度高。发展稻蛙生态种养模式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且具有低投入高产能、可复制性强、规模化发展前景广阔等优点,社会效益显著。
3、生态环境效益
稻蛙系统中通过田面种稻,浅水养蛙,蛙粪肥田稻蛙共生,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单一水稻种植模式中,每年因病虫害的影响至少减产约15%,因此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往往施用大量农药。大量投入的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风险,同时病虫害发生严重或防治不当时甚至造成绝收。稻蛙生态种养利用蛙类捕食害虫的习性,可以控制害虫,减少病虫害,构建了水稻绿色植保的生物防控模式。蛙类捕食的水稻害虫有稻螟蛉、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稻蝗和食根金花虫等,也能抑制稻田里对人类有害的病原生物,如血吸虫、丝虫、蚊子幼虫、蝇蛆和蚂蟥等。稻蛙生态种养系统可以基本不施农药,不但在农药上节约了成本,同时加强了粮食安全,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稻蛙共作模式中水稻通过利用蛙的粪便获得所需要的肥料,从而降低对化肥的依赖,稻蛙生态种养模式中不施或减施化肥水稻也能获得较高产量,长期保持田面浅水层环境,能减少水稻植株对重金属的吸收,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提高。
七、稻蛙种养模式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技术薄弱
目前稻蛙生态种养实践中大多用粪肥替代化肥或不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养分循环利用,但从生态系统养分输人一输出平衡模型来看,如果在该系统中不额外投人养分或投入的有机养分不足以补足因水稻和蛙类收获带走的养分,长期下去可能造成养分不平衡或某些养分的过度消耗。因此,研究如何既采用真正的生态种养又维持土壤的养分平衡是需要探索的问题。同时,稻一蛙生态种养中沟垄设计、养殖(稻、蛙)品种、投放时间及数量、放养模式、饲养驯化、辅助除虫(安装杀虫灯、诱捕器和粘虫板等)和养殖管理技术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2、市场机制尚不完善
多数养殖户还没有形成稻田养蛙特色品牌意识,目前,稻、蛙产品加工、流通和营销等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稻田生态养殖由于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有的甚至不施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水稻和青蛙为无公害有机产品,但由于品牌创建意识不强,产品卖不出应有价格,无法实现应有的效益。需要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农产品展示会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宣传,针对中高档消费市场,打造富有特色的蛙和稻米品牌。
3、产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稻田系统养殖青蛙基本是小规模零星放养,缺乏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优势品牌。因此需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营,实现产业化发展。加强与粮食和水产加工、销售企业的固定合作,解决种植(养殖)大户每年生产稻米(蛙)的销售问题做大做强稻田养蛙特色产业。
八、稻蛙生态种养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展望
稻蛙种养模式的发展满足了当前人们消费需求和市场需要,同时也顺应了现代农业大力提倡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营养、安全和健康。绿色健康、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农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稻蛙生态种养模式作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促进居民饮食结构优化,具备较大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发展优势。
近年来全国各地实行江河禁捕、湖库拆围等措施,必然对传统渔业生产产生挤压,对渔业发展总体规模产生明显影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打破了传统产业发展理念和界限,通过水稻和水产两大产业有机融合,促进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稻田生态种养模式通过“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拓展了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空间,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有效提高了农田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及产出效益。稻蛙生态种养作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继承、创新和发展了传统稻田养殖技术,改变了传统稻田耕作模式,在稻田生态系统内同时实现了作物生产和水产品养殖功能,其发展和推行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导向,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