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哪吒之魔童闹海》能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百科   2025-02-06 16:33   北京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2025 年 2 月 6 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中国影史新高,含点映及预售的总票房打破由 2021 年上映的《长津湖》保持的票房 57.75 亿元。


如何看待《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榜首?


| 答主:陆冠均(opllx)

恭喜《哪吒之魔童闹海》(下文简称为《魔童闹海》)登顶!后面每一个数字都是新纪录!

这段时间,关于《魔童闹海》为什么会如此受观众们喜爱的原因,大家也都说了一大堆,包括但不限于制作精良、叙事流畅、角色出彩、内涵深刻、画面漂亮、情绪饱满、特效细腻、又萌又燃等等等等。

这些理由当然都对、都很重要,可我认为,《魔童闹海》能够大卖的最根本的基础,也是许多人最容易忽视或者轻视的优势,其实就两个字:好笑。

能够决定一部电影是否卖座的关键,从来不是我们这些在网上评头论足的「闲人」或影迷,而是大量平时不进影院的「季节性观众」。

他们看片的最大诉求就是「轻松休闲」,因而喜剧片一直都属于刚需产品。

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里,喜剧片更是拥有先天优势——目前国产片单日最高票房的纪录,仍然是 2021 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 3》的 10.1 亿。

去年春节档票房最好的《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 2》,虽然最大卖点都不是喜剧,但因为挂了喜剧片的名头,最后都助力影片卖了 30 多亿。

「喜剧片好卖」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许多电影人都不愿意拍喜剧片,这个类型也总是在影迷「鄙视链」的末端;可与此同时,又有很多根本拍不好喜剧的混子,搞了一大堆粗制滥造的片子出来糊弄观众,使更多人不待见喜剧片了。

说穿了,喜剧片实际上很难拍,优秀的、应景的、普适大众的喜剧更是难上加难,像《唐人街探案 3》虽然靠着通俗浅显的笑点拿到了下沉市场,但恶劣的口碑也使它难以更进一步。

好巧不巧,今年春节档电影中,《魔童闹海》不仅是最强的大片,同时也是最好笑的喜剧片。

只不过,魔童哪吒的「好笑」,自诞生之时起,便一直存在争议。

早在 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之前,就有许多人对其形象设计抱有质疑,相貌猥琐、邪里邪气,还顶着两个烟熏妆般的黑眼圈,怎么看都不像主角,观众们能买账吗?

可随后观众们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解答——当时很多人把《魔童降世》的成功归结为后半段「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与抗争,可我觉得一开始能够吸引大伙儿进影院的甜头,却是前半段小哪吒的胡闹。

影片中魔丸附体的哪吒,是个没做出伤天害理之事的混世小魔王,换言之,他只是一个高配版的顽童,喜欢恶作剧捉弄人,还会作打油诗,他确实很闹腾很惹人烦,但又没到真正使人厌恶的地步。

对于随心所欲、百无禁忌的人(尤其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来说,这个哪吒足够亲切还能共情,而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也会觉得这个哪吒很有趣,甚至是羡慕。

除了顽劣、急躁的人设立起来了之外,魔童哪吒的笑点还通俗易懂、简单有效,可这也成了它被诟病的主要「缺陷」,特别是那些「屎尿屁」桥段。

就拿影片里玉虚宫那段剧情来讲吧,为什么会出现踩裙子、喝加料仙露的结果,不就是因为玉虚宫那个虚,是「虚伪」的虚么?

现实就是,许多电影人并不乐意取悦观众(他们更热衷教育观众),而剩下那些愿意的人,水平又普遍太差。

可饺子是个高手,他本身自己就很喜欢演,两部电影里他都亲身参与了配音指导(在《魔童闹海》里配了土拨鼠大王),还整天打磨剧情与笑点,彻底让吊儿郎当的小哪吒与搞笑挂上了钩。

反正,每当我一想到/一看到白玉台上哪吒流里流气地弹舌头打招呼,然后被太乙真人捶头的画面,我就会忍不住笑出来。

这种角色形象+人设上自带的喜感,已经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

一想到现在其他多数喜剧电影里,依然要靠夸张的表情、受难的妆造、生硬的包袱、单线程的段子等来搞笑,我就愈发觉得《魔童闹海》的不易……你可以说它的笑点粗俗、老套,却无法否认它的「笑果」易吸收、易消化、易见效。

如今不断破纪录的票房成绩,也证明《魔童闹海》赢得了下沉市场,让无数观众首次或重新走进了电影院。

只有让广大普通观众看高兴、看乐呵了,他们才有兴趣和耐心把故事看下去,并继续认识到这部影片还有前文一开始所提到的那么多优点。

「雅俗共赏」四个字,说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千难万难。

我们不缺玩高雅的或者玩低俗的电影人(尤其是自鸣得意的「雅」和毫无下限的「俗」),缺的是能把两头兼顾好、真正愿意花心思尊重观众的创作者。

《哪吒之魔童闹海》当然不是什么十全十美的好片,也存在许多不足和改进之处……可它能在让大多数观众们笑出来的同时保证了雅俗共赏,维持住了很高的下限和上限。

能让这样一部影片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新晋的票房冠军,实至名归。



| 答主:枕巾加柠檬不

2025 年 2 月 6 日 12 点 13 分,中国电影史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无冕之王。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雷霆之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超越《长津湖》(57.75 亿)和《战狼 2》(56.94 亿),而票房更是剑指终极预测的 87 亿大关。

啊不对,87 亿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是更加恐怖如斯的 94 亿!!!!


自 1 月 28 日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便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春节档。

上映首日票房破 4.8 亿,创下中国影史单日票房前三的纪录。

随后连续 5 天单日票房逆跌,从 4.8 亿的高位一路飙升至最高的 8.43 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连续 5 天票房超 6 亿的影片。

而更令人不可思议是,《哪吒 2》在春节档排片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在 50% 排片率的桎梏下,《哪吒 2》以春节档 70% 的票房占比上演惊天反杀,单日票房连续 5 天逆势攀升,8.43 亿的巅峰时刻如同哪吒脚下的风火轮,将中国电影工业的潜能燃烧成耀眼的星辰。

以「断层第一」的姿态带动档期总票房突破 100 亿,观影人次达 1.87 亿,创下「史上最强春节档票房」的记录。


而《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无疑打破了资本精心编织的「流量明星=神话」传统认知,让其在真正的艺术面前土崩瓦解。

至此我们终于看清一个被它们刻意遗忘的真理。

观众从来都不是韭菜,他们只是手持放大镜的鉴赏家。


当 1400 个颠覆想象的特效镜头在 IMAX 银幕炸裂,当 30 分钟独占画幅重构视觉边疆,所有对《哪吒》的质疑在此刻都化作齑粉。

《哪吒 2》团队用五年半的蛰伏,4000 名动画匠人的心血,2427 个镜头的精雕细琢,向世界宣告:中国观众值得被当作有审美的成年人对待。


而这部现象级作品,已然成为中国电影界崭新的里程碑。

它让「国漫崛起」从营销话术变成可量化的工业标准,让「自来水安利」从意外惊喜变成可复制的传播模型,更让资本市场意识到「IP 价值≠流量明星堆砌」,而是需要用心打磨用品质去说话。

当同行还在用大投资,砸出五毛特效塑造的「蓝毛红发的蓝精灵」时,《哪吒 2》团队早已在沉下心神,五年磨一剑只为保正品质。

这充分证明观众不是不愿进影院,只是不愿为工业流水线上的残次品付费。

而当《哪吒 2》影片放映结束,银幕灯亮起,片尾滚动的致谢名单上,赫然出现了 100 多家动画公司的名字。

这些看似冰冷的名字,早已不再是无意义的字节符号,而是助力《哪吒 2》勇攀中国电影票房巅峰的一片片坚不可破的「万龙甲」。

从光线传媒连带旗下特效公司彩条屋对《哪吒 2》的全力投入。

到《白蛇》《长安三万里》的制作团队追光动画,无私分享最新研制的 3D 渲染水墨技术。

缔造 80 亿票房老牌动画 IP《熊出没》的制作团队方特动画,也来鼎立相助。

陈思诚旗下的熠熠和光动画、打造《凡人修仙传》系列的原力动画,乃至创造《深海》的十月文化动画,都将宝贵的深海水墨粒子技术应用于《哪吒 2》。

而《流浪地球》特效制作方 Base 传媒,更是临危受命,接手被外国团队搞砸的部分,重新打造。

追光动画的笔触,方特的童心,彩条屋的特效,Base 的代码,都为《哪吒 2》注入了独特的魅力。

现实中这些曾各自为战的中国动画孤勇者,此刻如同东海龙族般剜鳞铸甲,排除万难,放下成见,共同淬炼出这代表中国动画美学巅峰、最为坚不可破的宝甲,才让《哪吒 2》成为中国影视票房第一的传奇。

相比前作 1600 人的创作团队,《哪吒 2》以 4000 名动画人的血肉之躯,在 1800 个日夜中完成 2427 个镜头的极限挑战。

正如《哪吒 2》的特效总监所言:「10 年前做动画,30 个项目里 29 个会夭折。现在,我们终于能自信地对观众说:中国动画,值得期待!」

站在这一历史节点回顾,票房冠军的荣耀,铭刻的不仅是某个团队的成功,更是一代动画人以青春为注的产业变革。


就像电影里太乙真人那句「不认命,就是吒儿的命!」这说的又何止是哪吒,更是饺子导演一路艰辛下来的自我写照。


1900 多个镜头,4000 多名动画人,1800 多个日夜。

曾被外国人嘲讽「只配做代工」的中国动画人,用血肉之躯在特效领域筑起新的长城。

如同电影里天元鼎中龙族与海底妖兽放下成见,合力助哪吒破鼎,现实中每个团队都是这份荣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定海神针合力托举起天元鼎的瞬间,银幕内外实现了跨越次元的胜利。

我们终于读懂中国动画最燃的隐喻:

当哪吒敖丙以及万千龙族合力冲破天元鼎的桎梏时,中国电影亦在打破「唯好莱坞论」的枷锁。

当被轻视者团结一心,当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那些曾被视为不可攻克的难关,终将成为我们走向荣耀的阶梯。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登顶,不仅是票房的胜利,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它向世界宣告:

属于中国的新神话时代,已然拉开帷幕!能超越哪吒的,唯有哪吒自己!




春节档唯一真神《哪吒 2》的细节彩蛋,你都发现了吗?



题图来源:《哪吒 2》


知乎热门文章

为什么每次高铁到站,总有人提前 10 分钟就站在门口等着?


目前年度票房第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到底好在哪?


家属证实「大 S 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流感真的能致命吗?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

知乎日报
知乎官方订阅号,每日精选知乎热门、有趣内容
 最新文章